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软实力是精神文化对本国人民的凝聚力、动员力和对其他国家的人民、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合称.文化软实力具有无形、非强制性和人性化、作用时间持久和渗透性的特征.文化软实力的外在形态即文化软实力所表现出来的人们能看得见或感觉到的外在形式,主要有四种:文化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国家的形象力、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9,(12):83-86
本文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并与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美国、日本、韩国和英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呈现波动中增长的趋势。全面开放新格局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从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文化价值链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为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充分提高文化自觉.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始于20世纪末,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的《决定》标志着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着力点,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4.
文化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正日益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陕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陕西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和发展战略的重心。综观当前陕西省文化软实力资源开发现状,虽然在总体上具有较好的发展环境,但同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与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活水源头,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支点中心,以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为关键环节和以广泛参与国际文化为外部支持,从而形成整合开发陕西文化资源的体制机制,为提升陕西文化软实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王景云 《学术交流》2008,42(4):179-181
文化作为精神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文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并由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互动的过程中,文化力作为区别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这样一些"硬实力"的"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并逐渐取代资本成为国际间的核心竞争力.文化领域已经成为国际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大力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建构和强化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路是:提升文化凝聚力是其根本路径;增强文化创新力是其关键因素;扩大文化传播力是其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软力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力量"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后,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理论界、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对"软力量"的概念从国际政治学、文化战略和媒体的角度具有不同的认识,尤其是存在着中西差异.对"软力量"的核心问题有三种认识,即文化力、政治力、文化软实力渗透于硬实力之中.尽管有学者认为这一概念自相矛盾,甚至提出质疑,但绝大部分学者认为,"软力量"的作用在于:能提高一国的国际地位;能消除国外的抵抗意志,使对方认同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和政策目标,达到不战而胜;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其发展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加快我国"软力量"建设应采取的举措为: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高到重要战略地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
由于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和社会改造,日本尽管经济在20世纪60、70年代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日本对内存在公民文化身份的认同不清,对外出现国家文化身份的缺失,因此一种文化不安全感充溢着社会。80、90年代,日本政府利用其国内文化民族主义思潮高涨的契机,适时推出文化立国战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既满足本国人们现代精神消费需要,又对国民进行文化价值观的集体建构,而大量出口文化产品,让国际消费者感知日本文化符号、社会价值的同时,提升其文化的国际认同、建构良好的文化形象。日本文化产业的缘起、发展特征中文化民族主义起到了内化作用,但这种作用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8.
胡文涛  林坚 《日本学刊》2011,(1):120-131
由于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和社会改造,日本尽管经济在20世纪60、70年代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日本对内存在公民文化身份的认同不清,对外出现国家文化身份的缺失,因此一种文化不安全感充溢着社会。80、90年代,日本政府利用其国内文化民族主义思潮高涨的契机,适时推出"文化立国"战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既满足本国人们现代精神消费需要,又对国民进行文化价值观的集体建构,而大量出口文化产品,让国际消费者感知日本文化符号、社会价值的同时,提升其文化的国际认同、建构良好的文化形象。日本文化产业的缘起、发展特征中文化民族主义起到了内化作用,但这种作用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9.
了解新生代大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于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外部多元文化和内部心理因素提出大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目前新生代大学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属较高水平.多元文化方面,内聚性对风俗艺术传承具有显著影响;差异性、内聚性、平等性和交往性对伦理道德传承有显著影响;差异性和内聚性对文化创新有一定影响.心理因素方面,价值观和心理资本对风俗艺术传承具有显著影响;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心理资本对伦理道德传承具有显著影响;思维方式和心理资本对文化创新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经济开放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选取世界上有代表性的25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经济开放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利用OLS回归模型,对这些国家经济开放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经济开放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影响,影响效果则依国家所处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而变化,高收入水平国家影响比较显著,中低收入水平国家则较弱;且在高收入水平国家,经济开放水平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效应呈现边际报酬递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文化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它一经产生就规约了特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并呈现出群体性、传承性、地域性、寄托性和形象性特征.鉴于民俗文化具有社会认知功能、启蒙教化功能、道德规范功能和心理调适功能,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必须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实施传承的策略与举措为:甄别评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承适应人民群众多元文化需求;舆论引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辨识力,使之自觉地做到知与行统一;资源开发,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壮大我国文化产业;树立典型,推广其先进经验,促进优秀民俗文化传承扎实、快捷、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2.
刘可祎 《学术交流》2012,(5):127-129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灵魂和主体。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物质载体,对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当前还处在发展壮大阶段。应从统筹规划、有效路径、技术支撑、项目带动、物质载体、技术支撑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与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睿 《学术交流》2012,(1):130-134
我国具有较好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人力资源、融资市场和技术的国内外环境,但从现状看,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的精神需求,文化软实力也滞后于我国的综合国力。改变这一现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在建立宽领域的文化产业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政府应发挥主导、调控的作用;树立文化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第一资源的观念,提高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新文化业态;保证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连续性,努力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充分利用文化自身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加快国际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高晓华 《唐都学刊》2005,21(5):122-124
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商品和精神产品的二重属性。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为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条件;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亦可资借鉴;应采取主动出击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形成、专业化分工和创新力提升,被国内外实践证明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实现方式。我国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吸引力独具魅力,但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要实现其跨越发展,产业集群化是其必然选择,以文化产业空间集群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是其重要载体之一。从产业集群角度研究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发现当前面临文化产业集群特征和集群效应均不明显、园区区域发展不均衡、重复建设严重、政府主导色彩浓、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这就需要依赖资源特色优势、创新激励机制、培育核心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及提高关联度、加快人才聚集等路径,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金科 《社科纵横》2013,(12):13-17
核心价值观是维系文化认同、社会团结和民族国家繁荣昌盛的"内在精神与生命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核心价值观的诞生,对于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增强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际竞争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国家文化安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文化贸易的大舞台,面对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入,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与文化安全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8.
范玉刚 《学习与探索》2012,(12):102-105
当今世界,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在中国,文化越来越从边缘走向国家政策的中心,文化产业大发展也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正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文化产业后发国家,一定要基于全球视野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托顶层设计发展思路,建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产业发展,以社会合力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新岭南文化以广东新人文精神为核心,需要利用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内涵建设,如创作当代具有新岭南文化精神和风格的叙事内涵,推进优势文化产业对新岭南文化内涵的创意开发,发挥新岭南文化对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凝聚作用,利用现代传媒传播、辐射新岭南文化,并进行媒介文化的内涵建设等,都是提升新岭南文化的文化软实力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蒋述卓  郑焕钊 《探求》2014,(1):69-76
新岭南文化以广东新人文精神为核心,需要利用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内涵建设,如创作当代具有新岭南文化精神和风格的叙事内涵,推进优势文化产业对新岭南文化内涵的创意开发,发挥新岭南文化对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凝聚作用,利用现代传媒传播、辐射新岭南文化,并进行媒介文化的内涵建设等,都是提升新岭南文化的文化软实力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