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在FDI下,还是在外包下,加工贸易成为中国承接产业链分工下国际产业转移的直接衡量。文章利用2002~2008年中国27个省市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产业链分工下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加工贸易出口有助于促进地区技术进步,而加工贸易进口阻碍了地区技术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嵌入国际产业链分工后向关联有助于实现技术进步,而嵌入国际产业链分工的前向关联不利于技术溢出和扩散。  相似文献   

2.
国际代工是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获得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在综述影响技术转移因素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我国本土企业国际代工中技术转移程度因素的理论分析与假设,经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市场规模、FDI、技术吸收能力、市场竞争的程度、技术差距等因素与我国本土企业国际代工下的技术转移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式转移对于转出地和承接地的产业链中起到了一个桥梁和中介的作用,为把它们整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提供了契机和条件.文章从理论上构建了产业集群式转移整合区域产业链的概念模型,并对整合过程中单个企业的行为进行了数理描述,进而运用合作博弈理论探讨产业集群式转移整合区域产业链的机理,提出运用契约约束的思想以解决整合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并设计了三种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FDI对浙江产业集聚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浙江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输入型FDI对浙江产业集聚的作用。计量结果表明浙江制造业在产业集聚过程中,本土民营经济的表现优于FDI。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内外资企业相对较好的融合与渗透,使FDI的产业集聚作用及技术溢出效应均为显著正向,但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FDI的作用并不显著或有益。  相似文献   

5.
王蕾 《统计与决策》2016,(7):108-111
文章考察了影响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的权变因素,构建了各因素与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逻辑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创新网络、知识流动、社会资本、研发系统、创意产业链、创新理念等要素对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据此得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新网络研究中关于企业加入创新网络的动力及其作用机理一直备受关注.文章针对目前企业加入创新网络动力因素研究中的静态视角,以获利时效性将各动因进行归类,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企业加入创新网络的跨期动力模型,并在时入网企业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7.
《浙江统计》2003,(7):43-46
区域产业集群几乎都与相关专业性市场互为依托,这是浙江成为全国服装大省的重要原因之一。像杭州的四季青服装市场,湖州的中国织里童装城,绍兴的大唐袜业市场和嵊州领带城等等,都有相应的服装产业群体作为依托,而不同的产业集群通过遍布全省的专业市场网络形成更大区域范围的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2、优质品牌成为浙江服装业的旗帜。“品牌就是效益”,这是早已被众多浙江服装企业普遍认同的经营理念。目前浙江省内拥有的知名服装品牌,数量堪称国内第一。仅温州地区,目前即已有44个品牌的产品成为国家服装质量标准最高等级优等品。在我国首次…  相似文献   

8.
在理论研究方面,新产业区学派提出了灵活的专业化理论,认为建立在灵活的专业化基础上的竞争、合作、网络、制度构成新产业区竞争力的源泉;创新环境学派提出只有根植于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网络才能为企业合作提供稳固的基础;集群学派认为产业集群本身就代表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集体效率理论则提出集群企业间的联合行动能够产生集体效率。在案例研究方面,斯密茨和纳达维等一批学者对南亚和拉丁美洲几个典型集群面临危机时的合作实践进行了研究,萨克森宁等学者则考察了发达国家的集群企业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黛 《统计与决策》2011,(17):75-77
信任程度与信任半径呈反向变化,而与交易频率呈正向变化。基于业主私人关系的企业闻信任和基于产业链关系的企业间信任其信任程度都较高,但前者是在既有的人际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信任半径较短,后者是由于专业化分工条件下交易频率较高而产生的,信任半径较长;同行企业之间由于产业链的关系交易频率较高且有行规约束因而信任程度较高,不同行业间的企业则因交易频率较低且无行规约束从而信任程度较低;集群企业既属于同行企业,又比非集群的同行企业更具有地缘和人缘优势,所以比非集群的同行企业间信任程度更高,其信任的成因也更多样化,但集群企业基于本地产业链和地缘人缘关系而形成的信任半径较短,要拓展集群的发展空间,就需要延长信任半径。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产生系统性冲击。本文基于ADB-MRIO2022数据库,应用前沿的有向加权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刻画2010—2021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特征、动态演化趋势和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化,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一国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的区域化属性逐渐增强,其中美洲地区(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最为明显,美国正逐步分散贸易风险,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其主导的局域网络脆弱性,而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过大,不利于以中国为主导的局域网络应对特定性冲击。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中占据中心地位,但在高技术制造业网络中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发展数字经济在总体上有利于提高一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中对核心资源的控制能力,占据“织网者”优势,扩大贸易影响力,但仅对处在网络中心与近中心的国家的接近中心性有显著促进作用。新兴经济体要打破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封锁困境,必须提升增加值贸易流量与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主要出口对象国相对多元化。本文发现逆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具有长期结构性特征,揭示了利用数字经济推动我国制造业从中...  相似文献   

11.
区域分割下的石油产业链效率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链效率研究对于构建产业链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这一研究领域在我国尚属空白.文章通过对产业链的系统分析,在界定产业链效率概念的基础上,基于数据包络模型(DEA),建立了产业链效率的测度方法,并对我国石油产业链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扩长促进了浙江出口的快速增长,本文通过研究FDI对浙江出口增长的传导机制,从实证角度验证FDI出口溢出效应,得出后向关联机制是FDI出口溢出发生的主要渠道、FDI对浙江产业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增加科研投入、增强创新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浙江本土企业的出口三个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加工贸易进口豁免关税而不豁免非关税壁垒。在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和变革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贸易发展促使中间品进出口往来大量增加,中间品进口遭遇的非关税壁垒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增大。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主要分布于纺织服装、化纤制造、机械、机电与通信设备制造等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行业,并且不同产品间遭遇的TBT差异程度较大。通过交互匹配我国TBT数据、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产品进口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中间品进口遭遇的TBT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设置的TBT通过提高进口中间品质量、扩大进口规模和来源地结构效应显著促进本土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提升,并且对大型企业、外资企业、资本密集型、低污染以及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提升的促进效应更大,此外该促进效应随着企业从事来料加工贸易份额减少而逐渐增强。本文补充了进口贸易政策影响加工贸易企业绩效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一、从内蒙古本土企业的发展优势状况看 (一)内蒙古本土企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资源密集型 统计了几家上市企业中以内蒙古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占绝大多数,如伊煤B股、内蒙华电、天然碱、稀土高科和内蒙宏峰等企业以内蒙古的矿产品为基础,伊利股份、鄂绒B股和宁城老窖等企业是以内蒙古的动植物资源为基础.这些企业在全国同类型企业中占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如稀土高科是我国唯一的稀土类企业,在稀土原材料的生产上占据绝对优势,同时在稀土资源的深加工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稀土高科、西水股份和北方股份等三家企业已经通过国家高科技企业认证;天然碱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碱生产企业在天然碱资源的占有方面有绝对优势;鄂绒B股在我国纺织企业中具有特殊地位,其羊绒产品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自己的地位;伊利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内蒙古地区畜牧业比较发达和草原绿色无污染的优势,在奶制品、肉食品加工等方面处于全国的领先行列.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于集群升级的内部网络推动和外部全球价值链拉动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从多层次网络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剖析与案例论证,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升级既有集群本地个体网络、产业链网络的推动作用,也有外部网络的拉动作用,三个层次的网络各有不同的作用,共同促进产业集群的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业链经济绩效的计量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链的经济绩效就是产业链形成后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收益,它包括单个企业的经济绩效和产业链总体的经济绩效两个部分。文章仅研究产业链总体的经济绩效的计量。给出了产业链的增加值链、成本链、利润链的计量公式,推导出了产业链剩余利润的计算公式,最后提出了产业链经济绩效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对区域石油产业链中游企业横向竞合过程进行简述的基础上,从宏观指标、技术进步指标和内部指标三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石油产业链中游企业横向竞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了基于模糊积分法的横向竞合效益评价方法,借鉴Shapley估值法提出了横向竞合利益分配模型,为将来合同的签订提供依据.最后,论文以山东省石油产业链中游企业横向竞合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知识网络构成的分解为基础,将创意产业集聚形成的知识网络相关组织的知识属性分门别类.核心创意企业及人才以标志型知识为属性特征,创意孵化器和管理企业以整合型知识为属性特征,而文创相关专业院校及研究团体则以分析型知识为属性特征.知识价值网络形成初期的知识流动路径则表现为以高校分析型知识和孵化器整合型知识搭建的协会社团平台为基础,创意企业相互融合共筑默认规则的循环升级过程.在新经济增长理论推导基础上,通过知识流动效率对比总结,同类非替代型创意企业的知识流动效率最优,在构建创意产业组织知识价值网络中,应平衡各类创意企业的知识流动关系,健全知识产权维护意识,培养积极的区域创意氛围.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统计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也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本文借鉴其他国家开展企业组织结构调查的经验,基于北京市和黑龙江省统计局有关企业组织结构调查的结果,着重分析了开展企业组织结构调查对于搞准我国经济总量及分地区、分行业统计数据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对我国开展相关统计调查的对象、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以进军国际市场的中国国内的跨国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在采取了配对的样本T检验之后,得出了重要结论:我国的非跨国公司和跨国公司在企业的资本结构方面存在重大的差别.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以权衡模型来对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决定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得到中国跨国公司的资本结构之所以会不同于非跨国公司的主要原因.结论显示,中国跨国公司比非跨国公司拥有较高的债务资本比率.在企业的运作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