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采用统计学分析,研究2016—2018年南京市6个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标化分的变化趋势,并比较各年份、各区域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2016年与2017年相比,以及2017年与2018年相比,南京市6个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标化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2018年,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能力逐年显著提高;高淳区基层医疗机构在6个区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中做得最好;医疗废物处置中“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这项工作提高最多;后期仍需加强“医院污水经消毒处理并开展监测”这项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11家基层医疗机构的485名患者和250名全职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分析和探讨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状况及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障药品供应的措施。结果显示,有35.6%的医生认为药品缺货情况增加,苏南和非苏南地区医生感知的药品缺货情况存在差异(P=0.007);有32.4%的医生认同药品价格下降,苏南和非苏南地区医生对药品价格下降的感知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5);有79.2%的患者认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药品能满足就医需求,苏南和非苏南地区的患者对就医需求的感知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区和收入是影响患者选择“基层医疗机构是否需要配备更多种类的药物”的因素。为解决药品配备不足的问题,应进一步执行允许基层配备一定比例的基本药物目录外,医保目录内药品的政策,完善基本药物目录,加强对药品招标采购和流通环节的监督,同时加大对非苏南地区的经济和药品供应的扶持。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基本药物在30余年中得到了稳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有效改善了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的经济可及性,基本药物制度成为我国现阶段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但是通过国内文献分析我国基本药物的相关政策和使用现状发现,由于基本药物遴选不尽科学、相关政策法律缺失、相关知识欠缺,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制约,导致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不足、医疗机构储备较低、医生不愿处方和患者不愿选用等基本药物获得性障碍的现象凸显,造成基本药物制度实施面临较大阻力.建议通过科学制定并及时更新基本药物目录,提高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完善医疗机构“零差率”补偿机制等,保障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1998年来药品降价政策颁发的社会背景、历次降价政策的针对性以及政策颁发后的效果、各方评价.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联合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药品流通体制的"三医联改",完善药品审批制度,共同控制药品价格虚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南京市浦口区居民就医选择现状,分析影响就医选择的相关因素,以浦口区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调查地点,普查与等容抽样相结合方式纳入调查对象2 301人。问卷调查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就医选择以及医疗相关行为等信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浦口区居民就医选择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1 883人(81.9%)表示可以接受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基层首诊,1 525人(66.3%)选择首先去基层医疗机构就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到最近医疗机构所需时间、年龄、慢性病、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是居民接受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基层首诊的相关因素;影响居民就医选择的相关因素则包括到最近医疗机构所需时间、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浦口区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的构成比相对较高;签约家庭医生有助于促进社区居民对基层首诊的选择与接受度;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与慢病患者对基层首诊的需求度更高,提示签约家庭医生的推广工作应重点关注这两类人群。  相似文献   

6.
我国优质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机制主要体现在:(1)事前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完全信息,使服务购买者根据预期平均收益进行决策;(2)医疗机构等级分类体系和等级评价规则,使服务购买者掌握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信息;(3)医疗市场价格管制、医疗保障制度和居民不断上升的收入,使不同质量医疗服务的相对供给成本不足以抵消质量加成收益,最终导致服务购买者集中与更高质量梯级的医疗机构缔约。应通过建立诊疗与治疗分离的医疗机构体系,改革医疗机构等级评价规则等,解决医疗市场资源配置扭曲问题。  相似文献   

7.
"4+7"药品带量采购是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深化医改的重大改革举措,是新时期深化医改的突破口。正确理解"4+7"药品带量采购的基本内涵和历史渊源,准确把握"4+7"药品带量采购的实践效果和制度隐忧,对有序有效推动"4+7"药品带量采购试点,解决"药价虚高"和"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7"药品带量采购并不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制度创新,而是原有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由于试点时间较短,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药品集中采购机制的形成需要时间,"4+7"药品带量采购的实践效果,主要体现在药品的降价与提质方面。"4+7"药品带量采购存在的三大制度隐忧,即患者医药费支出负担和医保基金支出负担不降反增的风险、联采办的道德风险、公立医疗机构虚报药品采购基数问题,这些问题应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江苏省基层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与需求,探讨改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继续教育路径。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13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其基本信息、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和对继续教育的评价情况。结果:江苏省继续医学教育发展水平较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满意度较高,但在制度化、可及性、内容形式等方面仍需改进。结论:应加大继续医学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9.
运用概念操作化方法,从空间可及性、时间可及性和经济可及性三个维度,构建了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以1993—2003年陕西省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和我们采集的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出新农合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时间可及性和经济可及性的影响程度;并从提升基础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医疗救助体系、逐步实现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三个层次,提出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江苏省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职称基本数据库,对全省副高及以上职称晋升状况进行结构性分析,并为下一步政策实施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8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基层晋升总体情况存在一致性(P > 0.05);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副高及以上职称通过率高于非基层卫生服务机构(P < 0.05);2009—2018年总体晋升通过率呈下降趋势;正高级职称晋升基数、通过率均小于副高级职称晋升。江苏省内不同地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总体晋升发展均衡,但是卫生人才结构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仍需通过基层政策倾斜、助力苏北地区发展、持续推进、监督落实等举措来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