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力作.尚在《晨报副刊》陆续登载时就被沈雁冰先生肯定为一部杰作.《阿Q正传》之所以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名篇,成为世界文学的名作,是因为鲁迅先生对旧中国的社会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对“国民的弱点”进行了极为深刻的解剖.鲁迅在《论雷锋塔的倒掉》中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说明,悲剧所毁灭的是历史的或现实的有价值的东西,而绝不是无价值的.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是要揭露旧社会的病根,揭露“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揭出病苦,  相似文献   

2.
再探"阿Q"形象的国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Q正传》不朽的思想价值 ,在于它高度概括的表现了在数千年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性的弱点 ,阿Q则是这种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者。通过这个人性展示的是整个现实世界 ,表现了一种文化弊害和在这种文化窒息中形成的国民性。本文从人物个性入手 ,探索了这种国民性产生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3.
读《阿Q正传》,你当然可以从中领悟到一种在中国土地上生生息息、世代流布的“集体无意识”心态,领悟到一种直到今天依然沉潜着的“国民性”心理病态.你也可以感受到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可以看到民国历史的形象缩影.读《阿Q正传》,你当然会认为这是一出喜剧,你会情不自禁地发笑,但这是一种含泪的笑,是悲喜剧的统一.如此多元地剖解阿Q,自然会形成阿Q的面面观,因此也就有了永远解读不尽的阿Q.也只有如此多元地解读阿Q,才能深刻地领会鲁迅这颗二十世纪中国最优患的大脑那深遂无尽的思想魅力.孙中田教授在他的《历史的解读与审美取向》一书中向我们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面对历史的文学和文学的历史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品评的深刻思考和位置抉择.  相似文献   

4.
<正> 一鲁迅在《叶紫作<丰收>序》里说:“《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也就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且介亭杂文二集》)这末句话真是至理名言! 当《阿Q正传》开始陆续发表,有些人由于栗栗危惧,向它扔石头的时候,茅盾首先发现《阿Q正传》的伟大,认为阿Q是个世界典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巨星。并加以严正保卫说,《阿Q正传》“实是一部杰作。”(一九二二年二月《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二号《通信》)并说:阿Q的诞生,虽“不免有许多人因为刻划‘阿Q相’过甚而不满意  相似文献   

5.
关锡飞 《南方论刊》2004,(12):53-55,10
《阿Q正传》描绘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阿Q”由于受剥削受压迫而要求革命,但又因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后,不能真正觉悟,最后还是被迫害致死。《阿Q正传》的社会意义,正是在于画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国民性,反映了当时国民的愚昧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为革命者研究国情制订革命策略提供了极好的依据。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它,有着自己的发现与发挥,从而构成一部阿Q的接受史,这个过程没有、也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6.
《阿Q正传》的艺术谱系可从叙事与形象两方面采用作品细读的方法来查考。《阿Q正传》的叙事手法与中国小说的史传式叙事手法恰相反对,而与《红楼梦》紧密相承;阿Q的精神气质是《庄子》“圣人”形象经历史积淀后的粗卑化呈现。  相似文献   

7.
早在一九二四年,一位文学评论者就说过:“不过批评对于作者,另外还有一种工作,就是顺着作者的本意来批评他的产品,换句话说,就是看作者注意之所汇聚而尽力以求表现出来的东西,究竟表现出来没有。”①“顺着作者的本意来批评他的产品”,这确实是一个很精当的看法。鲁迅的《阿Q正传》发表六十年来,评论者几乎都一致推崇它为不朽之作,但是对它的本意,也就是它的基本思想的认识却是很不相同的。鲁迅自己是十分注意人们对《阿Q正传》本意的认识的,他在一九三六年七月十九日《致沈西苓信》中表示不同意将《阿Q正传》编为电影,其主要的理由就是:“况且《阿Q正传》的本意,我留心各种评论,觉得能了解者不多,搬上银幕以后,大约也未免隔膜,供人一笑,颇亦无聊,不如不作也。”《阿Q正传》的本意是作者创作本意的体现。因此,正确地理解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本意,则是认识《阿Q正传》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价值     
唐逸 《社会科学论坛》2008,(12):146-150
1922年3月19日,也就是《阿Q正传》脱稿三个月之后,《晨报副镌》刊出周作人的评论文章《关于(阿Q正传)》。其中的点睛之笔.是论断阿Q为“一个民族的类型”“缺乏求生意志,不尊重生命”。此文是鲁迅过目而且首肯的.故对于阿Q的断语.特别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因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对中国人头发的遭遇极其敏感且终生关注。当鲁迅还是孩子的时候,辫子最初向他“提醒了满汉的界限”;在青年时代,他因剪去了辫子而受到“社会的责罚”;一直到临终前的两天,他还写文章表示对辫子“仍然要憎恨,愤怒”。③因此,辫子成了鲁迅一生中写得较多的东西。在小说创作中,鲁迅写辫子最集中的作品是《风波》(1920年8月)、《头发的故事》(1920年9月)和《阿Q正传》(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这三篇小说创作的时间相近,而且均以辛亥革命前后作为时代背景。在内容上它们又互有联系,有些人物甚至彼此出现。如《风波》中的七斤在《阿Q正传》里被提到,《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也像《阿Q正传》里的钱大少爷那样,被人称作“假洋鬼子”,并且也棒打了笑骂他们的人们,等等。所以,可以说,这三个短篇小说构成了鲁迅的“辫子三部曲”。  相似文献   

10.
<正> 鲁迅的《阿Q正传》是一部誉满中外的伟大杰作。为了总结《阿Q正传》研究六十年来的成绩和不足,开拓《阿Q正传》研究的新局面,山东省鲁迅研究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在泰安召开了《阿Q正传》讨论会。会议重点讨论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六十年来《阿Q正传》研究的成绩和不足。关于《阿Q正传》六十多年的研究,许多人认为可分为八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22—1928),处于对作品的肯定和否定阶段;第二个时期(1928—1936),对于阿Q这个典型进行了讨论,但由于当时对于典型的认识还不深刻,难免有教条主义和机械论的倾向;第三个时期(1937—1949),阿Q的精神胜利法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对它的性质和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各种不同观点,成为解放前《阿Q正传》研究的高峰;第四个时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不了情:阿Q精神话题的“当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百年中国新文学的行进途中 ,阿Q作为被改造的“国民性”的一种文化原型 ,被不断地读解、模仿、再创造 ,透发着延绵不断的“当代性”信息。第一个十年中以文学研究会乡土作家群的作品为代表 ,其阿Q相多系对阿Q原型的不断补充和反复昭示。 3 0年代的老舍、巴金、张天翼等塑造的多系市民阿Q ,为阿Q精神话题开拓了新的疆域。抗战时期在姚雪垠、老舍、路翎笔下出现的阿Q多有觉醒的契机 ,但深入骨髓的文化惰性仍然扼住了他们的新的人格的形成。高晓声、林礼明、刘震云等新时期作家笔下的阿Q则多带有“阔起来”和“爬上去”的特点 ,为国民性改造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典型是关系着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典型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然而典型的共性是什么?典型的个性又是什么?迄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特做以下探讨。一、典型的共性典型的共性具有普遍性、代表性。鲁迅先生《阿Q正传》里的主人公阿Q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当《阿Q正传》刚刚在报纸上连载的时候,许多人栗栗危惧,疑惑写的是自己,是在揭自己的隐私。冯雪峰说:“在阿Q这个人物身上集合着各阶级的各色各样的阿Q主义,也就是鲁迅自己在前期所说的‘国民劣根性’的体现者。”①可见阿Q这个典型很有普遍性、代表性。那…  相似文献   

13.
夏伟  夏中义 《东南学术》2011,(6):258-272
围绕《阿Q正传》这一鲁迅学案至今值得争议,因为这部小说的思想意蕴暨叙事魅力同样迷人。能从阿Q读出"思想家言"的智者当属珍贵,若进而从阿Q读出"小说家言",即读出鲁迅注入阿Q造型的思想是被小说化的,这就更经得起咀嚼。这亟需了解两条艺术规律:一是作家的初始动机对创作全程未必具决定性;二是小说的思想基因对作品不应具限定性。  相似文献   

14.
阿Q形象散论     
鲁迅是我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阿Q正传》是鲁迅的重要作品。这部小说写于1921年,发表后对我国的革命事业发生了推动作用,对我国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年以来,发表了不少研究《阿Q正传》的文章,本文仅就如何理解和评价阿Q这一典型形象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阿Q正传》是鲁迅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塑造阿Q这一典型人物来揭示在中国传统社会条件下人类实现自我认同的心路历程。由于阿Q实现自我认同的根据即“优胜”总是处于一种被平均化的状态之中,这使得他一方面不得不选择“精神胜利法”来消解自我迷失所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则把自我“优胜”的确立寄托于参加“革命”之上,这必然会导致一种悲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在时代焦虑情绪的影响下,鲁迅所秉持的是一种空间文化史观,以虚构的"病例"与"灵魂"探索国民的历史病根、思考政治现实,是其表达思想的典型方式.影片《药》与《阿Q正传》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对小说中的"病例"与"灵魂"进行再虚构以实现光影转世与跨界传播的同时,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与通俗化特征.《药》中普通民众坚定的政治立场与《阿Q正传》中王胡高于历史中间普通民众的政治觉悟均与真实的历史逻辑相悖逆.白举人与夏三爷的合二为一虽使得两部影片实现了情节弥合,但两部影片所传递的关于"革命"的观感截然不同,影片展现的思想呈断裂状态.语言的精炼与思想的深刻造就了鲁迅小说高度雅化的特征,电影以集体化创作与大众化受体为表征,高度通俗化的电影《药》与《阿Q正传》难以再现雅化的小说.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有两处论及鲁迅的《阿Q正传》:一见《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一见《论十大关系》;有一处论及鲁迅的杂文,见《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面分别谈一点学习体会。先谈谈学习《阿Q正传》的重要性。这里不是对《阿Q正传》作全篇分析,而是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去重点学习。对阿Q这个人物,我们不能只从他体质上和精神上的缺点去看他,也不能只看到他落后  相似文献   

18.
批评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本文的目的,是想从发展艺术生产力的角度,说明批评在艺术活动中应有的地位。1 批评的科学属性是什么?我以为最主要的是它的中介性。毫无疑问,批评学是一门完整的、独立的学科,但批评文章却常常要依附它的批评对象而存在。没有《阿Q正传》,便无所谓对《阿Q正传》的研究;没有莎士比亚,自然也不会有“莎士比亚学”的出现。然而,无论对《阿Q正传》的研究还是对莎士比亚的研究,它本身并不是目的。研究只是一种过程,它连接着两头。一头是作品,  相似文献   

19.
幽默是《阿Q正传》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表现方式。鲁迅个体的生活经历形成了他的自卑情结,这是鲁迅《阿Q正传》小说创作的潜意识动力和幽默风格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越文化在社会风俗出现高度流民化后会呈现如何溃败的情形,《阿Q正传》提供了绝好的文本。深谙越地优秀文史典籍传统的鲁迅选择沉潜至文化资源极度匮乏的游民的精神世界,在越地风俗既狂热又麻木的精神底色里实施他的国民性批判,这其中的隐微着实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