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末全国城乡重度失能老年人已达1080万,占老年人口的6.23%,这还不包括大量需要居家照顾的半失能老人和病人,长期照顾和护理的问题已十分突出. 面对1000万需要照护的失能老人,养老床位不仅总量不足,而且其中能用于护理的床位严重短缺.据民政部统计,全国近4万个老年福利机构有床位314.9万张,收养老年人242.6万人.  相似文献   

2.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又称托老所,是指社区内为老年人,尤其是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的场所。这种介于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之间的照料方式,既解决了老人日常照料的难题,又能缓解养老机构床位紧张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提出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全市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高龄失能老人的赡养工作仍是个困扰社会和很多家庭的难题。基于此现象,通过走访调查重庆市一所"医养结合"模式——优侍高龄社养老机构,认识了重庆市目前老龄人口现状和养老机构现状,结合调查数据和实际访谈分析,总结出失能老人所在机构养老的缺陷,结合访谈结论,进而归纳出重庆市实行"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新模式,提出如何完善重庆市高龄失能老人养老服务模式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和解决目前重庆市社会养老的突出问题,从而达到"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先生,于去年11月23日在杭州闭幕的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工作会议上说,现在全国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高达3300万,其中完全失能、需要照顾的老人1100万,占老年总数的6.3%.现有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等方式,难以实现对这些老人的最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为了应对目前中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和失能老人难以照料的难题,此到2015年末,中国将建成超过600所具备临终关怀功能的养老机构,为确保更好地照顾老人,未来这些专门针对失能老人而建的养老机构将具备四个基本条件:只接纳到达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房产不予出售,必须配套拥有一个专门的医疗机构、专门为入住老人开展全天候的医疗服务,以及必须具备临终关怀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吉安市目前有失能老人3.8万人、半失能老人8.3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除了少数依托养老机构护理外,绝大部分在家里护理。近日,笔者走访了吉安县几个失能老人家庭,切身感受了吉安市部分失能老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在居家养老成为基本养老方式的当前。很多地方对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失能老人给予了特殊的优惠照顾。一些地方也开始全面探索居家失能老人的照护模式。  相似文献   

7.
据悉,广西柳州市政府计划投入近10亿元,力争到2015年全市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总数达到15000张,养老床位总数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创建“9073”数字养老模式。其中占最大比例(90%)的居家养老的老人多为健康老人,针对这部分老人,柳州市目前已配套建成100个居家养老服务点,到2015年要完成204个。为此还配套依托民政部12349专属老年服务热线,共同建设柳州市社区服务公益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8.
眼下,许多失能老人已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由于护理难度较大,他们想进养老机构却往往会遭到“婉言拒绝”。一些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照顾失能老人工作量大,特别是容易出现意外,大多数养老院不愿意接收他们入住。失能老人一旦发生意外,家属一闹事,赔偿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对民办养老机构来说,.也许几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相似文献   

9.
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8.24%,这一数据显示,河北省人口老龄化态势严重,提高养老服务刻不容缓。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养老机构中,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达到90%以上,健康老人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1年初发布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报告指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养老机构表示只接收自理老人或以接收自理老人为主,不收住失能老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安徽各地利用农村敬老院设施设备和专业服务队伍,面向农村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开展助养、托管、照料等服务,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受到老年人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导刊》2013,(11):17-17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在2013年全国政协的提案中称,面对千万失能老人和独子养老的局面,社区养老势在必行。社区养老,既能提供上门护理、日间照料、社区托老、志愿者互助等多种服务,也让老人们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能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和亲切感。面对少子老龄化、老年空巢化、空巢失能化的趋势,未来我国对社区养老的需求将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失能老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群体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已经超过3700万人,预计到2015年将接近4000万人.如何让失能老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各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民以食为先”。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我们发现,吃饭问题一直是困难老人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宁波北仑区6万多老年人,其中有近一半是纯老年人家庭,有1万多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近2千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宁波北仑区办老人食堂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陕西省首例共享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阎良区皇冠社区出现,这种模式为老人服务更加灵活机动,并可针对老年人个性化需求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共享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区域,把愿意从事家政服务、老人护理服务的闲散剩余劳动力和爱心社区志愿者组织起来,经过专业化技能培训后,就近为辖区内的失能、失独、半失能、空巢老人及残疾老人提供以护理为主的专业性上门服务。  相似文献   

16.
10月8日,记者从辽宁省民政厅获悉,辽宁省养老服务正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迈进。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养老床位已经发展到16万张,160万老人享受到各类养老服务,其中,8.5万老年人享受到各种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6张。  相似文献   

17.
“读《失能老人考验中国的社会安全网》一组文章非常震撼,中国已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失能老年人口超过1千万的国家。我们不能再静观坐等了,从2030年开始,中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各种矛盾的全面爆发期,如何在2030年以前,在健全和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初步建立起长期照料服务体系,这是对中国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都会像片中的桃姐一样徐徐老去,面临死亡;每个人也都会像Roger一样,看着身边的老人缓缓步‘入暮年,不得不接受生离死别的伤痛".电影《桃姐》的导演许鞍华曾这样说. 在全国近2亿的老年人中,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单身老人.据黄岩区老龄委调查,该区共有居家养老的无配偶(或丧失配偶)、无子女(或丧失子女)的单身老人1070多人,虽然他们多数享受低保、衣食无忧,但大多比较孤独,且部分单身老人由于年老久病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存在着生活照料、精神关怀、生活环境安全等问题.单身老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居家养老的单身老人独自生活更有诸多不便,迫切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据悉,山西省为了更好的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将新增养老床位9.2万张,达到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0张。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延长,老年人养老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在顺从老年人意愿的同时,又能保证养老需求,需要相关部门研究人员认真分析。本文从老人养老保障观念的分析出发,对非失智、失能的老人的养老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