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我国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体系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大学科技园的迅速发展,其孵化器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中。文章在介绍大学科技园孵化器概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其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基地、创新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及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的三大孵化功能,并对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体系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愈来愈成为高等教育热点。目前学界尚无关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素质的界定。借鉴冰山模型,通过调查、卡方检验及Lambda分析认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除应具备人才的基础素质外,在表达能力、认识和把握规律、自我剖析、艺术与人文素养、想象力、洞察力、魄力、创新动力、创业激情和冒险精神等核心素质方面需更加突出。当前,社会评价高校毕业生总体上在核心素质方面较欠缺,其中尤以创新动力、创业激情和冒险精神为甚。这是我们加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突破口之一,实践中应从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完善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强化人才核心素质提升等路径入手。  相似文献   

3.
大学肩负基础研究、科学探索的使命,大学科技园主要为基础研究与科学探索服务.大学科技园不同于一般孵化器,它只承担预孵化的功能.大学科技园在承担创新企业人才聚集与培养功能时,要利用有效的组织形式(如矩阵组织)解决与教学、基础研究的冲突.大学科技园是产学研结合的连接器,但对于经济发展的关注不应超越人才培养、探索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现我国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既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者,又需要大批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创业者和能适应社会既定岗位要求的从业者。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创业、从业人才的三重使命,在新的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心应由从业人才转向创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由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论文就如何把大学毕业生由社会既定岗位的占居者——就业者转变为社会岗位的创造者——创业者,实现高校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转变,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论金融危机下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的冲击迫使地方性大学毕业生应通过自主创业、选择本地企业的方式来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创新能力等方式来增强就业竞争力。与此对应,地方性大学必须在人才培养上进行创新,继续坚持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创新教育,尝试创业教育,并在课程体系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创新创业人才,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责任,在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下要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需构建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在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制度保障做出努力,力争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目标定位雷同且规定较为模糊缺乏操作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未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制度保障不配套等问题,使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于此,需以"创新创业精神"为内核,明确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紧密联系实际改革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财经类院校培养模式的改革还必须依赖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及执行机构,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就业创业教育已成为普通高校学生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不少学校创办创业学院,成为不少高校孵化人才的创新驱动.亚洲潜水学院是目前全球唯一以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为特色的潜水学院,论文以就业创业岗位群为导向研究本科潜水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潜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研究,以创新为驱动,探索适合本科潜水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满足于当前社会对高层次潜水人才的岗位群需求,实现本科潜水人才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学院在实力方面不能与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具有较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方面争胜,而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也决定了其不应同于职业学校注重培养的专门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必须定位准确,即应着力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独立学院应该整合和集中有限的资源,瞄准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应更加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独立学院要紧紧围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一目标,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高校要结合校园创业文化的灵活性、互动性、渗透性,积极发挥模拟型、组织型、宣传型、实践型创业文化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启蒙教育、自我塑造、思想引领、实践认知作用。同时,要平衡好创业与学业、创业文化和其它文化、校内与校外资源等三个关系,做到趋利避害,努力减少校园创业文化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从运行机制上分析我国大学孵化器功能存在问题的四方面原因,从建立孵化器企业化运作机制、员工持股和期权激励机制、理顺大学科技园的管理体制、建立孵化器发展战略联盟机制、建立大学和科技因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建立产学研紧密合作机制等7个方面提出孵化器机制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科研是大学实现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基础之一,将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是其产业功能的最主要体现.大学科技园应该与高新区相区别,立足孵化,在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大学产业功能的同时促进大学科学研究的发展,推动学校产学研互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科技园与风险投资的融合既能促进科技园中企业更健康的成长,又能保证风险投资获得丰厚的回报。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风险投资在大学科技园的投资规模仍然较小,无法起到主导作用。其主要原因有:风险投资渠道单一,投资主体结构不甚合理;科技园的融资服务体系不健全;风险专业投资管理人才不足;风险投资资金使用效率低等。因此,为疏通风险投资进入大学科技园的渠道,促进科技园的健康发展,应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和完善科技园的风险融资体系以及风险资金的退出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现实需要,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依托优势学科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大学科技园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孵化高技术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吸引社会资本,创新产业机制和科研立项机制,建设中试基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科技园最主要特点是在大学周边直接依托于大学,是高技术企业的创新基地。大学城是孕育大学科技园的母体;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大学科技园成长的摇篮。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优化国家创新体系、科学技术外溢、高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创新活动的平台。中国大学科技园的运行机制具有中国特色,大学科技园要求一流的管理,要按市场机制企业化运行。大学科技园区能最为有效地实现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形成,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沈北大学城汇集着2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将为沈北新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同时有力地促进沈北新区成为教育之城与文化之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昆钢镀锌板的显微组织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能谱分析,观察到了很薄的铁锌合金层,找到了镀锌层和钢板界面形成Fe-A1或Fe-A1-Zn合金层的证据.同时对镀锌、彩涂层中一些典型缺陷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缺陷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任何高科技成果无一不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晶.与此相对应,社会和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也发生着变化由知识单一型人才向知识复合型人才的转变.因此,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高等学校应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三职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将走进社会的中心 ,成为左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的三项社会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将在知识经济时代发生某些实质性的变化。惟其变化 ,大学才能更好地发挥作为人才培养之基地、知识生产之源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积极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高校加强学风较风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安徽理工大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