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狼图腾》和《藏獒》两部相继以动物为主角的小说,是近两年来出版界和文坛的盛事.《藏獒》在发行之初,打出了要"PK"《狼图腾》的旗号.读者群中已分裂成"狼迷"獒迷",双方争论热烈.笔者认为《藏獒》虽是摽着《狼图腾》出版发行,有跟风之嫌,但从文学的层面,《藏獒》和《狼图腾》在故事及情节的安排、形象的塑造以及环境细节的烘托渲染等方面,各有千秋;从文化的层面,《狼图腾》的思想切合了人们的生态焦虑和生存焦虑,拥趸者自然居多,而《藏獒》所倡导的"獒性文化"即"英勇、忠诚、责任、牺牲、规则"可能更得人心,客观上也对《狼图腾》掀起的滚滚"狼文化"有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狼图腾》的作者姜戎先生在内蒙额仑草原生活了11年,有过与狼群、黄羊和蒙古马摸爬滚打的亲身体验。25年的腹稿、6年的创作和修改,一共耗去了作者31年的光阴。2004年4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狼图腾》后,其热销场面和震撼人心的文本力量,不禁令人惊呼:“狼来了———《狼图腾》的狂飙到了!”两年过去了,在《狼图腾》的狂飙之后,我们有两点文化上的反思与诸君探讨:反思之一:批判儒家同时又践行儒家的悖谬《狼图腾》从草原民族角度反思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在表层,它将儒家文化和游牧文化对立起来,但实际上作者还是运用了很多儒家文化的思维,甚至…  相似文献   

3.
《狼图腾》和《藏獒》两部相继以动物为主角的小说,是近两年来出版界和文坛的盛事。《藏獒》在发行之初,打出了要“PK”《狼图腾》的旗号。读者群中已分裂成“狼迷”“獒迷”,双方争论热烈。笔者认为:《藏獒》虽是摽着《狼图腾》出版发行,有跟风之嫌,但从文学的层面,《藏獒》和《狼图腾》在故事及情节的安排、形象的塑造以及环境细节的烘托渲染等方面,各有千秋;从文化的层面,《狼图腾》的思想切合了人们的生态焦虑和生存焦虑,拥趸者自然居多,而《藏獒》所倡导的“獒性文化”即“英勇、忠诚、责任、牺牲、规则”可能更得人心,客观上也对《狼图腾》掀起的滚滚“狼文化”有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狼图腾》在生态问题上的思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前沿的现代"中国"形象。《狼图腾》倡导反抗和斗争的精神,不过它是从中国近代饱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背景来反思民族性缺陷的,因而占据了谈论狼性的道德高地,也使其对民族性的反思和批判有了历史的正当性和现实的合理性,虽然这会向世界展现它难以抹去历史创伤记忆的一面。对《狼图腾》的批评或出于"藏拙"的策略考虑,或出于中国目前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所应承担的责任。但问题是,中国还不是一个能够主导世界的强国,片面地顺应西方的价值观并不能减少或避免与西方的冲突。对和平主义的善良愿望,《狼图腾》倒有一点提醒的意义。今天,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来考虑问题,牢记历史的教训,但又能以一种自信活泼的姿态走向世界。这是围绕《狼图腾》的争论所能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狼文化"逐渐成为人类文化的一种新元素。在生态批评的视域中,狼既是草原自然生态的"晴雨表",也是人类精神生态的寄寓与依托。狼,以及由人与狼的关系而衍生出的"狼文化",是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救赎。  相似文献   

6.
图腾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和文明象征。古老的蒙古族一直流传着"苍狼白鹿"的民族起源传说。蒙古族的图腾崇拜是草原的王者——蒙古狼,这点从蒙古族的宗教信仰、风俗民情、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游牧生活中可以体现出来。姜戎的《狼图腾》为我们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狼形象":强悍、勇猛、机智、温情。狼形象蕴含着作者对华夏文化的反思,促使我们审视民族性格中的弱点,完善民族性格,弘扬民族精神,重新焕发古老的华夏民族的青春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虽然是在传诵英雄的伟业,但其中包蕴着草原文化的生态魂,展示着古代马背民族的生态伦理观和以自然精神渗透人类生存的诗性智慧,是草原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人与万物和谐共存,是蒙古民族对自然的态度,也是草原人民的文化模式和生存状态.探析原始史诗中蕴含的马背民族的生态思想,能够为当代的全球生态思潮提供更多和更有启发性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8.
"狼"与"启蒙"     
陈舒劼 《江淮论坛》2006,(6):179-185
本文以《孤独者》、《山上的小屋》、《怀念狼》、《狼图腾》四个文本为例,探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中狼形象与启蒙含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9.
《蜃楼志》一书对广东民俗进行了大量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广东地区的社会风貌。民俗信仰是一种精神民俗,反映了民众对于神灵的崇拜。在《蜃楼志》中出现了许多关于民俗信仰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关于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和占卦看相的描写上。从叙事功能来看,《蜃楼志》中关于民俗信仰的描写,更好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凸显出了人物的形象特点。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看,《蜃楼志》中的民俗信仰描写反映出了广东文化的特色。通过《蜃楼志》中的民俗信仰描写,广东地区重祭祀、崇鬼神的信仰文化被生动地反映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图腾源于原始人对自身起源的追问,图腾文化则是形成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原始积淀层。《狼图腾》作为生态思想的言说,在文学界与文化界引发了热议。其"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着现代生活,并彰显着图腾信仰的回归。而"天人合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理念也是生态翻译学客观存在的重要理据。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下,译者主要在语言、交际、文化这三个维度进行多维度地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保留了蒙古族宗教的神秘性,有效地把蒙古族独特的图腾文化介绍给西方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