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发声练习是歌唱技巧训练的第一步 ,是建立良好歌唱状态的基本手段 ,是有效改善与发展嗓音、提高歌唱能力的不可忽视的基本功训练。本文就声乐教学中 ,发声练习的必要性、发声练习的音域、吐字及旋律选择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高师声乐教学除了要重视歌唱技能技巧训练外,还必须注重"声、情、理、心"的训练,即:重视发声练习,处理好技巧与情感的平衡,加强学生对歌唱原理的认识和把握,培养学生良好歌唱心理等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歌唱的声音训练应建立在自然说话时的发声基础上,因为说话和歌唱从生理和物理的角度上来看,其发声原理都是由于气息冲击声带而产生的微弱音波经过人体各共鸣腔的调节,扩大与美化而实现的,但歌唱发声比说话的声音要求有更大的音量幅度,更丰富的变化音色,更宽广的音域和连贯,匀称的声音运行,因而歌唱发声要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难、更复杂的发声技术。一、发声训练是歌唱的基础歌唱发声的训练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它是以主观与客观感觉相统一而体现的,在发声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声音条件进行训练,在声音训…  相似文献   

4.
歌唱活动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因素,在二者的关系中,心理因素占主导地位,起着指挥调节作用,生理因素起着物质基础作用。歌唱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建构,是在歌唱发声训练的一开始就树立起的一种心理和生理训练同时进行的观念,建构一种在正确的歌唱心理调控下的技能技巧训练。  相似文献   

5.
合唱教学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合唱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高感;通过合唱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以及各种歌唱的技能、技巧;通过合唱实践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加强学生集体观和群体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声音训练是声乐艺术学习中重要的内容,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是美好歌唱的技术保障,而"合力"的掌握和运用能使声音得到有效的训练。在介绍呼吸源"合力"产生及构成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声音训练中运用"合力"的原因及方法,阐明了"合力"科学运用的价值:能有效掌握发声技巧,能完善提高歌唱技能,能使训练方法易掌握且操作性强、见效快。  相似文献   

7.
歌唱是以人声为乐器的。要把歌唱好,就必须把发声训练放在首位。使人体中影响着发声的各器官,通过锲而不舍的琢磨和调整,相辅相成地结合成具有歌唱发声功能的乐器体,为歌唱奠定良好的声音基础。下面,就发声训练问题,略谈两点看法。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发声训练的基础 歌唱呼吸不同于日常讲话的呼吸。一般的讲话不需要延长发音的时值,不要有多宽的音域,不需作多大  相似文献   

8.
歌唱是一项整体运动,它是由呼吸、发声、共鸣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要想获得美妙动听的歌声,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训练。协调、平衡的歌唱状态,是歌唱运动的基础。注意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呼吸与发声以及歌唱的共鸣,建立歌唱平衡状态,对掌握歌唱技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性的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次课改改变了以往音乐学科将训练技能技巧放在第一位的做法,而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在歌唱教法中,只有一句话:"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并没有提到发声技巧训练,到初中时为"自信地、有表情地歌唱".这体现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高师声乐教学不同于音乐专业院校,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在要求,这就要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探讨高师声乐教学的路子。笔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发现高师声乐教学除了要重视歌唱技能技巧训练外,还必须注重“声、情、理、心”的训练,即重视发声练习,处理好技巧与情感的平衡,加强学生对歌唱原理的认识和把握,培养学生良好歌唱心理等方面的训练,经过近一年的教学运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气、喉、罩"是歌唱的三大支柱,从最基础的歌唱呼吸、打开喉咙、面罩共鸣出发,获得最完美的歌唱。正确的呼吸是美声歌唱的基础,呼吸是歌唱的动力,谁掌握了呼吸,谁就能赢得歌唱;打开喉咙是美声歌唱的关键,稳定喉头是获得美声歌唱的最佳状态;面罩共鸣是美声歌唱的灵魂,没有面罩共鸣,就没有完美的声音,也没有美好的歌唱。  相似文献   

12.
声乐艺术表现,首先源自于人的心理感受和心理活动,成为最直接、最抒情、最能表达心理愿望的方法和手段。由心而口的演绎以歌唱思维和生理活动为基础,“心唱“是歌唱发展所有环节中的重要保证。无论是技术的形成还是客观的艺术表现,“心唱”的魅力是始终的引领。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记忆的、灵感的等因素所激起的歌唱欲望由心而起,充斥着人的精神意志,并时刻把握着技术与艺术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呼吸方法是美声歌唱的基础和出发点。这里从呼吸对歌唱的意义、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美声歌唱前的呼吸训练、美声歌唱中的呼吸运用等四个方面着手 ,结合实践经验 ,探讨声乐训练中呼吸技能的培养 ,以帮助演唱者正确理解歌唱呼吸方法以及在歌唱中掌握对呼吸的控制 ,为学好美声歌唱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歌唱气息的运动机制是支配歌唱呼与吸的原动力,也是促使歌唱者发出理想音色,达到良好共鸣的原点。为了使声乐学习者能够迅速掌握歌唱呼吸的技巧,提高艺术水平,文章详尽地就歌唱气息运动机制的物理学原理、作用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实践探讨了相关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朗诵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要求字正腔圆,语句熟练,表情达意;歌唱则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综合了语言、声音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朗诵和歌唱虽分属于语言艺术和声乐艺术,但二者都属于声音的艺术,都以人声为载体.由于朗诵和歌唱的相似性,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二者存在迁移.  相似文献   

16.
通俗歌曲教学要对表演者进行音乐素养方面的全面培养.一方面是从设备、情感、技巧等等方面把握通俗歌曲演唱的要点,另一方面则是对表演者进行音乐感觉、视唱能力、表演状态、形体语言、呼吸技巧、设备使用、器乐及音乐理论等全方位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歌唱发声技巧的训练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歌唱发声技巧训练的三大要素以及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运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概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通俗唱法”的外在因素以及她的演唱风格、演唱技巧,同时对“通俗歌曲”的内涵及外延作了说明,着力阐述了“通俗唱法”与“通俗歌曲”在“通俗”二字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通俗歌曲”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称谓,为“流行歌曲”所代替是大势所趋;流行歌曲在人们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代表着一种新的声乐文化,无法和众多的声乐形式共用所谓“科学唱法”。流行歌曲并不拒绝歌唱技巧,中国流行歌手的现状说明他们更需要唱功。  相似文献   

20.
歌唱机能的调整与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直接涉及到整个歌唱过程中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吐字器官等生理机能之间相互配合运用得是否适当合理,也直接关系到歌唱质量的高低。一个好的歌唱者不是天生的,而是“造就”出来的。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和科学的演唱方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