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良汉 《决策》2014,(4):8-8
早在2008年,广东决策层就指出"今天不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调整。"为促进产业成功转型,应该说,东莞地方政府在很多方面做了努力和尝试,简政放权、商事登记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东莞的经济活力。但是,在经历了连续4年的低速增长后,2013年东莞GDP增长9.8%,增速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面对这样一张成绩单,媒体为何发出质疑:"这是传统发展模式的复归,还是转型升级起了成效?"  相似文献   

2.
7月,有关GDP的几则新闻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GDP的反思。背景是:在"保八"的名义下,各地政府又开始了新一轮盲目与疯狂的GDP追逐,因此掩盖的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及社会隐忧逐步暴露。  相似文献   

3.
GDP的增长是各级领导关注的问题,而GDP增长的结构则关系到增长的效益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GDP增长结构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邓海建 《决策探索》2010,(19):11-11
在"十一五"最后一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全国各地都进入最后的决战。对于一些官员而言,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成了现阶段最大的任务,甚至排在GDP增长之前。浙江省省长为此专门给该省11个市长写了一封信,要他们确保“坚决完成”。  相似文献   

5.
尹伊文 《领导文萃》2009,(21):138-142
超越GDP 近年来,虽然中国的GDP获得了高速增长,但是很少听到中国人说自己的幸福也高速增长了。GDP增长一直是中国发展的核心目标,也一直是20世纪西方主流发展模式的中心。在金融海啸的影响之下.这个中心受到了震撼。一股另类的潜流开始呼唤“超越GDP”。  相似文献   

6.
李亮 《经营管理者》2013,(3):162-162
由于多种因素可以影响到GDP的增长,虽然可以通过经济增长理论知道GDP的增长是由于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技术进步等因素,一些GDP的增长还可能会受到例如自然灾害、天气状况等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因此,时间序列模型成为预测GDP增长的有效工具。本文以我国1978年至2008年的31个GDP年度数据为例,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ARIMA(0.1.1)模型,通过识别、估计、诊断等过程,结合统计软件SAS实证分析了数据的变化情况,得到了误差较小、短期预测较为准确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那些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3,(19):17-17
107万亿元:中国债务总规模,GDP增长靠大举借债支撑 ——5月13日,里昂证券在最新一份报告中警示了中国不断增长的债务风险。里昂证券估算出2012年末中国的债务总规模(政府、企业和个人)为107万亿元,即GDP的205%。2012年新增债务占到GDP的110%,实际上中国GDP增长是靠债务来支撑的。通过大量举债来推动经济增长已成常态。  相似文献   

8.
"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含义是倡导机会平等,使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所有群体能够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具体讲就是指一国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协同,所有社会成员既能够对经济发展过程积极参与,也能够对经济发展成果进行共享。"包容性增长"在本质上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在增长上的集中体现,它明确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的同步性,揭示了经济增长的落脚点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能源社会核算矩阵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扩展建立了2005年中国能源SAM,通过设定能源效率不变和提高两种情景,构建了能源SAM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定量测算了不同情景下四万亿元投资对各部门总产出、GDP、能源需求量和单位GDP能耗的影响。测算结果说明在能源效率不变的情景下这一投资将带来GDP增长59702亿元,能源需求增长52739万吨标准煤,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单位GDP能耗4.932%;在能源利用效率提高5%的情景下则可以带来GDP增长59795亿元,能源需求增长51212万吨标准煤,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综合效应降低单位GDP能耗5.419%。  相似文献   

10.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2,(17):136-137
转型是要创造更高质量的GDP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指出,过去多年我们GDP保持那么高的增速,很大一块是浪费的。看上去虽然是两位数的增长,但其中6%、7%带来的实际经济效应可能是零。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增长是粗放型的。一片地建了拆、拆了建,拆与建的过程都产生GDP,却是没有效率的产出。抑或各地都在  相似文献   

11.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4,(7):135-136
正中国经济仍为粗放型增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2013年GDP达到56.88万亿元,同比增长7.7%,超额完成任务。但依然主要是靠粗放型投资增长来支撑的,投资增长19.6%。从纵向比较来看,2013年1元投资带来的GDP是1.3元,而在10年前的2003年,1元投资带来的GDP是2.11元,而在1998年1  相似文献   

12.
马骏 《决策探索》2010,(19):50-51
今后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将降至7%,而不是曾经经历过的10%。如果政府确实担心GDP下行到7%时将导致社会不稳定,对策应该是加大社保支出,而非政府主导的投资、货币扩张和重新启动地产泡沫。汽车在"正常"时速下行驶最省油(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最不容易损坏汽车的零部件(可持续的)、最不容易出事故(可减少危机的风险)。但是,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福建省FDI,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在长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短期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微弱。而出口贸易在短期和长期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FDI和出口贸易都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但GDP既不是FDI也不是出口贸易的格兰杰原因,即福建省FDI和出口贸易的变动是GDP增长的原因,但GDP的增长并没有有效地促进FDI与出口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14.
沈杰 《领导之友》2011,(2):18-20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尽管中共中央有关建议明显淡化了GDP指标,但有些省市仍然抛出了雄心勃勃的GDP增长计划。为什么会产生GDP崇拜?其危害是什么?如何尽早终结GDP崇拜呢?  相似文献   

15.
2月9日,随着广东、吉林、海南三省"两会"开幕,全国31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已悉数出炉。如果要说2015年地方"两会"最引人注目的话题,可以说是新常态语境中的GDP"表情"。热议之处,不仅在于29个省份下调了GDP指标,还在于这个量化指标在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消失了。而其中最具深意的,则是有超过四分之三的省份,在GDP增长目标上,加上了"左右"两个字,使得GDP从一个刚性的指标成为一个具有弹性的增长区间。  相似文献   

16.
我国FDI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探究的问题,FDI与GDP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已是普遍的结论。然而,本质上FDI与GDP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略去非线性关系,用线性模型还不能深刻揭示FDI对GDP增长的作用。本文应用韩得瑞(Hendry)倡导的“一般到特殊”方法建立了我国GDP—FDI非线性动力系统(CG-FNLDS)模型,其表明,我国GDP与FDI是相互推动的,但由于FDI内部发生阻塞现象,FDI具有增长极限。CG-FNLDS相图中具有一个稳定的结点吸引子,FDI最优规模为1116亿美元,最优的FDI/GDP值为2.95%,因而,目前进入我国的FDI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难以超过GDP速度增长,CG-FNLDS向结点运动过程正是其自我调节过程。进一步对CG-FNLDS进行最优控制时,可以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但从长远上我国还是要趁早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我国GDP自主增长后劲。  相似文献   

17.
国民经济中最核心的指标是GDP.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2003年,我国的GDP增长了9.1%,达到了11.67万亿元(居世界第七位),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达到了1090美元;2006年我国G D P更是达到20.94万亿元,增长10.7%,成为自1997年以来GDP增长最快的一年,为中国步入"全面小康"发展阶段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人均GDP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均GDP的增长具有内在的规律性,本文以甘肃省1978~2007年人均GDP的时间序列数据资料为依据,建立了一个能够有效拟合甘肃省人均GDP变化的时间序列模型,以揭示甘肃省人均GDP增长变化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报告称:我国经济2006年增长10.7%,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为209407亿元人民币.这就预示着:我国GDP增长再创新高,这就意味等于继2005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之后,2006年我国超越了英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四大经济体.这无疑于是今年春天,我国13亿中国人的国之大喜.然而,在大喜之年,我国GDP增长的创历史新高,与位列世界三大经济体的美国、日本、德国2006年GDP相比,又增加什么感受呢?  相似文献   

20.
卓勇良 《决策》2014,(8):46-47
2013年下半年开始,杭州市取消对淳安县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的考核,将考核重点放在了生态保护等方面,从而保护千岛湖流域——这个长三角地区重要战略水源地和生态屏障。 然而,GDP的背后,是地方发展、财政收入、官员升迁等诸多因素。没有了GDP这个"指挥棒",官员们的政绩如何体现?没有GDP,地区又如何取得发展?淳安取消GDP考核之后,能否解决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