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15年9月举行的新加坡大选中,人民行动党凭借69.86%的高得票率蝉联执政。2015年大选的成功得益于人民行动党执政和选举理念的嬗变,其不仅对新加坡政治发展影响深远,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政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2015年大选中,人民行动党吸取了2011年大选的教训,适时调整政策化解民怨,迎合民意,最终赢取了民心;忧患意识是贯穿新加坡政治选举始终的一条主旋律,成为人民行动党高票蝉联执政的法宝,促进了人民行动党的自我完善和更新,为其长期执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合法性度量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指标,检验了人民行动党的民众认同度;人民行动党给异己势力保留了一个合法渠道,使民众之怒有发泄渠道,有利于其长期执政。  相似文献   

2.
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群众基础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以后注意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加强少数种族、青年和妇女工作,赢得了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在历次大选中能轻易问鼎,不战而胜,从而为其执政提供了合法性依据,进而巩固了自己的执政地位。人民行动党执政以后,致力于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机制的构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鉴于青年越来越在新加坡社会中发挥作用,把其中的优秀人才吸收进人民行动党中来;在世纪之交,人民行动党面对日益涌动的民主浪潮和执政合法性的挑战,日益加强妇女工作,按照人民行动党的标准塑造他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威权体制的构建与社会发展成本的降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的经济腾飞和持续高速发展是人民行动党所建立的威权体制推动的结果。人民行动党建立的威权体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行动党依靠威权体制协调经济发展,搞好战略规划,有效地配置了资源,培育了广阔的国际市场,使新加坡具有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是一种具有刚性调控能力的“低参与高投入”的发展模式,运用强大的国家机器与政治资源动员能力,以刚性方式来排除现代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政治动荡与危机。这种威权政治模式有助于新加坡这个多种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后发展国家应对各种复杂矛盾,有助于在秩序稳定状态下完成其现代化进程,降低社会发展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表面上具备了西方代议制政党的一般特点,但在实质上它对新加坡的行政体系施加着重大影响。人民行动党对新加坡政府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左右政府的组成人员来实现的。由于人民行动党与政府在人事上高度重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民行动党与公共政策过程近似于政府与公共政策过程。人民行动党及其政府在社会中高高在上的地位,是新加坡国内最大的政治力量,几乎垄断了国内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这使得人民行动党及其政府以外的监督力量显得力不从心。人民行动党和政府自身监督才是最有效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自独立之后便创造了引人注目的发展速度和成就,成为举世闻名的“亚洲四小龙”,并以稳定的政局和廉洁高效的政府著称.在新加坡的发展历程中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功不可没,可以说是人民行动党带领新加坡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本文将从人民行动党的基本主张入手,探讨它的有益成果,并提出这些主张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是世界上少有的具备完整政党形象因子并具有强烈政党形象建设意识的政党.良好的政党形象在人民行动党半个多世纪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延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行动党的形象建设呈现出3特点:(1)讲究敦本务实:其自身精英形象及廉洁形象的建设,皆以新加坡的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并为国家带来了现实利益.人民行动党强调的执政为民,并非仅仅是一句动听的口号,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人民行动党亲民形象的建设,始终强调要实实在在地服务人民、造福人民.(2)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执政环境的变化,人民行动党与时俱进地对自身形象做出适当的改变,灵活应对新时代的诉求,争取最大限度地争取人们的支持,以拓展其执政的社会基础.(3)强调一以贯之:人民行动党虽然善于适时做出微调以顺应时代的变迁,但在其形象建设过程中的实质内容是未曾改变的.人民行动党虽已完成两次最高政治领导人的更替,换了三套领导班子,但其以廉洁为要题义的自然形象及精英治国理念下的绩效形象建设,始终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7.
除了长期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外,新加坡还存在数量众多的反对党.与人民行动党相比,反对党十分弱小,难以对人民行动党的统治地位构成威胁,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反对党的地位与影响.反对党在新加坡的政治作用主要体现在参加四年一届的大选,在选举中昭显新加坡的民主形象;通过多种方式维护它所代表的民众利益;利用独特的地位来监督政府行使权力;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因此而影响政府决策.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动力来自于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政策模式的感召力、政治体系的控制力和政党运行的亲和力所产生的综合力学效应.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所释放的"力学效应",虽然离不开新加坡独特的社会生态,但其反映政党长期执政的动力机制却给寻求长期执政的其他政党提供了借鉴的价值和研究的余地.  相似文献   

9.
没有行动党就没有现代的新加坡,一部新加坡的经济腾飞史就是一部人民行动党执政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学术界启动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相关成果.从最初的研究其执政经验,逐渐深入至意识形态、组织机构、执政理念、执政前景等,呈逐年深化之势.但在研究力量分布、资料、研究方法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试论新加坡的政治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加坡是一个实行高度政治控制的国家。新加坡的政治控制主要通过议会、法律与社会福利来实现。这种政治控制主要履行保证人民行动党政治统治,对工人阶级进行训诫,创造与外国资本联盟所需的劳动力等功能。这种政治控制虽然具有强制性,但由于与经济目标挂钩,将违反这一目标的组织和个人同反社会与反国家联系起来,因而具有合法性,使人民行动党在实行这种控制时有更大的活动余地  相似文献   

11.
"权威型"政治与新加坡的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国在新加坡的殖民统治(1819-1959)给新加坡留下了持久的遗产,这就是政治上高度控制,经济上以转口贸易为主,社会上形成种族、宗教、语言和文化的多元性。1959年新加坡获得内部自治地位后,人民行动党在这些历史遗产的基础上建立了“权威型”政治,即在议会政治的假象下,行政权通过一党专政凌驾于立法权和司法权之上。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保证了新加坡与外国资本结盟策略的成功,使人民行动党能够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迅速调整战略,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领导下从一个蕞尔渔村发展成为一个都市国家,政治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50年来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构建威权体制,降低社会发展成本;致力发展经济,提高政党统治绩效;主动自我更新,保持政局持续稳定;杜绝贪污腐败,树立勤政廉洁形象;有效沟通民情,巩固执政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自1965年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起,在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下全面引入了发展主义的国家建设思想,公民道德成为培养高素质国民的重要手段而得到肯定。新加坡公民道德建设经历了从公德到社会道德、共识道德的不同发展阶段,核心内容是养成"新加坡人意识",其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主导、公民参与不足。新加坡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在于:要经过充分的社会建设,才能过渡到现代政治改革;积极扶持社会组织才能保证公民道德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的基层社会组织是以新加坡独特的政府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为制度环境而生成的。新加坡的社区形成过程、人民行动党对基层社会组织的重视、新加坡的社会状况、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与民主意识的增强都是新加坡基层社会组织生成的重要条件。新加坡与我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通过分析借鉴新加坡基层社会组织的生成机制的先进经验,有利于我国培育发展基层社会组织,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强调与时俱进,重视并努力发展电子党务以加强其执政地位,巩固其执政合法性,其经验值得借鉴.利用互联网塑造并展示执政党自身形象;设立网上"政策论坛"鼓励民众政治参与,与电子政务齐头并进、双管齐下;利用电子党务的运作充分加强青年和妇女工作;制定严格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促进电子党务的安全健康发展,人民行动党电子党务实践与经验不仅巩固了执政地位,加强了执政能力,扩大了社会基础,也是其执政合法性得以延续和维持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自1965年建国始以"低补偿"为显著特征的土地征收制度运行了长达四十余载,直至2007年方予重大修改。这些被新加坡国内外诸多人士谴责为"恶法"的征地补偿规则成功运行如此长时间且从未引发野蛮强拆或者被征收人(户)涉法上访、堵路、跳楼、自焚乃至暴力性质的群体性抗法等征地与拆迁乱象。以"法治二元论"视角观之,其根源于新加坡法律治理过程中所依循的泾渭分明的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二元发展路径。新加坡土地征收领域的法治实践是该国处于长期执政地位的人民行动党依法执政和全社会服从规则治理事业的缩影。新加坡法治建设模式可为中国等法治后发型国家所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作为执政哲学,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性质、宗旨与先进性;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政治诉求,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的积极回应;科学发展观坚持、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关于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社会全面生产与社会系统发展等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原则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是制度建设。环境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执政党一项越来越重要的工作,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该文阐述了环境保护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环境保护与人民当家作主,环境保护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及建设文明社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七一”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典范和话语实践。其通过苦难政治叙事回溯奋斗历程,进而在“人民和历史”的语境中建构执政合法性;通过辉煌政治叙事总结创造成就,进而在“人民和现实”的语境中昭示执政正确性;通过想象政治叙事擘画美好前景,进而在“人民和未来”的语境中巩固执政长期性。宏大与微观的政治叙事视角的平衡联结,实现了民族复兴主题厘定与人民为本情怀呈现的共谋。连续性、层次性和艺术性的政治叙事特征的多元耦合,实现了政治话语表达的“稳中求进”与“春风化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统一战线所具有的广泛性、全民性及其他一些特点。统一战线的这些特点,凸现了政治合法性的人民根源性。中国共产党作为统一战线的当之无愧的领导者,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统一战线作为中共执政合法性的现实社会基础,既有理论又有历史依据。中国共产党创设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形式和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一系列保障和完善统一战线发挥作用的制度安排,是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现实社会基础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