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认为1956年是个“多事之秋”,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巨大动荡。为了应对这一严峻挑战,他主导《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重要社论,表达了中共对待个人崇拜的正确态度,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至今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秘密报告,指出秘密报告的出茏过程违背了民主集中制,其内容歪曲篡改历史。秘密报告在苏联国内引起了一系列不良后果,为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政治报告通常只能引起短暂的好奇心。但是,50年前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所作的报告就完全不一样了。1956年2月24日深夜,苏共二十大的代表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被从宾馆召回克里姆林宫。午夜过后,即2月25日凌晨,代表们开始听聆听赫鲁晓夫的报告。  相似文献   

4.
纪念一个秘密进行的、面向一群表情僵硬的国家领导人所做的、内容冗长而又不完全真实的报告,的确有些奇怪,更何况这个国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让它——赫鲁晓夫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20大  相似文献   

5.
1943年斯大林曾经预言:“我知道,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我的坟上,但历史的风会毫不留情地把这堆垃圾刮走。”历史正如斯大林预料的那样发展的。斯大林去世以后,在苏联国内以及国际范围内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反斯大林浪潮。1956年,斯大林刚刚去世不久,赫鲁晓夫就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抛出了一个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个报告,用毛泽东的话来说,赫鲁晓夫从“过去把斯大林捧得一万丈高”,“一下子把他贬到地下九千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利用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诬蔑和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全世界掀…  相似文献   

6.
马维先 《中华魂》2014,(7):55-60
在赫鲁晓夫二十大"秘密报告"发表50周年的时候,美国学者格雷弗·弗出版了他的专著《反斯大林的卑劣行径》。作者是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教授、博士、历史学家。曾与俄罗斯学者合著《被诽谤的斯大林》《1937年。斯大林依法审判。不容申诉!》等。《反斯大林的卑劣行径》一书彻底颠覆了西方某些历史学家和报刊对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高度评价,不仅推翻了他们关于"秘密报告"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演讲"之类的溢美之词,还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赫鲁晓夫整个"秘密报告""全部由谎言拼凑而成",而他用于直接"揭露"斯大林或贝利亚的论据,没有一件与事实相符。现将作者的主要观点和论据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题解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五卷,这是毛主席亲自为《人民日报》撰写的一篇重要社论,发表于一九五七年七月一日。一九五六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完成了。但是,阶级斗争并没有因所有制改造的基本完成而结束。资产阶级并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他们中的右派分子在伺机反扑,代表旧思想、旧文化的资产阶级反动知识分子一定要和无产阶级进行政治较量。这年二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公开背叛马列主义,利用“二十  相似文献   

8.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反个人崇拜引起毛泽东的警觉,反冒进事件进一步加深了毛泽东对于反个人崇拜的担心和反感。1958年初,毛泽东公开提倡所谓"正确的个人崇拜",党内高层开始合力为个人崇拜造势。但彭德怀在个人崇拜问题上坚持不跟风。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将批评的矛头直指毛泽东本人,给个人崇拜泼了冷水。毛彭冲突由此引发。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的批判,直接导致个人崇拜进一步升温,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王恩 《老友》2013,(7):14-15
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两党分歧的升级和逐步公开化,是以1956年2月14日到25日的苏共二十大为起点的。当时,中国共产党派了一个重要的代表团参加苏共二十大。代表团团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成员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秘书长邓小平,以及王稼祥、谭震林、刘晓(驻苏大使)等人。  相似文献   

10.
威廉·陶布曼在《赫鲁晓夫:其人及其时代》(Khrushchev: The Man and His Era)一书中认为,赫鲁晓夫1956年所作的攻击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恐怖手段的秘密报告不仅仅是一种显示勇敢的姿态。这是一种经过精心平衡的机会主义,是一个既是隐瞒也是揭露的行动。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改革者,他从不迷信“本本”,不盲从照搬外国的模式与经验,而总是孜孜不倦地探索,不断地试验,努力寻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关于改革的思想。本文仅概要地阐述毛泽东同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就教于读者。 一、毛泽东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确立和发展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我们党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不得不师从苏联,把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整套观念和体制移植过来,“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的,自己的创造性很少”。尽管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但也不得而为之。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揭露了苏联的某些弊端,“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从而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重新认识苏联模式和经验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毛泽东同志认真反思照抄苏联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了我国几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56年 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开始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既标志着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12.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反个人崇拜引起毛泽东的警觉,反冒进事件进一步加深了毛泽东对于反个人崇拜的担心和反感。1958年初,毛泽东公开提倡所谓“正确的个人崇拜”,党内高层开始合力为个人崇拜造势。但彭德怀在个人崇拜问题上坚持不跟风。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将批评的矛头直指毛泽东本人,给个人崇拜泼了冷水。毛彭冲突由此引发。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的批判,直接导致个人崇拜进一步升温,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从那时起,半个世纪过去了。在苏共二十大全部议程结束后举行的秘密会议上,  相似文献   

14.
自从苏共二十大以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已被作为科学问题来探讨。犯罪学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已经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例如,1963年,全苏青少年犯罪起因及对策研究所建立起来了。从1956年以来的一些法案、大量的会议、报纸文章和政治领导人在党团会议上的报告内容来看,很  相似文献   

15.
中共八大反对个人崇拜,是苏共二十大后国际共运阵营的大势所趋。毛泽东对反个人崇拜喜忧参半的复杂心态,使得反对个人崇拜问题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敏感话题。中共八大对反个人崇拜做了低调处理。邓小平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反个人崇拜问题进行了集中概括。邓小平的谨慎态度意在维护毛泽东的威信,反映出八大对反个人崇拜问题的认识局限。  相似文献   

16.
苏共二十大并不是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的标志,台海危机 及赫鲁晓夫批评中国人民公社并撤出在华专家才是导致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的两个主要 事件。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追求的矛盾,以意识形态的同一性掩盖国家利益的差异性;把党 际关系等同于国家关系也是同盟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开拓者和理论奠基人.毛泽东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我们对苏共20大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偏颇.一方面在会议的主要内容上把它归结为"全盘否定斯大林"和"和平过渡"理论.另一方面着重强调此次会议是中苏两党"分歧的由来".事实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苏共二十大的最初反应主要是肯定与借鉴,而并非从一开始就持反对与否定的态度.苏共二十大促使中国共产党人从真正意义上开始探索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其影响主要是积极和正面的.  相似文献   

19.
修正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毛泽东提出反对修正主义问题开始于苏共二十大之后,从批判苏联现代修正主义出发,促使毛泽东考虑中国出不出修正主义,中央出不出修正主义,最初的重点是放在防修上,1965年以后毛泽东注意力逐渐转到反修上,直至将斗争矛头指向中央一线领导人。由于毛泽东对于修正主义没有做出准确的解释,并采取了错误的方法,造成了动机与效果的极不协调,酿成了他个人的悲剧。修正主义是毛泽东晚年一直思考的问题。修正主义是毛泽东的陷阱。  相似文献   

20.
1956年以前,毛泽东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可以凝练为目标与旗帜的设定,这个目标是进入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尚且作为理想蓝图、口号和旗帜来指引革命的前进方向,团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其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尚处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简单镜像阶段,缺乏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的深入思考与探索。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即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毛泽东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思考领域。然而,他晚年脱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将如何搞阶级斗争视为"社教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犯下了严重错误,从根本上违背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内涵。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既有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发展,同时也包含深刻的教训有待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