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西游记》“真经”与道教《真经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中的"真经"与历史上唐玄奘所取得的"真经"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它有一些谜是运用文学、历史和佛教知识都不能够解答的.实际上,<西游记>"真经"是脱胎于道教内丹经书<真经歌>中的"真经",其实质就是道教内丹学中的"真金"(即元气).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是一部借叙述故事阐扬道教内丹学的"证道书",这是明清时期<西游记>研究的主流观点,但这种观点却长期受到近现代不少学者的否定.其实,近现代学者们否定"证道书"说的理由并不成立,多是由于对道教内丹学缺乏足够认识而造成的不同程度的误解所致.  相似文献   

3.
虚无观是道家道教思想文化重要的基础性观念之一,特别是以人体身心性命修炼实践为特质的道教内丹学理论体系中,几乎篇篇丹经说虚无,虚无乃是无上道之本源。以清代内丹学名著《乐育堂语录》为研究切入点,辅以《道藏》核心典籍,对内丹学语境下的虚无观念作一初步系统考察,可以揭示出在内丹学理论当中,虚无观与内丹学诸多范畴之间复杂深邃的逻辑传承关系;以微精神分析学阐述虚空蕴含无限能量的可能性,可厘清道教内丹学所谓虚与实、有与无之间生命能量转化的脉络与前提。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两个宗教意味的别称"心猿"、"金公","心猿"由纯粹的宗教术语转化为文学的一种象征,经历了诗歌、戏剧、小说等阶段;"金公"成为《西游记》的象征,是受了道教内丹思想的影响,表现在:一、道教三五为一的观念;二、干支配合五行的观念。《西游记》以"心猿"、"金公"指代悟空是通过小说文本文字反复说明的。两个别称分别具有不同的内涵,统一于一个人物形象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矛盾的原因是作者并不清楚术语概念的内涵;更主要的是受到小说《西游记》之文学性的限制。这使得后世评点者在解读《西游》时,不能有效地将象征喻意整合在一起。也证明了《西游记》故事是在流传中完善起来的,可能中间受到全真教思想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并没有改变《西游记》通俗小说的性质,使之蜕化为宗教的"辅教之书"。  相似文献   

5.
道教是中国之本土宗教,最为殊胜之处当是其内丹修炼,这是最具中国气魄的独特的生命探索现象。在全部内丹学中,玄关一窍是内丹修炼之枢纽。例举丹道史上著名丹家对玄关一窍的体验,并以当代学术视野予以新的诠释,可以得出一些系统的结论。独特的内丹玄关体验对西方哲学、宗教的启示,对于西方语境下的本体论探索具有积极意义。包括道教内丹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未来人类安身立命有着无可限量之裨益。  相似文献   

6.
蔡铁鹰 《晋阳学刊》2006,(2):96-102
队戏《唐僧西天取经》是《西游记》演变过程中失落已久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表明了《西游记》的取经故事在宋元时期曾经依赖于三晋地区的戏剧形式而迅速生长增殖。它的重新发现,启示我们还有更早的原生取经故事,也使我们注意到杂剧《西游记》对佛教的孙悟空取经猴与道教的闹天宫的齐天大圣猴的文化整合,使得我们可以重新厘定《西游记》成书过程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宋代大儒杨慈湖与道家思想的关系,首先体现在他对先秦道家老子、庄子学说的批评与肯定;由其晚年所撰青词,可以见出他对道教科仪的娴习,及在道教斋醮活动中汲引儒家义理,援心学人道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慈湖曾长期讲求内丹修炼,《慈湖遗书》所收《内丹歌》为其自述之作,表现了他在内丹修炼方面真实深湛的体验。慈湖的案例表明,儒、道两家在身心体验、证悟境界等方面,具有沟通、交流与对话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司马承祯继承和发展道教的重玄和上清两派的传统思想 ,以老、庄、《易》和上清经等学说为依据 ,融贯儒家的“性善”和“正心诚意”说、佛教的“止观”和“禅定”论以及《西升经》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观点 ,系统地阐发了道教的修道思想和方法 ,对后世内丹道教和宋代理学的主静无欲说皆有启迪之功。  相似文献   

9.
司马承祯是道教学者,也是养生家,他对养生有精到的论述,撰写了《坐忘论》、《修真秘旨》、《修生养气诀》、《服气精义论》、《天隐子》等养生专著,创建了一套以三戒、五渐、七阶为内容的养生理论体系。在《坐忘论》与《天隐子》中,他以《老子》、《庄子》和其他道教经典为依据,并吸收了儒家正心诚意和佛教止观、禅定等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修炼方法,自称为"安心坐忘之法",其中心思想是"守静去欲",对后来的道教理论和宋明理学皆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推动了道教养生思想的发展,并为此后的道教内丹心性论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道教内丹学追求个体生命的"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在道教内丹学看来,所谓的"形神俱妙"之"化体"是一种形、气、神高度合一的特殊的生命存在形态,合于形则显,合于气则隐,合于神则妙。由此,道教内丹学实现了个体生命长生在理论上的圆融。  相似文献   

11.
道教养生的特征是超越性,是得道成真;而得道成真的最显著特征是长生不死,因此,一般习惯于把道教养生学归结为《老子》的“长生久视”之道。道教养生学首推内丹学,内丹学肯定“长生久视”;但认为其最高境界不能仅限于“长生久视”。而是与道合一的“真人境界”,萧天石称之为“道世界”。与道合一的过程是追求“合真”的过程,道教称为“全真”,正是在此意义上,萧天石称道教养生学是“全真之道”。将道教养生学的最高境界从“长生久视”提高到“道”的境界,进一步拓展了道教养生学的终极境界。  相似文献   

12.
天理之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晖 《中国学术》2000,(3):1-62
北宋道学及其对“天理”的确立是儒学思想发展的重要环节,它的基本姿态是破除二氏(佛教和道教)的迷误,废弃汉儒的传注之学,恢复儒学的真实面目。理学和心学的概念是在元末张九韶(张和美)《理学类编》、明代陈真晟《心学图》之后才开始流行,在此之前多称道学,  相似文献   

13.
清初苏州“玉坛”的扶乩活动中加入了西方净土信仰,强调往生“法门”.玉坛训导体现出了佛道兼修、三教同源的色彩,玉坛“明心见性”的教法是道教内丹学与佛教禅宗修心法的汇合之处,这一点成为玉坛接受西方净土信仰的思想根基.这一事例也体现了佛教的深度“中国化”.  相似文献   

14.
《参同契》和《悟真篇》都是道教重要的内丹经,两者成书相距九百余年。本文主要探讨其间道教内丹术的发展历程。《参同契》的作者为东汉会稽上虞人魏伯阳。他是一位精于《易》理,长于气功,卓有成效的实践家。他在天人一体思想的影响下,总结汉以前的养生成就,第一次将《易》学引入养生学领域,作《周易参同契》三卷,借易道明丹道,开一学之先河。书中除总结了当时的练  相似文献   

15.
老庄道家的养生观对于后世道教养生学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尤其体现于内丹学。具体而言,老子"归根复命""复归于道"的养生逻辑构成道教内丹学"逆反成仙"理论的原理基础,成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返虚"以及"结圣胎"型构的滥觞。而老子"致虚守静"、庄子"心斋""坐忘"等心性修养思想对后世内丹学修炼的方法论以及境界论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内丹学是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的生命哲学,也是道教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修道理论。其理论的核心是:何以通过内丹修炼能够超越个体生命限度,达成长生,以及如何通过内丹修炼达成长生的问题。关于内丹学理论,近年来已经有很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在内丹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方面犹有所未及者。因此,从思辨逻辑的视角来考察钟吕系金丹派经由对历史上长生众术的批判、内丹学轴心范畴和逻辑起点范畴的确立以及内丹学体系的自我论证四个环节建构内丹学理论体系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抟(?—989年)字图南,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人。《宋史》有传。陈抟是五代宋初著名的道教学者,对宋代内丹道及宋儒象数学、理学,都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拟就陈抟的《易》《老》之学的思想渊源及《无极图》图式源流两个问题,略陈己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陈抟的《易》《老》之学及其渊源 陈抟学术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兼融《易》学和《老》学。从《周易》卦象及《老子》书中引发出一套宇宙人物生成论,又以《周易参同契》的还丹说和《老子》返朴归真、归根复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的佛教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是以唐代高僧玄奘为文化原型的神魔小说,它的取材是建立在非常真实的历史基础之上的。玄奘天竺求法的故事,经过了从本事本文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西游记平话》到《西游记杂剧》再到百回本《西游记》的发展演变,真实的佛教历史故事转变成了艺术的佛教文学故事。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道与心、工夫论、道与形3个方面探讨了司马承祯的道教心性之学,指出其坐忘主静说将重玄的心性论具体化为道教的修行实践,主张“虚无之道,力有浅深,深则兼被于形,浅则唯及于心”的形神合一论,对后世道教内丹和宋明理学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许颖 《东岳论丛》2004,25(2):148-150
《悟真篇》是北宋以来道教内丹学集大成的作品 ,其作者张伯端因而也成为道教史上可圈可点的人物 ,被尊为南宗丹法的始祖。张伯端的著述传世不多 ,却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修炼体系 ,既有禅道融合的思想特色 ,又有性命双修的具体方法。张伯端一生的宗教实践鲜明地体现了“归根复命”的道家色彩 ,对后世道教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