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汪 《家庭科技》2009,(7):38-38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随时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情绪反应.此时,为什么有些人能从容面对,有些人却常常会失态、出丑?心理专家总结了下面几种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所以我们的每个党员应当把学习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然而,我们年年强调学习马列著作,但每个人在学习效果上差距很大。有些人越学水平觉悟越高,有些人虽学,但明确的事理不多,有些人竟拿上马列的术语吓人,还有些人曲解邪注,使马列原理大走样。究其原因,除了文化程度,学习态度、实践  相似文献   

3.
经济界对税利分流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些人赞成,有些人反对。反对税利分流的人认为,税利分流是利改税的变种,是对企业承包的否定,是对统收统支旧体制的全面恢复。为了澄清问题是非,我们需要从历史进程和改革深层认识税利分流对深化经济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谭:老陶,我们单位最近组织科技人员学习《自然辩证法》,我是一个积极参加者,可我有些问题弄不明白,你是搞自然辩证法的,想向你请教! 陶:我过去虽搞过自然辩证法教学,但最近才归队,好在我们都是老同学,可以一起来讨论,有些问题还得向你请教。 谭: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搞不清楚自然辩证法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科学。有的人说,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但近来有人认为它是一门独立的边缘科学,弄得我有些糊涂,究竟恩格斯讲过这个问题没有?  相似文献   

5.
正有一句话:"如果你不能接受我最坏的一面,那么你也不配拥有我最好的一面"。可是很多人在面对另一半的缺点或错误时,几乎是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不过也有些人觉得人无完人,而且爱情本来就是柴米油盐和鸡毛蒜皮,有些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于是不管面对什么问题,都对另一半极尽宽容。那么在面对另一半的缺点或错误时,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有些极端,前者属于过度计较,后者属于过度宽容。从心理学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人才缺乏是四化建设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我们更缺乏一大批注重研究现实与未来问题的开创型人才。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由于年龄、家庭、单位等许多条件的限制,不能报考研究生,况且录取研究生的名额又非常有限,他们逐渐被积累起来,其中有些人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研究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有些人则由于多种原因,处于暂时的压抑状态。这是一支数量可观,潜力很大的人才队伍。能  相似文献   

7.
如今,晨起刷牙漱口已成为每个人的卫生习惯,但却有些人忽略晚上临睡前刷牙。他们认为,反正第二天早上也要刷,晚上的就省掉吧。孰不知,晚上刷牙更重要。 早在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前段时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时候,当代文学出现了不少令人困惑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鲁迅早就作过精辟的分析,本可作为研究的参照。但是,当时鲁迅也是“运交华盖”,被人指责为“心胸狭窄”、“不是伟人”,似乎他的理论已经过时,不必再提了。事至今日,是我们反思过去和思考未来的时候了,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位文化旗手的著作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本文拟就当代文艺中令人困惑的两个问题,联系鲁迅的有关论述,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有些人住得并不宽敞,但家里整洁简朴,给人以温馨、幽雅、舒适的感觉;有些家庭尽管比较宽敞,家具豪华,但却杂乱无章,使人感到压抑和心烦意乱。  相似文献   

10.
一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历来都十分重视工作方法问题.但是直到现在,有些人还把工作方法当做"雕虫小技",或者以为工作方法只是实际工作部门需要注意的,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界无须乎看重.另外一些人则简单地认定:再来谈论工作方法问题,不过是"老生常谈",没有新的意义.这样,就为我们带来了两个原则性的问题:第一、研究工作方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第二、目前提出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义利观,是一个常议常新的问题,历史上有引人注目的儒家义利观.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确立正确的义利观.而目前有些人对义利问题的认识相当活跃但比较混乱,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的消极现象.我们应建立义利统一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在建国后50年代、60年代以至70年代我国绝大多数人是充分肯定的,但今天却有些人怀疑了,甚至反对社会主义。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不少人来说,是由于对以下一些情况出现的误解。 我们党为了总结近4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严肃、认真地指出了缺点、失误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遇到的困难;尤其苏联也在改革,采取了不同于我国的一些措施,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急剧的动荡,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一些人便幸灾乐祸,说:“社会主义破产啦!”“马克思主义不行了。”我国有些人也就迷惑了。  相似文献   

13.
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也许有些令人意外,因为资本主义并未按照黑格尔的逻辑建立国家,况且,他的“国家”一开始就倍受冷落。但是今天谈到国家时,有些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黑格尔“国家至上”的原则,把国家神圣化、绝对化,以致使我们在国家问题上常常陷入非马克思主义观点。因此,当我们重新考虑国家原则的时候,自然就提起黑格尔的观点。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黑格尔“国家至上”原则提出批判。  相似文献   

14.
怎样才能正确地了解人?这个问题对于领导者和干部来说极其重要。《陈云文选》中的《论干部政策》一文,系统扼要地论述了了解人的辩证法。认真学习和运用它,对搞好我们的组织、干部工作和加深同志之间的团结合作,都有重大意义。陈云同志针对党内有些同志在了解人问题上“只看一时,只看一面”,造成用人失误,给革命事业带来损失的情况,特别强调在了解人时,一定要坚持全面的、发展的和联系的观  相似文献   

15.
形象思维这个问题,是美学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系着美学究竟用什么观点.走什么道路;关系到美的认识能否是真正对于美的认识,也关系到美感能否有正当的美惑:最后还关系到美学能否成为真正的科学.由于形象思维这个术语.无论从哲学、美学或文艺理论的历史上看,都没有这样的习惯用语,直至苏联作家高尔基和法捷耶夫才正式用它,但至今作为学术用语似乎还大成问题.有些人明显地批判它,也有些人口头上承认它而实际上否定它.我们既然承认它是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认为它关系着美学的能否成为科学.这就要求我们对它进行比较充分的研究,比较切实的论述.才有可能使形象思维的意义得到令人满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美丽 《家庭科技》2002,(5):44-45
为什么有些人穿茄克很漂亮,而另一些人穿上就像矮冬瓜?为什么当你与一位个头相当的朋友一同去购物时,同样的长裙她穿上非常雅致动人,而换上你则非常难看,你是否为此而感到很泄气?其实,所有这些问题就出在你身材的比例上,即从头至脚的空间分配上。有些人躯干比较长,有些人躯干比较短,有的人腿比较短,而另一些人的腿则非常修长。  相似文献   

17.
人才成长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抛开客观因素,片面地谈主观因素是不行的。然而,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方面。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在客观因素相对不变和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一些人成才了,一些人失败了;更有甚者,有些人在客观因素十分有利的情况下,却碌碌无为,而有些人在客观因素十分不利的情况下,竟硕果累累。为什么?因为客观因素只是为成才提供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阿Q的革命性问题,重新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注意,发表了不少的文章。凡是留心阿Q研究状况的人大抵知道,过去有些人习惯于夸大阿Q的革命性,把他说成是革命的农民,把他的革命说成是中国农民革命的先导,认为作者在他身上体现了革命农民的本质,展示了农民革命的远景,也寄托了自己对农民革命的希望。因此阿Q在辛亥革命爆发时所流露出来的“威福、子女、玉帛”的狂热欲求,也被笼统地赞扬为农民的革命理想,是阿Q所以成为革命农民的标志,也是作者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表现。这种说法从五十年代以来,对我们有甚大影响。但却是不符合作者本意和作品实际的。现在有些人重新研究了这个问题,否定了过去的说法,然而,有些研究者又从另  相似文献   

19.
荆南翔 《理论界》2013,(11):13-15
近年来西化思潮再次抬头,社会上有些人主张把宪政民主作为政治改革目标,认为“中国应跟上世界宪政潮流”;还有人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宪政”的概念,企图用来代替社会主义民主的概念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因此,宪政民主话题已成为一个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的大是大非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发表了平野同志的《谈谈绘画中的抽象派》并同时刊登了一组抽象派绘画。对这篇文章,我们有些不同意见,现谈出来就教于读者和作者。平野同志说:“由于过去半个多世纪庸俗社会学在美术理论中的流毒,使有些人养成最省力气地机械地看待美术中各种问题的习惯,在人们思想上造成很大的混乱。对于抽象派绘画,也是如此。”我们认为,平野同志所说的情况,在美术评论上是存在的,例如对于印象派绘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