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程倩 《河北学刊》2005,25(4):77-82
近代以来,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属于一种契约型信任关系的类型,这种类型的信任关系在理论上可以从怀疑主义和社会契约论两大理论传统上得到理解.怀疑主义哲学对陌生人社会普遍怀疑所作出的揭示,为契约型信任关系的确立提供了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思想前提;社会契约论的政治哲学传统在对契约社会的逻辑论证中指出了契约原则是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两大理论传统,可以对近代以来人们之间的契约型信任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承诺、信任和制度秩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承诺和信任是公民国家中民主宪政和法治的基础,而承诺和信任应以自由为本,没有公共权力和人民主权之间的自由承诺和信任关系,便没有公民国家的合法性;长久的、具有稳定性的信任机制往往体现为社会不同层次的制度,而强调信任的制度性和重视个人在信任中的作用是一致的,现今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个人信任或不信任的特征应当与整体社会政治的大制度以及多种具体社会中层领域制度的现状联系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3.
承诺和信任是公民国家中民主宪政和法治的基础,而承诺和信任应以自由为本,没有公共权力和人民主权之间的自由承诺和信任关系,便没有公民国家的合法性;长久的、具有稳定性的信任机制往往体现为社会不同层次的制度,而强调信任的制度性和重视个人在信任中的作用是一致的,现今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个人信任或不信任的特征应当与整体社会政治的大制度以及多种具体社会中层领域制度的现状联系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4.
张燚 《理论界》2010,(4):33-34
人类政治存在于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两个领域,可以分为国家政治和社会政治,而社会民主是社会政治发展的目标。社会民主的建构包括三个条件,即民主国家的建构、有机的公共生活的建构和公民社会自身的建构。民主国家的建构是社会民主建构的外部环境,公共领域是社会自身制约国家的途径,而市民社会则是社会民主建构的主要内容。公民社会的建构,则是以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为基础的。社会资本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信任的增强。因此,社会资本是社会民主建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寻求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莹 《浙江社会科学》2005,10(6):103-107
20世纪后期,西方政治理论的重要发展就是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协商民主是公共协商过程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对话、讨论、审视各种相关理由而赋予立法和决策合法性的一种治理形式.而与协商民主理论相比较而言,社会资本理论在政治学领域的扩展则强调信任、规范与网络等价值观.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公民社会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以及公共利益、美德等价值观对于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而引入协商民主理论,倡导政策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行政精神,则可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和转化.以协商民主和社会资本理论考量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可以促进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由此也将促进我国社会资本的充分发育和协商民主的普遍形成.  相似文献   

6.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关系维持--从"熟人信任"到"制度信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中国社会是关系本位社会,社会信任主要建立在熟人关系网络之上,是“熟人信任”。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匿名性、异质性的社会交往与社会流动逐渐增加,熟人关系网络与熟人信任的作用力和作用范围也表现出弱化的趋势。加强制度建设、培育制度信任,是维持新时期社会关系、确保由“熟人信任”走向“陌生人信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结合中国国情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价值,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创造的一种重要民主形式。而社会资本是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坚强基石。信任、互惠、参与是社会资本和协商民主共同推崇的基本理念,协商民主的运作离不开协商主体之间的互信、合作、参与、宽容。通过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借助政府和民间的力量,建立公民之间的互信关系,积极培育社会资本,可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的土壤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近十几年来 ,信任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中国社会的结构变迁孕育了普遍信任建构的要件 ,普遍信任的机制正在建立与形成当中 :日益完善的市场机制为普遍信任的孕育生长提供了前提条件 ;蓬勃发展的中间组织成为普遍信任建构的有效组织保障 ;而各项法律、规范的完善为普遍信任的存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政治信任结构存在典型的“央强地弱”的差序性样态背景下,本文使用“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调查”数据对农村居民对乡镇政府信任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主观绩效和社会信任作为主要预测变量,以居民对乡镇政府的信任程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主观绩效和社会信任对乡镇政府的政治信任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主观绩效的影响大于社会信任;而对于社会信任来说,普遍信任因子对乡镇政府政治信任的影响力要大于特殊信任。这些发现显示,目前乡镇政府提高民众对治理绩效的评价是获得政治信任的主要方式,但营造和谐互信的社会氛围也有助于提高民众的政治信任。  相似文献   

10.
信任危机:“非典”的社会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毅 《天府新论》2003,(4):80-82
“非典型肺炎”的冲击波导致了社会性的恐慌、焦虑与歧视的蔓延。在这些现象背后 ,“非典”事实上造成了社会中人际关系之间不信任的结果。这种不信任不仅蔓延在陌生人之间 ,冲击了社会的一般信任度 ,而且侵入到了熟人乃至关系密切的亲友之间 ,这种对密切信任关系的冲击可能是在长时间内难以修复的。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的坐标中看信任--论信任的三种历史类型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历史的视野中,我们看到三种类型的信任关系,它们分别是习俗型信任、契约型信任和合作型信任.习俗型信任发生在农业社会和熟人社会中;契约型信任是一种异化了的信任关系,它是工业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得以存续的重要支持力量;合作型信任是一种正在生成的社会关系,它是后工业社会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人类的一切合作都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基础上的,然而,信任类型的不同也决定了合作的性质和表现不同.后工业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信任与合作是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12.
吴建华 《中州学刊》2006,(1):140-143
韦伯认为中国人具有典型的不信任的特点,中国社会缺乏普遍信任。对于韦伯的论断,我们应予辩证的分析:一方面,这一论断指出了我国传统伦理文化和社会结构与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之间的不相容性,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韦伯把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看作一个静止的、封闭的体系,他对中国诚信的论断又有失偏颇,可以说它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也明显缺乏一种辩证、发展的眼光。  相似文献   

13.
处于网络化时代的中国,不仅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因"网络化"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之间的社会信任也因"网络化"而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社会信任主体与客体的身份愈益多重而复杂;社会信任的内容、情境和范围极大扩展;新的社会信任模式与结构正在形成。网络化时代的中国社会信任发展趋势,已经或正在改变中国的社会秩序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人际信任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磊 《兰州学刊》2005,(2):229-23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却在降低,而信任的缺失必然会阻碍人们的交易行为,最终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有必要对信任的产生、维持机制进行一番分析和讨论,以便促进社会信用的重建.本文认为信任的加强最主要是建立一种加强政府信用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运动"形式自上而下所形成的强制性政策动员方式与建国初期的国内外复杂环境、民众心理特点等因素共同构造了当代中国的政策认同.人们之间以及人们与制度之间的信任相当普遍,信任政治建立在以人事档案为代表的"信任替代物"上.反过来,这种"自上而下"开展的政策动员与"自下而上"形成的政策认同所建构的普遍信任有助于建立大规模的、复杂的和相互依存的社会网络和制度,从而实现了由人际关系凝聚的经验信任走向集体规划化的制度信任.  相似文献   

16.
信任:民主的心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任是人类交往中产生的珍贵情感,也是社会和谐所需要的群体精神。本文从政治心理学的角度理解信任理论与民主理念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古代及现代意义上的信任的话语指向、民主的信任与不信任悖论、以及信任作为适应风险社会不确定性的因素对于政治过程的未来导向等内容,从而试图揭示在政治过程中,信任作为社会资本对于完善民主制度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信任与社会秩序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郑也夫 《学术界》2001,(4):30-40
一、社会秩序与信任  本文将要讨论的是信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信任指社会成员之间普遍拥有的信任。这里所说的二者的关系 ,指依赖于社会成员间的普遍存在的信任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信任显然是建立社会秩序的主要工具之一。信任之所以能发挥这一功能 ,是因为信任可以使一个人的行为具备更大的确定性。增加行为的确定性又是通过信任在习俗与互惠性合作中扮演的角色来完成的。信任早已成为人格中的重要品德而进入习俗。而习俗不仅在成长期塑造着人格 ,并且在其后 ,靠着对违约和失信者施加的社会压力 ,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互惠性合…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自由主义弱势民主的缺陷和弊端的日益凸显,在西方出现了参与式民主理论复兴的热潮,其中巴伯的强势民主理论备受嘱目.而充分体现民主和参与的强势民主理论也受到信任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南京市若干城乡社区的实证调查,对普遍信任与特殊信任对社区强势民主成长实践之影响进行实证层面的深入解析,尝试对影响社区强势民主成长缓慢的深层信任原因进行解析与反思,期望可以为社区强势民主从虚幻的民主景象走向民主的真实图景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数据支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转型造就了一个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而人口的流动性又造成了社会人口结构的异质性和人际信任模式的新变化.本文以城市流动人口安全感及人际信任为讨论主题,分析在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以及市场博弈情境下,安全感、人格可靠性、制度诚信、社会诚信等因素对流动人口人际信任建构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通过揭示社会转型背景下人际信任模式的建构机制及发展变化规律,以期为解决流动人口人际信任的当下困境及促进未来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民信任的差序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毅杰  周现富 《天府新论》2009,(2):102-105,133
利用2007年末进行的南京城市居民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与半世纪前费孝通提出乡土中国中社会关系呈现差序格局类似的是,当下城市居民对不同交往对象有着不同的信任程度,依然呈现出一种差序格局.但在陌生人组成的城市社会中,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信任分配处于变动不居状态.在这一动态调整过程中,市民信任结构的内核不断缩小到直系亲属和家庭成员.同时,城市居民的信任基础发生变化,利益计算的倾向更加明显,从而使信任的整体结构趋向松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