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贷资产风险是银行诸风险中的核心,直接关系着银行的命运,所以认真分析信贷资产风险的表现和原因,研究对策,开展信贷资产风险的稽核监督,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贷资产风险的表现 信贷资产风险是借款者违约拖欠贷款,以及由于信贷资金周转滞缓,资产与负债失衡,造成银行经济效益下降,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有效运行的可能性。他与市场风险紧密相联,与企业经营风险联系在  相似文献   

2.
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已成为目前国际、国内银行业研究的中心问题。信贷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对其治理必须靠全社会共同努力。就银行而言,应在充分认识风险存在的基础上,不断修正自身的经营行为,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尽管信贷风险是一种特殊的风险,但我们仍然可以借鉴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探索相应的信贷风险防范策略。   一、信贷风险的防范策略   1、规避风险。规避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拒绝或退出有风险的经营活动。众所周知,信贷活动存在风险,当风险估测结果表明某种风…  相似文献   

3.
罗军 《中州学刊》2008,(1):97-99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表现出了极大的竞争优势,而信任机制是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博弈模型角度分析企业信用机制,对在企业双方中引入企业信用监督机关,构建企业信用监督机关的博弈模型,提出构建我国企业集群信用制度体系的对策对于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对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中出现的市场失灵表现的分析入手,运用博弈论方法,力求更深入地对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和偿还贷款两个环节的策略选择建立模型进行阐述,并建议在银企信贷博弈中商业银行推行占优战略。  相似文献   

5.
银行系统性风险表现为因一个或多个银行出乎预料倒闭 ,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成因比较复杂 ,银行机制本身的问题是其先天的“内生性”原因 ,而投机性冲击、风险的溢出与传染是外在原因。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办法是构建银行安全网 ,但银行安全网组成中的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在提供系统性风险防范手段的同时 ,也可能产生道德风险 ,从而使银行安全网失效。因此 ,消除或减少道德风险 ,构建有效的银行安全网将是各国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信贷配给使商业银行将中小企业挤出信贷市场,导致中小企业因资金的制约而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之间为争夺为数不多的大中型好企业而展开无序的竞争形成群羊效应,导致银行交易成本高和信贷风险聚集。通过解剖信贷配给作用下的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在关系,政府、银行、企业三方主体可以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协作式银企信用合作关系解决信贷配给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之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玉平  张群 《河北学刊》2005,25(4):69-72
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企业信用居于重点地位,加强企业信用监管是有效调控经济运行、提高运行质量与效益的重要工作。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市场交易的重复性为政弁部门实施信用监管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信用教育、制度建设和执法监管,实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加强我国企业信用监管、构建企业信用体系的总体路径;通过信用信息归集整理、信用评价、信用披露以及信用分类监管,构建企业信用体系,是增进企业信用的具体路径。关键是搞好规划、加强立法,特别是处理好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外部监管与企业自律、信用监管与信息整合、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工商部门与其他部门等五个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8.
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完全由市场供应必然产生供不应求,而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也不能解决现实中的供给瓶颈,只有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失灵的修正和补充,才能有效增加担保供给,根解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供求失衡难题。文章尝试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博弈模型并对政府与担保机构博弈进行理论分析,阐明构建政府与市场新型关系的意义及主要内容,进而现实地审视政府主导型模式给小微企业担保供给带来的弊端与制约,最后提出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建设引导型政府,促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产品供给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会计诚信缺失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然事件暴露了会计体系与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 ,因为对股东而言 ,他们难以接受在投资风险中还含有“会计作假风险”这个风险因素。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可以发现 ,现有企业制度破坏了所有者、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三方的利益及风险制衡关系 ,而形成了企业与监管者、事务所与监管者两种利益关系。在前者关系下 ,会计诚信度高且持久 ;在后者关系下 ,会计诚信度不但低 ,而且随着监管有效度的高低而时隐时现。因此 ,如何提高监管体系的有效程度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8,(3):62-69
相较于其他的市场系统,信贷市场不仅难以生成,而且天然具有不稳定性。健全的抵押制度可以帮助资金供求双方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信贷供求关系,从而有效化解融资难的问题,但由于当前土地承包仍是我国多数农户谋生的基本手段,农村住房通常是农户唯一的不动产,金融机构很难承受强制没收或拍卖抵押物的经济风险与社会风险,因此抵押贷款业务的拓展不足以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设法建立持久的信贷合作关系便成为有效化解融资难的唯一出路。然而,在单一的农户与金融机构间不可能建立起长期的信贷合作关系。如果把农户纳入村委会整体之内,然后再引入极具乡土性与草根性的村镇银行,则很容易构造起村委会与村镇银行间的长期依存机制,进而衍生出农户与金融机构间的长期信贷合作关系,从而有效化解农户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郑祖玄  周晔 《东岳论丛》2006,27(1):37-41
发达国家之间的银行体系存在着显著差别。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来说,在完成利率自由化改革之后,也存在着银行体系选择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多家银行博弈模型,对那些影响银行体系选择的基本因素加以解释。本文的结论是银行业的集中度越高、直接融资市场越不发达、银行监管企业的信息成本越低,就越有可能发展以关系银行业务为特色的主办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一、矛盾1银行“惜”贷与企业坐吃银行贷款的矛盾。从1999年宁夏各国有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增幅和规模看,都明显地低于1998年,银行有“惜贷”行为。但如进一步了解银行为什么“惜贷”,则银行也有难言的苦衷:一是《商业银行法》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遵循谨慎经营的原则,银行自然不能像专业银行时期那样,大手大脚地发放贷款;二是双优客户太少,或黄金客户太少,企业信用等级低,银行想发放贷款,却没有理想的承贷主体;三是银行为了优化信贷结构,相继推出了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消费贷款,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是凉而不温,温而不火,使银行无法开拓新的…  相似文献   

13.
“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影子银行是一种行使传统银行功能,但运作模式、交易方式、监管制度等都与传统银行完全不同的金融运作机制.影子银行以证券化的方式进行无限的信贷扩张.在这个过程中,其委托代理链无限拉长,从而使其风险无限放大.一旦链条中某个环节的风险暴露出来,影子银行的整个运作体系就会崩塌.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是影子银行体系的崩塌.因此,此次金融危机的化解之道就在于重建美国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关系型融资与我国银企合作机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投资主体不发达阶段,作为融资主体的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企业的管理不规范,为回避风险而拒贷的现象屡见不鲜,为解决融资主体间的紧张关系,有必要引入关系型融资机制。关系型融资是指银行在提供服务中为获得企业专有信息而进行的关系专用性投资,它通过与企业的长期交易来评价这种投资的盈利前景,从而获得回报。关系型融资无论是对银行业战略竞争还是企业的发展都是一种双赢的决策,尤其对现阶段融资困境更为严峻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更具长期适配性。融资主体通过创新一系列关系型合作机制,如组织保障、信息分享、资金信贷和相机干预治理等促进双方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中,国家是一个制度和结构变量,但不意味着这个变量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意味着农民作为变量不具备行动能力,恰恰相反,我们要意识到行动者所具有的行动能力。通过一个村庄的个案,在行动与结构之间引入中介变量“博弈地位”来分析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演变历程,说明行动者如何通过行为选择改变博弈格局,并试图论证作为行动主体的农民如何通过一系列行动策略,提升自身的博弈地位,实现对国家和制度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行信贷和发行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不论是现金,或是存款货币,都是通过银行贷款投放到流通中去的。银行信贷资金的分配,一方面是资金的运用,另一方面是资金的来源;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具有数量平衡的性质。信贷分配的这种特性,常常令人感到迷惑:既然有贷款就有存款,就有货币的投放与回笼,那么,银行存款是怎样产生的?银行放款的结构、规模对货币流通有何关系?如何通过控制和调节信贷来  相似文献   

17.
茶叶企业信用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茶叶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通过构建茶叶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及评分数据,可以看出433家茶叶企业中,有195家茶叶企业的得分在60分以下,这些企业信用程度一般,偿债的能力也一般。经营状况波动非常大,对企业履行相关合同的能力有非常大影响,违约风险很高。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企业竞合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纯竞争与合作只是极端情形,竞合策略是集群企业获取更大收益的选择.集群企业竞合行为博弈基础模型表明:只有在预期合作收益与预期竞争收益之比大于对手愿意合作概率与愿意竞争概率之比时,才选择合作行为.放松同质企业假设,扩展模型表明:地位不对称的博弈双方对竞争与合作行为的选择条件与要求的风险补偿也呈不对称状态.相比强势企业,弱势企业选择合作的条件与要求低,但先择竞争行为可能是一个更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调查与思考杨秀荣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程度也随之加大,企业与银行的联系更加紧密、依附性更强,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投入也日益增多,规模逐年扩大,其风险度也必然增大。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营...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同其他企业一样都是以利润为追逐的最终目标,而银行要增加盈利通常就要设法扩大业务。随之而产生的银行内部的信贷活动及日趋集中管理都将形成一定范围的系统内风险,加之竞争的日趋激烈,银行业所处环境的更加不确定,这些都进一步增加了银行经营的风险。因此,加强对银行内部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在盈利与风险之间找到最佳的控制平衡点更富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