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企改革过程中,金融部门无论从宏观调控上,还是微观调节上,都应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企业改制。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深化金融改革,建立现代金融制度。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企业生存发展密不可分,应当顺应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承担起支持企业改革的重任。首先,要落实银行经营自主权,建立信贷资金的市场机制。在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中,应充分考虑银行与企业双方的利益,正确处理好企业效益与银行效益的关系,逐步加大信贷资金投放的市场取向比重,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2.
朱昳 《浙江统计》2002,(11):28-30
金融业主要从事金融中介活动或从事与金融中介活动紧密相关的辅助性金融活动。所谓金融中介活动,是指各种金融机构通过吸纳和投放资金,充当资金融通的中介角色,发挥其独特的职能;而辅助性金融活动,则主要包括各金融机构所从事的汇兑、结算、金融租赁、外汇投资管理以及信息咨询等业务。一、金融部门为什么应该划归生产部门对金融部门产出进行核算,首先应该明白金融部门为什么应该划归生产部门。现代经济条件下的金融中介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生产服务活动。金融中介活动除了在资金需求双方实现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外,还为存、货双方…  相似文献   

3.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新金融业态,不仅完善了金融体系,也改变了企业的融资环境和投资行为。基于2011—2019年上市实体企业数据识别并探讨了数字金融对实体企业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动机及经济后果。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促进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助推了实体企业金融投资行为,进而提升金融化程度。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不显著,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则显著提升了企业金融化水平;数字金融的企业金融化效应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只有在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和互联网普及率高的城市,数字金融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才显著为正。进一步,基于“数字金融—加剧金融化—抑制主业发展”逻辑链条,发现企业的套利动机驱动了数字金融的企业金融化效应,数字金融不仅抑制了企业的实业投资和主业业绩,还削弱了数字金融的就业提升效应。文章拓展了企业金融化驱动因素和数字金融经济后果的研究,有助于企业和政府政策制定者深刻认识数字金融对企业长期发展乃至宏观经济发展潜藏的负面效应,研究结论为金融供给侧改革和推进金融服...  相似文献   

4.
孙桂英 《浙江统计》2004,(12):21-22
90年代以来,民营经济面临着越来越紧的金融约束,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根源--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出发,试站在金融深化的角度探讨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把金融活动的空间集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金融产业本身的特征,分析了金融活动空间集聚的内涵及经济性质,并系统研究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途径,为促进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论文的研究既是对企业集群理论的完善,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前经济发展时期,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意愿非常强烈,为了推动GDP增长,弥补市场的不成熟,经常对金融部门进行干预,政府经常成为地区金融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相似文献   

7.
马琳 《统计与决策》2012,(2):149-151
文章运用中部地区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差、金融结构不合理等背景下,地方政府因具有处理不对称信息的优势,及强烈的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建立、发展的动力,使得地方政府对金融部门的适当干预有力的促进区域金融的发展。为避免过度干预的发生,提出了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转变政绩考核机制和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层金融统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鲍丽华金融统计数据是制订货币信贷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对金融实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的重要手段。作为基层金融部门如何搞好统计工作,发挥“耳目”和参谋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统计工作的现状,很难适应对经济运行的监督、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民间金融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民间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揭示了其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建议政府营造和培育民间金融运营的生态环境,改革现有的金融格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发展民间金融。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正呈现出不断拉大的态势。目前,多数贫困地区被工业基础薄弱、交通运输不便等因素所困扰,而资金严重短缺则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难题。因此,作为贫困地区的金融部门责无旁贷地承担着两个重要任务:一是继续大力筹集资金,支持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二是积极以市场为导向,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同更高层次的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贫困地区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本文就是立足于这两个方面,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阐明对在改金融部门进行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蒋玲 《统计教育》2008,(2):44-46
近年来,虽然我国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但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仍然滞后。信贷资金不能得到有效配置,现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农村非正规金融作为一种民间借贷形式在弥补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借款人及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三经济主体之间的逐利行为,利用非瓦尔拉斯均衡经典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必然性。且具有自主交易、市场效率和不可操控性等特征,说明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正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体系一员被纳入金融市场主体序列中,政府需对该类组织加以监管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金融交易过程会产生不确定性和外部性,通过建立完善的内生动态机制,可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组织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对金融产权进行逐步地调整,从根本上治理内部机制不完善的状态,对外部监管工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国金融组织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化机制,从而能够取消金融组织发展对政策抑制性作用,从而达到降低市场进入壁垒作用。我国当前在逐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同时,需要大力发展民营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13.
实体企业的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开展金融活动,其经济后果广受关注。以2008—2019年中国A股市场实体企业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企业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现阶段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加深会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程度,会表现出“套利”而非“反哺”。通过机制检验发现,商业信用与经营业绩在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企业的金融化选择行为会降低商业信用与经营业绩,从而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分别证明了“金融化程度—商业信用—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化程度—经营业绩—全要素生产率”两条作用路径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以及融资约束程度具有调节作用,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作用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以及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显著。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促进资源更多投入实体经济、净化金融生态环境、改善企业资源配置结构等措施,优化实体企业的金融化选择。  相似文献   

14.
1.利率管制与农村非正规金融。中国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之所以存在,更多的是因为政府选择金融抑制的结果,源于利率管制下的定向信贷配给以及政府在金融资源分配中的所有制偏向和制度歧视。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很难依靠有组织的银行信贷和股票发行抓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使其对体制外资本市场有强烈的制度需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把对传统金融约束理论的认知扩展到中国股票市场,并根据银行融资市场和股票市场的金融约束政策变量构建相应隶属函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1994~2009年综合性的中国金融约束指数,指数序列表明期间内中国金融约束程度呈现总体提高趋势。进一步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检验金融约束指数序列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结果证实影响居民消费短期变动的因素可分解为金融约束指数产生的短期波动影响和误差修正项的长期均衡调整两部分。  相似文献   

16.
着力构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五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主导型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形成的金融供给抑制、信贷支农不足、金融生态恶化、金融服务滞后,成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四大软肋”。金融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变量之一,其配置方式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利率扭曲、信贷市场不完善,导致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其突出的表现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面临信贷配给问题,而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由于其国有背景和规模优势,获取信贷较为容易。近几年金融科技迅速发展,一方面科技公司涉入金融领域开始从事金融业务,另一方面,银行开始应用金融科技以提高贷款技术。金融科技催生的新兴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有助于增加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减少了信贷市场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有可能提高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讨金融科技发展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理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提高了金融机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效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进而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仅在政府调控程度高的地区、金融抑制程度低的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显著。本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拓展了金融科技经济后果的研究,为推进金融科技发展以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影响效应、传导机制、调节效应及经济后果四个方面对数字金融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2)在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约束下,数字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3)数字金融通过提高环境合规性、缓解融资约束、改善信息不对称及减少委托代理四个渠道提升企业ESG表现。(4)数字金融在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高度市场竞争环境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下对企业ESG表现发挥更强的驱动作用。(5)企业ESG表现能够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企业ESG不存在“漂绿”现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然而由于金融发展水平低下,文化创意产业出现了金融抑制现象。应用MRW模型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抑制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文化创意产业价值评估难是导致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应完善金融机构文化创意产业评估机制,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内在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进而减缓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抑制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金融统计是社会经济信息来源的重要部分,它主要为国家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依据.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原有体制缺乏约束机制和风险机制的弊端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机制尚未形成.这种新旧体制的摩擦在金融统计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