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之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就业的供需矛盾突出.传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许多不足,很有必要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包括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选择、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六个步骤.在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意义重大,必须用职业生涯规划思想作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职业自我”在女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目前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除了个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还在于女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缺乏对“职业自我”的认知。女大学生应该认识到科学的职业自我认知是其成功就业及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和关键的一步。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性格、职业气质和职业价值观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而女大学生应该充分运用“职业自我”做出正确地就业选择。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教育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可调整学生的心理平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直接决定其就业的职业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帮助大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质量等重要作用,是高等教育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而职业信息服务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高校应从增强职业信息服务意识、多渠道收集整理职业信息、开拓职业信息教育宣传平台、多举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扩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开始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人们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高校负有重大的责任和义务,除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职业生涯管理讲座、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进行心理辅导等一系列常规做法外,还应当考虑到“性格和职业选择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关系”,通过“性格色彩学”这一性格分析工具,对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职业选择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对人的身心状态及行为模式具有重要影响.与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呈正相关.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新时期,将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积极探寻自我效能与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关系,可帮助女大学生减少求职过程中的盲目性,修正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其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并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问题,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是帮助大学生选择职业、成功就业的重要环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包含自我分析、环境分析、职业定位、目标确定、策略实施、评估调整等多方面内容。作为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作积极引导,并在高校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分阶段进行,其阶段性内容为:大一阶段以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就业形势、职业意识为主要内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基础教育;大二、三阶段以职业兴趣测评、职业目标确定、计划拟订、职业实践、交际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为主要内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专门教育与实践;大四阶段以择业就业观、求职技能、求职心理素质为主要内容,进行择业就业教育。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解剖自我、分析社会、加强准备、目标修正"等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途径建议;提出了"完善教育服务机制、开展职业辅导、建设专门队伍、健全职业实践体系、培养综合就业能力"等高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大学期间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则是大学生难以顺利就业的另一主要原因。很多大学生毕业生因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而未能很好地设计自己的学业,学习缺乏目标和动力,职业生涯探索阶段准备不够充分,择业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往往导致职业生涯刚刚开始就面临就业的困难和人生的失败。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概念,逐步丰富其内涵,完善其工作体系,从新生进校时开始直到大学毕业,对其进行全程式就业指导,帮助学生逐步确立职业发展目标,不断提升其职业品质和就业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摘要: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今天,不断扩大的高等学校招生规模,致使每届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导致社会出现一系列就业创业难题。寻找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途径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在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个人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预先进行生涯发展系统安排的活动或过程。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导致职业目标不明确,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不够,国家没有建立社会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因此,高等学校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一是强化大学生自主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做好适应社会的心理准备,二是重视和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三是国家应给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优惠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1.
高职生网络成瘾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使人产生依赖。高职生网络成瘾既受个体人格因素影响,也反映出某些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通过帮助高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健康的上网模式,消除挫折情境,转移注意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专业的心理干预等,可以引导高职生科学使用网络,远离网络成瘾,更好的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2.
社会人才激烈竞争给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从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意义出发,面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浅谈怎样系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使他们成功地立足社会。  相似文献   

13.
以川渝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职业价值观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显著的预测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如何进一步改进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对重庆地区15所高校3 500名高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论文指出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持续性较差、系统性不强、实践平台窄、合力性不足等主要问题,并提出构建全程渗透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建立全员参与的职业教育机制、搭建系统的职业实践平台、实施分类职业规划教育指导模式、建设专兼结合的职业规划教育队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常熟理工学院的学生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一定认识并知其重要性,但是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对职业定位的认识处于相对模糊状态;在职业准备方面仅仅停留在认知状态,而未能采取实际行动.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各种社会因素导致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受到严重制约;二是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指导;三是家庭、社会缺...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针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对高职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就业指导,以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应以职业价值观确立、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四大模块教育为平台,整合资源,构建完整的内容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将职业发展教育纳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健全项目运行机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创新活动载体,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专业建设服务,为学生实现幸福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高校职业指导对于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应从完善职业指导体系,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促进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三方信息交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着手,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9.
高校应从对大学生一入校就开始进行全程化职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形成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进行环境评价扣职业探索,在此基础上拟定职业生涯实施方案;指导大学生选行职业准备,并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实施途径应坚持围绕职业目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普遍指导和个性化辅导相结合;将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指导之中。  相似文献   

20.
调查发现,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履行状况不容乐观,连续三届的毕业生有超过三成以上在专业承诺方面存在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和专业实践的不足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外因,而职业教学的系统性缺失以及教师职业实战水平不足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内因。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