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对清代前中期人口发展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人口统计标准的改变,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大关(1.4亿),并相继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O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这几个年代和数字因此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带有鲜明的阶段性:“1978年前不敢议及人口过剩问题,而1978年以后大不相同,不少学者都认为清代的人口过剩已十分严重”①。80年代以后,清代“人口膨胀”、“人口激增”、“人口飞跃”、“人口爆炸”、“人口…  相似文献   

2.
一、1995年广东人口变动与就业形势的新变化1995年,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广东国民经济由上年的高速增长向适度增长回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与此同时,人口和就业形势也发生了显著而复杂的变化,其新的积极变化在于:(一)人口控制取得显著成绩,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据统计资料测算,“八五”期间,广东全省总人口从“七五”期间年均增长20.28‰。下降至14.49‰,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至1995年末,广东省总人口为6819万人,比国家下达的“八…  相似文献   

3.
浅谈明清广东山林砍伐及其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明清广东山林砍伐及其经验教训倪根金(华南农业大学农史室)明清时期,由于人口的膨胀、工矿业的发展和玉米、红薯等新作物的大规模引种,使得广东山区开发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使广东森林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时砍伐森林活动遍布广东各地。如从化“流溪地方...  相似文献   

4.
清代广东曲家梁廷楠的戏曲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广东曲家梁廷楠的戏曲理论罗斯宁晚清至近代,广东可谓名人辈出,以政治和文学上的成就为人们熟知;而在戏曲理论界,则有顺德人梁廷楠。一、生平和著作梁廷楠(1796—1861)字章冉,号子章,别号藤花主人,又号红醉客。道光十四年(1834年)副贡生。曾任...  相似文献   

5.
徐松荣,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男,汉族。1947年12月生于湖南湘潭。1969年参加教育工作,历时20年。1987年山西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92年1月调入广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先后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社会史及山西、广东地方史研究。出版的专著有:《近代山西农业经济》(农业出版社1988年版)、《捻军史稿》(黄山书社1996年版)、《维新派与近代报刊》(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合著有:《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清代人物传稿》、《近代的山西》、《广东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6.
论宁夏八旗驻防解体与民族文化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八旗各个驻防点,皆以自立为策,这是满洲贵族既怕旗人汉化的保族措施,又是“绥靖地方”的权宜之计。然而八旗官兵与汉民在政治、经济、文化长期交往中,逐渐打破人为隔绝局面,最终走向民族大融合的道路,而在这种演进中,八旗生计和旗制解体是两个关键问题。一、宁夏八旗生计的演变宁夏八旗驻防官兵人口最盛时,约计官兵1898户,大小口计10743人(或记为12000人),正额官兵3541人(或记为3557人),眷属7202人①。经过200年沧桑;到晚清和民国初年只剩下40%的人口。据宣统年间民政部户口调查,宁夏八旗驻防有607户,4333人②。1916…  相似文献   

7.
《农桑易知录》成书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时任湖南宝庆府知府的郑之侨所撰写。该书是清代前期广东的一部稀见综合性农书,也是广东当前发现较系统的农业书籍之一。该书具有浓厚的农本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劝课农桑、推广农作物新品种、重视农业工具的运用以及提倡“民本意识”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四位清代文学家李凯、周煌、王喆生、韩 ,他们的生卒年,未见史传明载:近年出版的一些大型工具书,如《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中华书局,1996年)、《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或语焉不详,或略有舛误。笔者近年寻检史料,试考述如次。 李凯 李凯,字图凌,一字雪崖,浙江鄞县人。雍正八年(1703)进士,乾隆十九年(1754),为绍兴府教谕。生平无他嗜好,恒以读书、著述为事,每日口吟手披,老而弥笃。以故百家九流,罔不泛滥。能诗,尤善词曲。束以即留心声律之学,于转调换宫处研究尤精。少…  相似文献   

9.
清代广东文化的结晶体──东塾学派李绪柏清代学术以考据学即汉学、朴学为中坚。朴学按流派,可分为吴派、皖派、扬州派、常州派、湘派、浙粤派等。乾嘉时期,考据学达于鼎盛,梁启超说:“总而言之,乾嘉间考证学,可以说是清代三百年文化的结晶体①。”清代广东朴学兴起...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随着大批内地人口涌入广东沿海,以前相对落后的广东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这一现象再次证明,某一地区经济的超常发展一般都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明清湖北便处在人口急剧变动时期,从而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张建民教授的《湖北通史·明清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便向我们展示了明清时期湖北历史以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为主线的壮丽画卷。 一口气读完《湖北通史·明清卷》(从朱元璋开国迄于鸦片战争),觉得是一部颇有特色的湖北地方史研究专著。 首先,作者紧扣明清湖北历史的发展主脉进行叙…  相似文献   

11.
(一)有关湖南人才的历史状况,清代著名学者皮锡瑞曾作了这样的估价:“湖南人物,罕见史传,三国时如蒋琬者,只一二人。唐开科三百年,长沙刘蜕如举进士,时谓之破天荒。至元欧阳元功,明刘三吾、刘大夏、李东阳、杨嗣昌诸人,始盛。”[1]皮氏之说虽不全面,如两宋时期湖南就出现了像周敦颐及吴猎等岳麓巨子,见于史传的也大有人在,中进士者有179人[2],但大体上反映出湖南人才开始盛于明代的发展脉络。林增平先生在《近代湖湘文化试探》中指出:经过元末明初的扰乱,“湖南人口锐减,几至一室九空,经济顿形衰败。于是,明洪武年间起…  相似文献   

12.
(-)据省统计局测算,云南人口总数已在1996年三月下旬达到四千万,这无疑是云南社会、经济、环境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的确,“四千万人口日”的到来,一方面标示出云南人口增长的迅猛态势,并再次向全省人民敲响了人口警钟;另一方面又促使我们深思:在历经二十余年旷日持久且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面前,人口规模一再膨胀的势头为何如此难以遏制?四千万人口对云南这块红土高原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当今中国城乡巨变的新格局和大趋势下,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云南人口又应以什么样的姿态跨越新世纪?长期以来,出于对人口…  相似文献   

13.
明清《广东通志》几则唐人传的严重失误王承文近年来,我们检读明清几种《广东通志》,发现几则唐代人物传存在比较严重的以讹传讹的情况,试举出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现在通用本《广东通志》是由清代著名学者阮元、江藩修纂的道光二年(1822)重刻本。其书第234卷...  相似文献   

14.
清代广东监狱初探万安中清朝,广东省一共有13个府、96个县,共设监狱110所。按照清朝刑部(1906年改为法部)的有关法律规定,广东省不仅在每个府县设立了监狱,而且建立了管理监狱的各种制度。深入探讨监狱的设置、沿革变化以及管理制度的重要特征,对进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图分类号〕C〔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1999)07-0048-03建国后的50年中,广东社会科学的活动和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广东解放至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二是从省社联成立至“文化大革命”;三是从粉碎“四人...  相似文献   

16.
果洛藏区的人口问题十分严重,具有鲜明的特点。如人口增长过快,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增长过快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口素质低、就业结构单一,不利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果洛地区的经济开发,关键在于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调整经济结构,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一、果洛高寒牧区的人口状况1.人口数量历史上的果洛是个人烟稀少、人口发展缓慢的地区。清嘉庆年间,果洛共有1065户。据民国6年(1917年)《松潘县志》统计,以每户4人计,约有四五千人,到民国31年(1942年)达12100户(吴景敖《川青边界果洛诸部之探…  相似文献   

17.
广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研究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课题组一、基本估价党的十四大后,广东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要求,加快改革的步伐,到1996年,即广东进入我国“九五”计划时期,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其依据有:(一)统...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截止1994年,中国12亿人口中,仍有71.38%的人口为农业人口。85000多万农业人口,给中国农业发展形成巨大压力,使农业生产呈现出两头“紧”中间“松”的运行格局。1.两大资源的紧配置(1)耕地资源的紧张分配:这种紧张态势具体表现在:a.农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甚少。1994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4.24亿亩,农村居民人数为85549万人。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仅1.66亩。这一数量不及美国农村居民人均占有耕地23亩的1/14,也不及印度农业人口人均耕地3.85亩的1/2。b.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1994年,…  相似文献   

19.
清代《诗经》研究观的嬗变与毛诗学派的《诗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诗经︾研究观的嬗变与毛诗学派的︽诗经︾研究周元彪梁启超对清代的学术思想,曾一言蔽之:“以复古为解放”。(《清代学术概论·二》)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他又把清代学术思想具体概括为:“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以汉学复兴为标志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侯惠勤,1949年2月生,广东湛江市人。1975年本科毕业于华南师大政教系,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我国学位制度建立后首批哲学硕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以及江苏省马哲史研究会秘书长。已出版的论著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列宁主义的历史命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西方马克思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项})(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