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中国56个民族共同的"中国梦",但是每个民族的"中国梦"各有不同的特殊追求。新疆哈萨克民族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中华民族团结大家庭,是新疆哈萨克民族古近代"中国梦"的早期意识;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是新疆哈萨克民族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梦"的渴望;到2020年实现新疆哈萨克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牧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生活质量,是当代新疆哈萨克民族实现"中国梦"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族在其游牧生活中的婚俗活动丰富多彩、别具特色,踏水礼、彩礼、婚嫁仪式歌、刁羊和姑娘追等是其传统婚礼的基本习俗。随着哈萨克族从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婚俗在时间、彩礼、婚宴和交通等方面由传统向现代不断地发生着变迁。通过对哈萨克族传统和现代婚俗的描述和分析,可以认识到:哈萨克族由单一的民族婚俗文化不断地向多元的民族婚俗文化交融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中介绍了游牧民族哈萨克人民草原文化的多样性。论述了民族生态文化及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特点,以及工农业发展对游牧文化的影响和全球气候变化之下游牧民族生产方式变化。强调研究游牧民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在哈萨克族人民的整个社会生活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人物是哈萨克比,他们既可以是诗人、演说家、裁判和世俗机构,有时又会充当军事首领。但他们最主要的角色其实还是公正原则的实施者。哈萨克比大都出自乎民,是嗡萨克社会中的立法者,又充当法官或行政执法人员,负责处理民事、刑事案件。研究哈萨克比和比法庭的历史价值是时哈萨克文化发展史的进一步深入分析,正确评价其对古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哈萨克比和比法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力促进各民族文化建设,丰富与发展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人民生活中的热切愿望。对此,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作为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疆域的大国,一定要注意多元民族文化与和谐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各民族和睦与团结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在和谐社会的...  相似文献   

6.
北京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首都,56个民族均有人在北京工作、学习和生活。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维护首都民族团结,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法规和政策,使少数民族在社会发展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少数民族在京的民族成份越来越全,人口也逐年增多,出现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对比汉语和哈萨克奇数和偶数不同和相同的词汇文化伴随意义,使我们认识到了哈萨克民族对偶数的忌讳和崇尚奇数的民族习俗,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汉哈两个民族数词的含义和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是紧密结合的。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语言理论的研究和为双语教学服务,并有助于文学作品中美学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模式是我国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向。历史上,丝绸文明对游牧民族在不断地迁徙过程中,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游牧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今天,游牧文化的研究越来越突显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中最有代表性的动物——骆驼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探讨哈萨克民族游牧文化有关骆驼文化变迁的过程、美学思想及人文精神,阐述哈萨克民族的游牧文化精神内涵,呈现哈萨克游牧文化在丝绸之路文明中绽放的异样光芒。  相似文献   

9.
哈萨克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历史传承、地理环境和草原游牧生活等造就了哈萨克族别具风采的民间文学,源远流长的哈萨克族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作家与优秀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哈萨克文学迅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20世纪80年代的“喷发期”。哈萨克当代诗歌和小说是90年代成就最为显著的两种体裁。进入新世纪,原来很不发达的散文和戏剧文学,以及新兴的影视文学、报告文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哈萨克文学“从小毡房走向全世界”的目标是能够预期的。  相似文献   

10.
建国60年以来,哈萨克族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积极建设新牧区、创造新生活。随着国家民族政策的逐步落实、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散杂居城镇的居民。在生活中他们既保留着本民族文化生活的质朴,又接受着现代文明社会的熏陶;既保留着本民族文化生活的传统,又接受着各民族的多元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居住在城市里的哈萨克族宴事活动入手,探讨了城市哈萨克族宴事活动的庆典、宴席、娱乐、宴会厅、互助礼金制等模式,分析了城市哈萨克族宴事活动的共时性质和历时发展变化,从而得出各民族杂居的城市是多元化的摇篮,单一民族聚居地是保留古老民族文化的基地,新疆是闪耀多元文化光芒的一块宝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族是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不断分化并逐步融合而成的。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哈萨克民族音乐兼具欧亚民族宗教风格,独具特色.在民族文化艺术中占有显著地位。本文认为,研究哈萨克族音乐文化发展轨迹时.有必要把哈萨克族源考察置于首位。以构建历时性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各种身体活动,它是特定民族文化的储存和再现。哈萨克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属于本民族的、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既有中华民族文化所共有的特征,又有着新疆独特民俗文化的个性特征。生活在广阔草原上的哈萨克族把草原当做“比赛场地”,把自己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成为人类宝库中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以生活在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汉族女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地域文化意识的差异性出发,比较她们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不同地域文化意识和风格,由此,透视出因各种不同地域环境及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各民族作家文学创作的独特性,也成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徽记。  相似文献   

15.
论哈萨克族民族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族是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不断分化并逐步融合而成的.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哈萨克民族音乐兼具欧亚民族宗教风格.独具特色,在民族文化艺术中占有显著地位.本文认为,研究哈萨克族音乐文化发展轨迹时.有必要把哈萨克族源考察置于首位.以构建历时性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由于生活的地域、特定的文化语境以及相似的文化心理等因素,唐加勒克的诗歌创作与俄罗斯文学有深厚的渊源。唐加勒克积极吸收俄罗斯文化中有益于自身文学发展的因素,在“为人生”文学观念的指导下,关注哈萨克民族的前途,草原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着他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族谚语,是哈萨克族人民世世代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验、观察和思想以及信念的记录,它涉及哈萨克族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心理特质等等。其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具有明显的民族特点。它是哈萨克语言的精华。同时,也是哈萨克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和一份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充分发掘我国哈萨克族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以深深植根于哈萨克族青少年心中的民族文化为内容,通过他们乐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我国哈萨克族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融入我国哈萨克族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是新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简析土族民间故事中的文化内涵席元麟土族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作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以口耳相传而具有群众性、广泛性的民间文学形式之一。土族在历史上是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无法采录、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少数...  相似文献   

20.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服饰虽历经变革,但仍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土家族人民情感的表述。它以符号化视觉语汇透视出本民族生活习俗、审美理念和思想情感,标志着本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并体现本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历史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