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胖大夫:我听说从老年人的步行速度中就可预测其中风风险,这一说法有无科学依据呢?李读者:老年人走路速度的确是能作为预测身体健康的指标!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老年人的步行速度有助于预测中风风险,其准确性超过了传统的中风预测因素—糖尿病、高血压及吸烟等。  相似文献   

2.
《老人天地》2013,(8):54-54
药物越贵越好。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才是患者获益的根本保障,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显示不同降压药物在降低心血管总体风险或特定类型的心血管疾病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榕桦 《老年世界》2014,(15):41-41
炎炎夏日,酷暑逼人。患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常会出现情绪烦躁、头昏脑胀、血压波动等症状,若不及时纠正,有的病人还容易因“热”诱发脑血栓、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那么,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如何才能安然度夏呢?专家指出,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夏季保健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防脱水。夏季天气炎热,新陈代谢旺盛,出汗量也较多。人体在丢失大量水分后,血容量会明显下降,相反,血液的粘稠度会升高,这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增大了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夏季不管是不是口渴,都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4.
《独生子女健康》2014,(7):16-16
当一个人的脸色显得过于苍白时,人们首先想到他是否患了贫血症,而不会想到苍白的脸色与高血压有什么关系。其实,在高血压家族中,有一种与贫血有关的特殊高血压,称为“白色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8,(6):58-58
五类药品广告不能信;每天一根香肠,患癌风险增两成;双腿并立可减啤酒肚;高血压患者慎用鹿茸;服双黄连时别吃姜蒜;不要长期服用银杏叶制剂;止咳药不宜睡前服;创可贴不能随便贴;“烂嘴角”吃些黄豆芽;尿路炎症患者少吃红枣;活动假牙五年需更换。  相似文献   

6.
《老年世界》2006,(2):34-34
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正式的医学名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其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我们通常所见的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属于这种高血压病,其临床表现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受损害的病变,叫做高血压的并发症,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梗死、脑出血、肾功能不全等。  相似文献   

7.
《老年世界》2013,(3):F0004-F0004
2010年4月29日,由高血压联盟(WHL)与中国中医药研究协会联合主办的“2010世界高血压大会暨第12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邀请了高血压相关领域的25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张兆文中医针对高血压研制的降压药茶”展开讨论,并得出一致结论:张老的降压配方堪称一绝,这一降压配方首次实现了从“补肾气、平肝阳”的根上治疗高血压,抑制了高血压发病源头,不仅能平稳降压,  相似文献   

8.
水仙 《老人世界》2014,(7):46-46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会发现有些高血压病人会突然死亡。这除了病情发展的原因外,也有不少是由于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动作造成的。这些“高血压危险动作”必须引起高血压病人的高度重视。1.不宜趴着看书有的人喜欢趴在床上看书看电视,这对于没有高血压的人问题不大,但对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则是一种很危险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邓美 《老年世界》2011,(17):47-47
概述 高血压病即原发性高血压或简称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与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继发性高血压不同,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如增龄就是一个明显的相关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0.
《老人天地》2010,(10):60-60
多年以来,很多国家的专家、学者都在致力于高血压的研究和防治,期望能够找到一种根治高血压的办法,西药降压方法虽然疗效确切,却难以治本,病人必须得长期吃药,同时对高血压病人体内脏腑机能失衡,免疫调节机能失衡的情况并没有改善。  相似文献   

11.
晓荷 《老人天地》2014,(2):50-50
因为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高血压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它静悄悄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上世纪80年代,中国高血压发病率仅为7.7%;到了本世纪初,迅速上升到18.8%;而近10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增长了31%。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已超过2亿,而且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12.
怀孕期间,对准妈妈来说意味着风险增加。随着近年来环境的恶化、工作压力加大,孕妇宫外孕、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患病率都有上升。  相似文献   

13.
何世桢 《老年人》2014,(12):54-55
正秋冬季节对于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人来说可是一道"坎儿",因为秋冬季节气温骤然降低,容易导致血管痉挛收缩,从而诱发脑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事实上,如果病人能学会以下几门"手艺",就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也可大大降低脑中风、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手艺"一:学会自测血压,气温骤降及时调整降压药进入秋冬季节以后,气温开始出现大幅下降,昼夜温差比较大。很多高血压病人都有个经验,当气温下降的  相似文献   

14.
正想远离心血管疾病,就适度练练举重吧,因为它的效果比跑步还好。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分析1.3万名成年人的运动数据,发现举重可降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代谢综合征是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症状的统称,可能导致冠心病、中风和糖尿病。每周进行举重等阻力锻炼不到一小时,就可将代谢综合征风险降低29%,高胆固醇血症风险降低32%,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多项研究告诫:吃盐过多会引发高血压,使中风危险增加1/4,每年导致全球300万人死亡。但一项新研究报告认为,导致高血压的罪魁祸首不是盐而是糖。美国纽约和堪萨斯州的科学家,对8670名法国成年参试者的饮食模式与高血压发病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导致高血压的关键致病因素是高糖饮食,而非高盐饮食。因为,高血糖水平影响大脑的关键区域下丘脑,进而导致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另外,吃糖太多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刺激人体分泌更多胰岛素。而胰岛素同样会刺激心率加快。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项名为“高血压的最佳治疗”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以令人信服的证据,解答了高血压治疗中许多长期困扰医师和病人的老大难问题,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到什么水平最合适,降压后是否会引起不良反应和后果,高血压病人加服阿斯匹林的利弊,糖尿病人降压的要求与一般高...  相似文献   

17.
《老年世界》2011,(22):45-45
高血压病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血压病人阿司匹林不宜长期服 由于阿司匹林有着温和的抗凝作用,每日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作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一种方法,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人群中,有不少患有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8.
《老年世界》2009,(8):34-35
第八节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正常人的血压一般不超过18/12kpa(千帕),即140/90mmHg。40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收缩压可升高10mmHg,但舒张压的正常标准则不随年龄的变化而改变,应在12kpa即90mmHg以内。凡舒张压持续超过12kpa(90mmHg),不管其收缩压是多少,均可诊断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域进入盛夏季节。随着气温升高,人体毛细血管扩张,血循环的外周阻力减小,许多高血压患者血压逐步回落。据临床观察,往往在冬季对药物疗效不佳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也一展愁眉。然而,此时高血压患者也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应密切关注血压的变化,以防刚走出高血压的危险期,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1998,(2)
鹅蛋调治高血压取鹅蛋7个,将每个较小的一头打一个小洞,然后每个放入7粒花椒,再用纸把小洞封好,以防蛋清流出。入锅内蒸熟,每日吃1个,7个吃完为一疗程鹅蛋调治高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