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初穆斯林世界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高度政治化的伊斯兰教宗教极端势力得以崛起,中南亚国家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到中国新疆的政治稳定及国家安全。在中南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中,通过对阿富汗、印巴及克什米尔、车臣及中亚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中亚、南亚一些国家的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苏联的解体,中亚国家的独立,其伊斯兰势力迅猛发展,十分活跃,并在该地区的政治生活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因而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我国与中亚在地缘上相邻,西北少数民族与中亚又有着民族、宗教、文化上的联系,中亚伊斯兰势力的复兴必将对我国造成一定的政治影响,因此,探讨中亚伊斯兰势力复兴的基础及发展前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泛伊斯兰主义为主的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不仅引发了伊斯兰国家内部的民族对立、宗教对抗、武装冲突、恐怖暴力和政府危机,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恐怖活动,对地区安全、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伊斯兰极端宗教势力在中亚、南亚、西亚和东南亚坐大后,不仅诱发了我国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的兴起,也为美国势力的渗入创造了条件,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复兴成为中亚国家展现在国际舞台之上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来在内外因素影响下,伊斯兰教信仰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中亚国家通过制定新的法律或对以往法律文件进行修订、补充等方式,以完成对国家宗教事务的有效治理。其目前管理宗教事务的重点集中在:防范境外思想渗透、制止社会生活的日趋伊斯兰化、控制与管理宗教经济来源、加强网络管控力度、制止和取缔非法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0年代以来,伊斯兰复兴运动在西亚北非呈持续迅猛发展之势,对许多国家的政局造成很大冲击。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近代以来穆斯林世界面临的深刻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伊斯兰教在穆斯林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使形态各异的政治力量都强调恢复伊斯兰传统,力图借助宗教旗帜来解决社会问题,振兴伊斯兰世界。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自兴起以来,由阿拉伯人信仰的民族宗教逐渐演变为多民族信仰的世界性宗教。伴随着“圣战”、经商、移民等多种方式,伊斯兰教逐渐由阿拉伯半岛向异域传播,扩展到世界各个地区。在伊斯兰教未传入之前,中亚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区域。研究伊斯兰教在中亚传入的过程、方式、特点并最终形成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伊斯兰世界的政治里程碑事件,就是脱离了西方外国势力的占领并获得了解放,其后,伊斯兰世界走上了世俗化道路,但其世俗化之路一度受挫。失望与挫败感促使穆斯林大众从传统的伊斯兰信仰寻求其精神慰藉,对传统的强烈呼唤带来了伊斯兰复兴。伊斯兰复兴的浪潮在经济思想领域产生了两方面影响:其一,带动了伊斯兰经济思想的研究;其二,促成了伊斯兰金融体系的建立。从而彰显了社会思潮对经济思想发展的巨大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复兴运动是在拒斥霸权主义、犹太复国主义、西方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宗教诉求与世俗主义之间的对抗。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特征伴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始末。通过对历史、理论、实践的分析得知,伊斯兰教与世俗主义二者之间并非像人们通常理解的"水火不容",而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宗教化与世俗化相伴而行。因此,"复兴"是超越意义上的"复兴"。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伊斯兰现代主义运动、伊斯兰社会主义运动和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回顾与分析,着重探讨了伊斯兰教与近现代中东政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关系,认为这既是宗教与政治关系的一般规律的反映,也是由中东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伊斯兰教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哈桑·班纳是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先锋和缔造者之一.其思想可归纳为两点:一是以伊斯兰教为指导,重建伊斯兰教初期的政治,建立伊斯兰经济体制;二是反对西方,鼓吹圣战.班纳的思想,萌发于其浓厚的宗教意识,是他对困扰穆斯林社会的时代难题--传统与现代化的剧烈碰撞作出的回应,也受到阿富汗尼、阿卜杜、里达等伊斯兰现代改革主义者思想的影响.班纳的思想和方法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时代感,这是它被穆斯林广为传播和效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亚各国与俄罗斯历史关系、十月革命与中亚各国、苏联时期的民族政策、民族分离主义的产生和宗教极端主义的作用等方面 ,探讨了苏联时期中亚加盟共和国向分裂演变的主要原因 ,并就中亚各加盟共和国独立后对周边国家 ,特别是伊斯兰国家的影响提出看法 ,有助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边疆民族地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亚和中东欧在冷战时期同样奉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实行同样的意识形态,都与前苏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冷战结束后同时开启民主化之路,都受到前苏联、俄罗斯、欧盟和美国等外部力量的影响,但结果却存在很大差异。中东欧已经基本实现了民主化,而中亚尚处于民主化的缓慢发展阶段。本文从中亚和中东欧民主化进程国际比较的视角,探讨民主化的初始条件、目标模式、外部环境等因素对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亚伊斯兰教发展在国家独立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回归"与冲突。前者主要表现为民族传统的认同与政治精英的选择,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为极端主义与传统宗教宣传和世俗观念的对抗。其特点为:具有明显宗教政治化特征;以费尔干纳为核心向外扩散;与外部势力渗透与影响密切相关;体现了乌兹别克斯坦国内政治与社会斗争的延续;彼此间缺乏必然有效联系;各类组织不断出现新的变种或分支。中亚伊斯兰极端主义活动将危害中亚国家的政治安全,影响周边事态发展,组织变异会加速,宗教名义下的政治运动可能成为新的斗争方式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步入转型之路,经历独立初期的“休克疗法”后,中亚各国偏向了权威政体。对此,大多数学者都从苏联遗产、中亚的民族多样性和宗教多元性等方面进行解释,却忽视了中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宗族因素。文章尝试通过分析宗族在中亚独立时的社会作用以透视其对中亚国家转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是一种实质性的社会变动,由根本制度带动的社会全面变化通常伴有剧烈的阵痛,并冲击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中亚五国的社会转型始于矛盾与危机并存的历史背景之下,可以说,苏联模式的终点,就是包括中亚五国在内的原苏联共和国艰难转型的起点。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矛盾与冲突,都能够在苏联模式所造成的社会政治后果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16.
中亚地区自苏联解体之后,原苏共体成员国由于对俄罗斯的传统依赖以及经济水平普遍不高等原因导致大量非法移民的产生,从而给非法移民接受国带来一系列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问题,对中亚地区以至周边国际社会的安全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非法移民问题成为中亚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要部分,由于中亚地区非法移民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国际化等特点,决定了非法移民问题必须通过地区内部的紧密合作以及各国之间的通力合作等途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体制不是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探究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必须从理论上、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进行.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能够始终从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出发来认识社会主义,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从而导致思想僵化、模式僵化,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最终引发了全面的政治、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8.
世界革命理论作为前苏联共产党领导人的指导思想和理想追求,左右了苏联共产党在前苏联的实践。从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取得胜利起,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便把消灭资本主义当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真诚地想推进世界革命,其集中体现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根据"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斯大林始终坚定的输出革命,世界革命理论是斯大林体制建立的理论基础。世界革命理论引发了前苏联社会严重的政治危机,是导致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并最终发生危机的根源,而对世界革命理想的追求是苏联共产党最终形成一元化个人独裁体制的首要原因,这最终导致苏联共产党败亡、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在世界地缘战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日本自1997年以来逐步加强其中亚外交。2006年8月小泉首相在卸任之前出访中亚两国,更标志着日本中亚外交的深化。除了能源安全这一地缘经济因素外,加强和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油气竞争,遏制中俄以配合美国的中亚政策也是日本积极发展中亚外交的动因所在。  相似文献   

20.
制度变迁中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民族主义是在前苏联解体过程中出现的, 其后历经三个阶段, 目前已成为俄罗斯社会动员及政治、文化整合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