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刘艺 《学术论坛》2005,(8):167-169
对于《桃花女》这类源自民间文化生活土壤中的,从内容、语言到风格都极富民间特色的俗文学作品,如果从思想内容及艺术价值的传统视角去观照它,收获恐怕不会太大,若将之纳入民俗文化这一独特视角中进行考察,不仅能发掘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蕴含,还能更进一步揭示出这类杂剧作品在价值方面的多元化特点。  相似文献   

2.
党月异 《齐鲁学刊》2003,(2):107-109
《牡丹亭》所呈现的审美价值是多元化的 ,蕴涵着作家独特的个人气质和社会历史律动的脉搏所共同构筑的审美理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性爱之美与情爱之美 ,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 ,滑稽之美与庄严之美。各种不同形态的美的发展、对峙、关联与共存使作品达到最终的完满 ,对中国古典美学有一定程度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一种被称为“新历史小说”的“历史题材”作品,作者只撷取历史人物的一个由头,甚至只取用历史人物的姓名,就不着边际地虚构引申,读来使人感到如天马行空,与历史上的人物原型相差太远。把这类作品称之为“小说”是可以的,但要冠之以“历史小说”(哪怕是所谓“新历...  相似文献   

4.
《论语》记载孔子论说之语精警隽永,语约意丰。孔子除了对"礼"、"乐"、"仁"、"孝"等核心内容论述较多之外,其余或因人而论,因问而答;或随情所至,有感而发。因为所论之事多关乎百代之宏远,故态度中规中矩,言辞不枝不蔓,往往一语中的,成为经典。孔子很少对某个内容作全面系统、逻辑严密的论述,然而,《论语》记载孔子论"正"的内容多达十二处,《孔子家语》记载孔子论"正"的内容也比较多,由此可见,"正"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是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的准则,恪守"正道"是中国人的智慧选择,对保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侯马盟书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对侯马盟书的研究,可以获对春秋战国之交晋国史的许多新认识。从诸多学者,特别是山西著名学者张颔先生的研究成果中,可以了解盟书内容所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三方面的重大历史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淑真诗词的历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颇具独特气质的朱淑真 ,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但由于社会历史的诸多原因 ,长期以来 ,她几乎处于被遗忘的角落。近些年 ,朱淑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在具体评论中 ,还有求之过甚或责之过严之处。比如她诗词的历史价值就还值得深入探讨 ,对其自我觉醒的爱情之作所具有的抗争精神、识见独特的咏史之作所具有的进步倾向、艺术高妙的咏物之作所具有的借鉴作用 ,都应予以切当评价。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历史过程,自由的追求既涉及对象世界,也关联着人自身。就后者而言,自由既有其本体论的意义,又包含价值论的内涵。以“必需”和“外在目的”的扬弃为前提,人向自身的回归与人的自我实现、潜能的全面发展与人格之境的提升赋予自由的历程以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价值是“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是事物主观物质属性的延伸;价值观是人类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对事物价值的认知,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引导人们干预价值功能的行为.植根于以游牧经济为突出特色兼容渔猎、农耕等经济于一体的中国古代北方草原经济之上的中国北方草原古文化,是一个具有同样特色的质量紧密、能量巨大、内容宽泛的庞大体系,其价值及核心价值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们始终作用于与之相对应的特色鲜明的经济基础,同时在地区社会进步过程中及融入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积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负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刁生富 《学术研究》2001,1(6):68-72
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科学价值中立说"虽有所不同,但都以主体与客体、存在与意义、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的划分为理论基础,以科学与价值完全对立和互不相关为基本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某个特定范围内"价值中立说"是可以成立的和有意义的,但从整体上来历史地考查科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科学对社会,尤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只能把"价值中立说"看作是一种幻想.整个科学活动,从研究动机、研究战略转移、研究过程、知识体系到理论评价等,都负载价值.当代大科学时代,认识和处理好科学与价值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科学应该把"求真"与"求善"有机统一起来;社会应该对科学活动的全过程加以调控;科学家应自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回忆录及其对于史学研究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忆录是记录当事人回顾自身经历所形成的文字或音像资料。作为史料 ,回忆录涉及到自订年谱、自传等多种体裁的史学作品。回忆录的本质是记忆资料 ,所回忆事件的史学价值、当事人对所回忆事件的参与或知情程度、当事人回忆的准确性决定着回忆录本身的史料价值。回忆录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而在使用时也应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诗经·商颂》与《诗经·大雅》中带有史诗因素的祭祀祖先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商、周部族对自己始祖的歌颂,以及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发现和尊重,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主体意识的进一步提高——由自然主体转变为社会主体,有了明确的"类"意识。但这种意识是是群体的,因为,这时的个人还没有能力离开集体独立生存,也就不可能产生个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牡丹亭》是一曲“情”的颂歌,它所礼赞的“至情”、“梦情”是对礼教社会的决绝反抗。作者没有给杜丽娘所体现的“情”设置具体的对立面,她的青春觉醒也并非是自觉地以情抗理,惟其如此,更说明礼教统治的严酷。杜宝、柳梦梅等人以对情的无知为代价所换来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功名事业而已。  相似文献   

13.
刘基诗文集版本较多,情况复杂,虽有人曾对此做过专门研究,但钟惺所评辑《刘文成公全集》一书,研究者却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①。钟、刘之文在思想情趣及表现形式上迥异,但钟惺在评点《刘文成公全集》时,不置一贬语、极端推崇刘基之文。通过对《刘文成公全集》一书评点内容与钟惺文论主张、思想观点之比较,同时对坊间托名钟惺情况之探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题名钟惺评辑《刘文成公全集》一书,其评点者并非钟惺。  相似文献   

14.
巴尔扎克在小说《亚尔培·萨伐龙》中,以对比、映衬手法和诗情浓郁的语言,热情讴歌了一对在爱情沦为金钱奴隶的社会中为真情顽强奋斗的恋人,谱写了一支震撼人心的浪漫的恋曲、现实的悲歌。  相似文献   

15.
涂晶晶 《学术探索》2012,(8):151-153
我国目录之学历史厚重,源远流长,始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刘氏父子受命整理皇室藏书工作,最后落实到编撰《别录》、《七略》两部目录学著作。刘氏著作的撰成开启了中国目录学之先声,对后世影响深远,具体表现为开辟校雠学、创建解题式目录、首创图书分类目录、史志目录之源流等,功绩显著。《录》、《略》是今人研究中国古典目录学和目录学史必研习之重要经典。  相似文献   

16.
地理意识与诗歌创作以及诗学思想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刘禹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不仅具有浓厚的地理意识,而且明显地渗透到他的诗文作品中,对他的诗学思想特点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对地理历史沿革、地域民风以及地方歌谣的充分重视,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及其诗学思想特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刘勰以“清绮”一词概括魏文帝曹丕的文才,但是之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对“清”“绮”进行溯源,考察两者的审美意义,并以《文心雕龙》中出现的以“清”“绮”为构成语素的范畴作为内证,将刘勰所论述的有关“魏文帝的文才”作为具体对象进行分析,明确了“清绮”独特而丰富的审美内涵:1.以“清”修饰“绮”,是为了淡化“绮”,消解“绮”的畸形膨胀;2.作者内在气质之“清”表现为作品外在之“绮”;3.作品具备“绮”内容与形式的同时又要以崇“清”(“雅”)尚“简”为原则。  相似文献   

18.
刘智是我国清代回族中一位著名的伊斯兰学者,他的带有苏菲神秘主义的宇宙观既系统完整,又有很大的独特性。在回族伊斯兰哲学思想中是颇具代表性的。刘智认为,真实的存在是唯一的,这就是造物的真主,普遍的现象世界则是由它显现而来的。宇宙的生成过程则是先有本质世界(理世),而后才有现象世界(象世)。然而,不论是理世也好,还是象世也好,一切存在无非都是“真宰之本然”。  相似文献   

19.
见代小说中的小城场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冬梅 《北方论丛》2001,1(1):108-113
在现代学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些以小城镇为背景的小说,这些小说呈现出与乡村题材和城市题材小说不同的生活场景和化况味,而且不同作家笔下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在地理环境、自然风俗、化生活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通过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小城场景,不仅可以领略那个时代的小城和小城人的生活,还能够感受到社会的风云变幻,体味到小说审美艺术之外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北齐书》等史书记载,北齐第一代皇帝神武皇帝高欢,确为包头市固阳县人.而《敕勒歌》系高欢攻打玉壁失利时,使随军之斛律金用汉语唱,而不是黄庭坚等人所误说之斛律金被困敕勒川让其子斛律光所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