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美术创作的关键问题是观念问题。传统的思维方式 ,以及近年来艺术市场化的影响 ,都使少数民族美术缺乏创新的动机 ,艺术表现方式仍然局限在非常表象化的方式上 ,使我们难以真正理解中国各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价值。只有倡导人文精神和现代主义的艺术观念 ,才能真正发现中国各民族艺术中最高生命力的独特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2.
东西方美术交流是双向进行的,东方美术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过一系列影响。西方接受东方美术的过程是发现、模仿、创造的过程,这对每个面对当今外国美术的中国画家不无启示。 罗可可(Rococo)艺术,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时代,又称“路易十五式”。风格纤巧、精美、浮华,追求曲线趣味、非对称法则。色彩柔和富丽。 在路易十四时代,艺术成为王室宣扬权力与荣耀的工具,古典主义风格受官方保护和鼓励。18世纪,新的资产阶级贵族阶层正在形成,国王不再是艺术的唯一赞助人,资产阶级贵族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强加于艺术之上,无疑促成了美术风格的演变。古典主义刻板庄重的手法已无力表现巴黎上流社会饮宴游乐、轻歌曼舞、情场风流的内容,轻松欢快而又富丽堂皇的风格必然要取而代之。 罗可可艺术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中国艺术的影响,在庭园设计、室内装饰、丝织品、瓷器等方面尤为明显。由于法国艺术在欧洲的中心地位,罗可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7世纪逐渐驱逐了西班牙与葡萄牙人而占领了东印度贸易市场。1624—1662年荷兰人侵占台湾,径此地通往中国内地,1936年以后独占日本市场。中国和日本的工艺品由海路输入荷兰,再经由陆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原始绘画艺术和当代高科技电脑绘画艺术对美术的影响和发展,电脑在当今现代社会美术中的重要性,以及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存土壤已经发生了变化,其古老的传承方式也因民间艺人的减少和经济效益的降低等主客观原因而日显不足。把民间美术引入现代设计艺术教育是保持其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设计艺术教育为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艺术中得以延伸。可通过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增加民间美术专题讲座与现场展演、加强民间美术研究、将民间美术应用于现代设计等措施,加强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艺术史的角度,阐述了澳大利亚美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殖民时期、印象派时期和现代派时期,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土著艺术。文章认为:澳大利亚美术既有外来影响,又有本土个性。澳大利亚画家将西欧的艺术手法用之于澳大利亚的表现对象,结果澳大利亚美术的发展始终受到西欧艺术的影响,打上了西方艺术思潮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作为20世纪初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美术革命"以批判旧艺术和输入西方绘画写实精神为主要内容,通过价值重构的方式,推动了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由于其发起者是新文化的思想家,使得它更兼具了学术思想和社会变革方面的多种意义。它对于旧艺术的批判不仅是针对美术领域的批评,而且体现出一种总体上文化变革的诉求;对于写实主义的提倡也不只是立足于绘画技法本身,更是将其作为社会、政治变革的一个有效工具。由于受科学主义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简化和夸大了写实主义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忽视了对西方现代艺术和现代科学的认知与理解。  相似文献   

7.
"美术"和"工艺美术",以及"设计"这三个概念,代表了我国艺术院校教育改革30年来的变化。19世纪欧洲出现的美术和工艺美术的争论,影响了20世纪及以后的艺术发展。通过分析日本、韩国当今艺术家在美术与工艺美术方面的动向,探讨了今后艺术观念和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论艺术市场     
论艺术市场易中天一、艺术生产与艺术市场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古典狭义的市场指商品交换的场所,现代广义的市场指商品和劳务从生产到消费的转移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交换行为和职能的总和。艺术市场也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艺术市场单指美术市场,广义的艺术市场...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亿万劳动群众为满足自身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近代,民间美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似乎在慢慢淡出,保护和发展民间美术已成为当今中国人民刻不容缓的事情。根据民间美术发展的现状,探讨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并探寻其新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塞尚用"色彩造型"、"艺术变形"和"几何构成方式"的艺术贡献,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艺术真实观,在画家和观者面前展现出全新的艺术理念与境界,它超越了视觉的真实,融注了艺术家情感的真实和心灵的真实.他的绘画一直影响了西方近百年来的现代美术,塞尚的伟大是他对现代绘画所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不愧被人们称之为"现代绘画之父".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史的前半叶中国美术有3个集中地: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地域的美术发展状态各有不同,北京注重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建构,出现了一大批传统派的领军美术家;上海注重艺术实践和艺术市场的结合,倾心于在美术理论与美术出版方向;广东地域的美术家更注重对现代美术的探索和实践,展现了强烈的现代性姿态。但是,由于素来对广东文化的偏见,广东美术对20中国美术史的贡献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梳理和普遍认同,这与时代的文化观念、研究意识、成果媒介皆有关系。笔者系展示广东美术的轮廓,谈其中所潜藏的美术研究话语权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能够流传下来的作品极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对三峡民间美术的开发应用得不够。随着三峡电站的新建,抢救和保护三峡民间美术工作亦是当务之急的事了。随着三峡旅游业的大发展,把三峡民间美术作为旅游纪念品来开发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前景。本文就三峡民间美术的资源基本概况以及开发应用它的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日前,我校艺术学院刘道广教授的新著《中西艺术文化背景比较》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该著旨在针对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力求客观呈现中西艺术的形成原因和发展演进面目。作者看重经济地理和生产与生活方式对艺术形态的影响,力求在扑朔迷离的历史尘烟中梳理出中西艺术的发生发展路向。该著是从  相似文献   

14.
禅宗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美术创作上体现为直接参与构建了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思想体系.现当代,经过对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和"85新潮"激进美术运动的反思之后,艺术界出现的"新文人画"现象,实质上是对全盘西化和激进美术运动的反拨,预示着艺术审美思想向传统文化回归的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欧洲“中国热”渐入尾声,基督教传入中国,引发了东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与和解。西方列强入侵迫使晚清政府的思想观念从固守“天朝中心论”转变到接受“万国观”。在此背景下,中国美术工艺品开始以参展博览会的方式走向国际舞台。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美术工艺品就曾多次参展世博会并屡获大奖,进而形成了一种融合宗教、文化、技艺、经济等的土山湾美术工艺现象。土山湾的艺术创作反映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传习方式受教会和西方技术影响而发生的被动转变,客观上推动了中西工艺美术交流与上海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创造了巨量的非美术形态,而美术发展至今又积累了丰富的美术形态。环境在美术品周围影响其审美构成的有形态并置的方式、构成想象的方式以及补充成形的方式。这些形态作为现实的和想象的形态显著地参与了现代美术的审美构成,并使这种环境参与成为现代美术审美构成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六世纪末 ,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佛教也叫“像教” ,即注重形象艺术教育的宗教。佛教信仰者认为 ,雕塑和绘画佛像能得福。因此 ,在各种各样的宗教美术中 ,佛教美术取得的成就最大。公元前 2 71年阿育王即位后兴起的印度早期佛教美术 ,受到希腊艺术和印度民间艺术的影响 ,其内容主要是佛本生和佛传故事 ,虽多带有象征性 ,但已奠定了“像教”艺术的基础。一世纪晚期以后发展起来的健陀罗佛像艺术 ,把佛陀作为主要的崇拜偶像。当时印度南部的摩菟罗地区受到健陀罗艺术的影响 ,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摩菟罗佛像艺术。公元四世纪初健陀罗佛像艺术与芨多佛像艺术融合 ,形成了印度式佛像———芨多佛像艺术 ,印度佛教的“像教”艺术进入了灿烂辉煌时期。西汉晚期佛教传入中国内地 ,中国的佛像艺术产生于东汉中晚期。经过三国两晋的发展 ,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曾两度出现高峰。下迄明清仍雕塑绘画许许多多的佛像艺术。长达一千七、八百年时间轰轰烈烈的佛教“像教”艺术运动 ,不但有力地推动了佛教的深入传播和发展 ,而且许多时期都代表了中国美术的主流  相似文献   

18.
现代环境设计受现代美术语言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的影响,在色彩表达上更具人文理念,在空间结构上创造了非常丰富和复杂多变的空间艺术形态,在形体符号上拓展了许多独具艺术特色的设计造型.现代美术语言的运用,使环境设计这个新兴的设计领域发展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19.
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其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汉画像石在本质上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国内艺术品市场虽然走向成熟,但市场的刺激导致膺品泛滥,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国外的艺术品市场也面临这些问题。这篇文章介绍了日本著名美术评论家懒木慎一先生在研究了艺术市场的动态后提出的两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