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俄罗斯在国家转型过程中多种经济类型共存,贫困类型具有多样与不均质特征。由于大多数贫困者不具有专业职业技术能力,不适应多种经济类型并存的新经济结构,从事低薪职业或者处于失业状态,他们逐渐沦为社会底层。国家没有从贫困的结构前提着手对贫困者实施救助,导致他们摆脱贫困的机会仍然很少,长此以往必然使绝对贫困和长期贫困者数量增加。近三十年经济改革完成,确保各阶层代际再生产的分层因素不断增加,社会岗位在俄罗斯阶层的代际流动中起到关键作用。贫困者职业类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使他们实际正流向社会底层,当前的阶层流动模式会逐渐把国家拽出机会平等的理想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2.
参与性贫困评估和扶贫战略的调整:来自贫困者的声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广西、云南、贵州、青海和宁夏五省区50多个村进行参与性贫困评估,从贫困者自身的角度,对什么是贫困、谁是贫困者、什么时候最贫困、导致贫困的原因以及如何使其尽快摆脱贫困等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的扶贫政策和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个人工作和休闲的经济学模型,联系实地调查数据来分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贫困者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得出:由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基于对绝对贫困实行救助的标准,所以,对贫困者的工作积极性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反而,是因为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的缺乏导致了城市绝对贫困和对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一定的依赖。  相似文献   

4.
利用个人工作和休闲的经济学模型,联系实地调查数据来分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贫困者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得出由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基于对绝对贫困实行救助的标准,所以,对贫困者的工作积极性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反而,是因为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的缺乏导致了城市绝对贫困和对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一定的依赖.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出发点是独立的南亚扶贫委员会的报告和建议,以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国的首脑们在1993年首脑会议上一致支持该建议后就扶贫问题达成的一致协议。作者详细介绍其发展范式──一它源于实践,以支持贫困者的价值观、相信贫困者有效率的观念为基础。作者举出了两个个案,二者均为战略思维和行动的尝试,对扶贫战略转变中消除贫困的计划和社会动员工作起到了巩固的作用。第一个是斯里兰卡1989-1993年进行的名为“贾纳沙维亚”实验,这项实验包括消除贫困计划和社会动员的若干要素,其进程是受政治引导的。它源于对贫困者的能力的一个真诚的认识过程,从思想上抛弃旧观念而树立新观念。第二个例子是孟加拉国进行的尝试。它将扶贫计划和社会动员体制化,使之成为对经济开放战略起补充作用的第二条腿。  相似文献   

6.
秦其文 《阴山学刊》2008,21(2):70-75
新时期的反贫困实践,不仅要注重物资、资金、技术、教育、文化等反贫困,更要通过贫困者自身思想观念素质的提高,重视思想反贫困,即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改变思想观念入手,唤起贫困者的脱贫思想意识。使贫困地区的人由靠天吃饭,靠救济生存,安于贫困逐步向积极开拓进取,勤劳致富,提高脱贫致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新闻宣传工作有许多重要论述,主要集中为新闻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性、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内容,这些重要论述仍然是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反贫困行动体系存在社会救助体系不协调、反贫困政策过程中缺少贫困者参与等不足.专业社会工作者作为反贫困问题的专家,在反贫困过程中可以充当贫困者需求评估者、资源联结者、专业增能者以及贫困者利益代言人等多个角色,其介入反贫困行动能有效地克服目前反贫困政策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反贫困政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可以为个人带来经济价值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是相对贫困治理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相对贫困者在社会网络等级结构中的较低位置、自我与其他行动者之间强关系性质突出、网络中关系的位置强度不足,其社会资本呈现出范围狭窄、类型单一以及纵向上升空间有限的特点。在探索建立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背景下,促进相对贫困者社会资本的积累应该三管齐下:促进教育资源分配的对象性与阶段性公平,以缓解相对贫困者的结构劣势;开展社区共同体建设,将关系理性渗透到社交网络之中;增加相对贫困者扩展社会资本的能动性,并培养富裕群体的亲社会理念与行为,拉近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慈善事业发展问题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重点是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灾民、优抚对象等,其目标是保障基本生活(当然包括文化生活),即在保障民众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