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车囧事多     
学车考驾照,就像“围城”: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想出来.学车的人天天想着拿到驾照后,开车上路威风一把;只有拿了驾照的人才知道,好脾气都被拥堵的交通磨灭了.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开车,堵堵堵,让人心塞郁闷想哭.  相似文献   

2.
“里边的想出去,外边的想进来”,这条“围城定律”近来大有在留学领域“应验”的味道。本应是“走出去”的留学近来遭遇到了新的挑战:随着国外教育纷纷“入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这让人突然开了窍:原来不出国也是可以接受外国先进的教育,而后再得到一纸洋文凭,这是多么划算的一件事情,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乎,“不出国的留学”这一说法被提了出来,在经历了市场几番风雨的检验之后,认可度在逐渐地提高。这从中外办学项目在几年之间由70多个增加到现如今的800多个,办学层次和科目越来越丰富,参与学习者越来越…  相似文献   

3.
考驾照必须经过驾校,在各地已成惯例。深圳市民樵凌状告深圳市车管所,挑战驾校强制培训制度深圳市民樵凌今年10月以94分的成绩通过驾照考试科目一的笔试.成为国内以个人身份报考驾照的第一人。在获知考试结果的同时.他还在等待另一个重要结果——他状告深圳市车管所的行政诉讼在8月份经历一次延迟判决的程序后,11月14日前将会尘埃落定,得到宣判。樵凌又成为用行动质疑"驾校强制培训"制度的第一人。在考驾照必须经过驾校已成各地惯例的背景下,樵凌的行为极大刺激了中国成千上万"准司机"的神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07年9月,中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1180多万辆.全国司机总数达1.6亿,而且这个数字还会快速增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樵凌的诉讼实际上是以一己之力挑战驾校培训背后一条巨大的利益链。驾校,到底是帮助准司机通向驾照的一座桥,还是横隔在二者之间的一堵墙?  相似文献   

4.
雷高林 《社区》2014,(9):59-59
驾考是一项汽车驾驶技能考试,并非有多大专业难度,只要训练得当、上车时间足够长,绝大多数人都能掌握。而纵观世界各国,个人“自考驾照”也是常态,驾校培训只是辅助选项。  相似文献   

5.
车管所不放过40所驾校,从学员信息录入、预约考试到考试通过,关关“雁过拔毛”,所长受贿近300万元,临时工也不落空,贪污30万元……一本小小的机动车驾照,背后竟牵出令人瞠目的腐败,河北省石家庄市车管所第三分所20余人“沦陷”其中.  相似文献   

6.
一、“3+x”的涵义“3+x”是当前我国对高考中需要考什么科目的一种模式表示。“3”表示:语文、数学、外语。“x”表示:高考的选考科目,这“x”是变化的,可选择的,不仅科目的内容可选择,而且科目的数量也可变化,具体“x”由招生高校确定;考生依据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所要报考的高校(专业)对考试科目的要求,来确定自己的选考科目,即自己的“x”。二、“x”的类型“x”的类型有三种:(1)凡报考本科院校的,“x”取“综合+1”,即选考2门;(2)凡报考高专与高职的,“x”取“综合”,即选考1门;(3)凡报考5月份“高职”的应届“三校  相似文献   

7.
宋科举科目考(上)赵民乐科举制的科目,唐代有一百多科,到明清基本集中于进士一科。变化非常之大。这种变化主要集中于宋代。可惜的是,元人修《宋史》在《宋史·选举志》六卷中有二:卷为“科目”,却颠倒混淆,详略不当,对各科目及其演变因革,语焉不详。兹按科目的...  相似文献   

8.
高考制度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科学与公平”的高考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高考制度的演变体现在考试资格、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值、考试方式、考生志愿的设置、考试权限的归属、学费数额等方面,其核心价值取向是“科学与公平” 。目前的高考制度存在着区域不公平、城乡不公平、高考方式不公平、高校竞争生源不公平等现象,其最终根源是我国高考招生权限设置不合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社会过分重视第一学历。增强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合理设置教育行政机构与高等学校的招生权限;增强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合理设置考试科目的分值;改革考试方式,拓展人才选拔渠道;优化高校收费制度,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05,(7):i007-i007
高教自考试被誉为“没有国墙的大学”。南京自考1983年开考,至今已走过20多个春秋,目前开考的本、专科专业110多个,年报考人数达20多万。21年中,全市累计有110多万人(不重复计算)报名参考,有8万多人通过自学获得本、专科毕业证书。  相似文献   

10.
留学易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由于风俗、文化较之欧美国家与中国更为相似,路途也要近得多,所以自从清末以来就有大批的中国人前往那里学习、生活。如令前往东瀛的国人是更多了。 日本主管教育的文部省正在加紧实施一项旨在使赴日留学人数十年内翻一番的宏大计划。与此相应,日本政府决定改革留学考试制度。新考试制度与“托福”考试的流程十分相似:一年举行两次考试;考试科目按文、理科来划分,内容相对固定;考试在日本国内城市和国外(主要是亚洲)城市同时举行;除了“日语”一科必须用日文命题以外,其他科目(如:数学、物理…  相似文献   

11.
梁岩 《中华魂》2012,(3):28-29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达到140余万人。7年间,报考人数攀升了16倍。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几名考生.发现不少人都是几经沙场。其中有的考了三四次,有的考了七八次。虽然每次都是“名落孙山”,但他们还是“屡败屡战”,非要“坚持到胜利”。  相似文献   

12.
有人认为,唯物论作为方法论“较为牵强”,研究方法、抽象法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抽象是研究的发端”,研究工作应走从抽象到抽象(思维具体)的道路;而实际上,唯物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研究方法、抽象法首先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方法,实在具体、事实是研究方法的起点,研究工作应走从具体到抽象,即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对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要求中明确提出:“不要用名词术语去考学生”。作为“考纲”的《语文科考试说明》更明确提出:“语言知识着眼于应用,不考名词术语”。这是不错的。但如果就此认为概念术语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可有可无,不去引导学生在概念内涵的把握上扎扎实实地下一番功夫,就很值得商榷了。语富知识要不自“名词术语”概念(定义)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着严密的科学性,包含着人们对事物规律本质内容的认识,是人们对一定的实践活动的一种理性的总结。它的形成是人们社会实…  相似文献   

14.
关于“考教分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考教分离”,简而言之,就是“考的不教,教的不考”。课程结束后,具体授课的教师不参加关于考试的命题与阅卷,而由其他教师或者行政部门的有关领导完成此工作。这种做法兴于何时、起于何地已不可考。但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学校尤其是高校还把它作为一种先进经验加以肯定并倡导和推广。由于它是以“新生事物”的面目出现的,所以推行起来阻力也比较小,从有关领导到广大教师也都觉得不妨一试,不仅对其合理性缺乏必要的论证,而且认为学生要接受考试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至于由什么人去考,怎样去考不是什么大问题。有关这方面的文章虽…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教育部与德国签订协议,正式推出Test DaF考试。Test DaF意即“外国学生申请入学德语水平考试”,汉语可简称为“德福考试”,是由德国“学术考试开发协会”下属的“德福考试研究所”按照“托福”模式设置的一种全球标准化考试项目,申请进入德国高等院校或者到德国从事科学研究者都必须通过这项考试,故被称为德国的托福考试。德福究竟怎么考?它同现行DSH考试有什么关系?对于这些考生所关心的问题,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驻京办事处留学咨询处的负责人倪本洪给予了详细说明。倪本洪介绍,在中国设置“德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  相似文献   

16.
金长宝 《社区》2013,(4):58
来美国不到一年,我就跃跃欲试地准备考驾照了。一打听,在美国考驾照分两步,要先拿到学习驾照,之后才能申请正式驾照。考学习驾照,只要能通过笔试与识别公路标志就行。找本驾驶手册读读,考题都在上面。一共25个问题,答对20个即可。我认真看了几遍《机动车交通规则手册》,报名预约后,前往考试地点——交通办公大厅。考试题语言分为英语、西班牙语,居然还有汉语。两部分的内容,全是选择题,用手触摸选项即可。交卷之后结果很快出来了,我通过了。  相似文献   

17.
许都 《新天地》2016,(5):36-37
离国家“考领小型汽车驾照的年龄上限为70周岁”的规定还差两个月,河南许昌退休老人袁敏智如愿拿到了驾照,这位河南省最大的驾考考生之所以报名学驾驶,背后还有个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8.
HR 《21世纪》2009,(10):60-61
“微软”招聘考试,除了专业知识,往往更看重一个人的智商程度。据参加招聘考试的学生说,“微软”笔试题“古怪刁钻”,有些简直“异想天开”,令人匪夷所思。不过,“微软”似乎不为所动,年年出一些“怪题目”。几年下来,这些题目不再被认为怪,更逐渐成为许多大企业拿来考大学生的“经典”。  相似文献   

19.
对教考分离模式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教考分离考试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在充分肯定教考分离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兼有传统的“教考合一”与新华的“教考分离”优点的新型考核模式——“教考离合”,指出“教考离合”是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理想的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戴先任 《社区》2014,(36):5-5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表示,将在全面深入推进车检改革的同时,推动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公安部正在组织调研论证,争取尽快形成改革具体措施。据了解,人们期盼已久的驾照自学自考,或许在此轮改革中有所突破。(《人民日报》11月24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