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柔然族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柔然人的族源,据《魏书》与《北史》的《蠕蠕传》所志,出于“匈奴”或“东胡”;后人又说出于“鲜卑族和通古斯族”的“杂种”等等。本人认为,柔然虽与东胡同种而非同宗,应该是东夷人(氵岁)闾的宗支。现就以上问题,一一加以考订。柔然人不是匈奴族的后裔认为柔然人是匈奴族者,南北朝各国史皆有是说,但皆无证明。唯中国史法:凡北方民族皆曰“狄”、“猃狁”、“匈奴”。唐人修《晋书》总称“北狄十九种”  相似文献   

2.
三十年间国内匈奴族源研究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匈奴族源族属问题早已成为国际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版了一系列研究论著,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与看法,这些对于匈奴族源问题的研究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相关研究还存在些什么样的问题?彼此观点差异何以如此之大?今后努力的方向何在?如此等等都是目前急需要讨论的问题.参照国际学术界有关研究,我们从考古学、人种学、语言学与历史学四个方面,对国内学者30年间的匈奴族源研究进行了具体细致的评议,分析了各种研究在方法上存在的得与失,提出了一系列应当注意的问题,希望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于蒙古族的族源问题,更具体地说是关于古代的匈奴人与现代的蒙古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自从蒙古族史学家拉西朋斯克最早认为匈奴人即是蒙古人,以及俄国杰出的学者、东方学家H·R·俾丘林第一次提出匈奴、东胡均为蒙古族的前身之后,已不再是什么新问题了。日本著名的蒙古学家白鸟库吉研究匈奴语一些词汇的结果,也证明了匈奴人就是早期的蒙古族或者蒙古族的前身。这些研究为蒙古学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选择了几个与蒙古族族源有关的匈奴语词汇,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同时结合历史学、文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等诸学科重新予以解释,以便进一步证实匈奴人和蒙古人之间的缘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匈奴族源说法甚多,大致有汉人苗裔说;古代的荤粥、猃狁、獯粥、鬼方、混夷皆是匈奴的不同称呼说;匈奴源于义渠、林胡、楼烦说;匈奴来源于西方说;匈奴与其他族毫不相干说;匈奴来源于鲜卑和通古斯说.以上诸说以第二说即匈奴与古代的荤粥、猃狁、獯粥、鬼方、混夷是匈奴的不同称呼说最符合实际情况,其他诸说均牵强附会,证据不足,故不可凭信.  相似文献   

5.
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主要有汉族、戎族、匈奴族及东胡系的鲜卑族等.匈奴族等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秦汉王朝有战争、有和亲、有依附,也有文化的相互影响,是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时期.  相似文献   

6.
(一) 公元四至五世纪时,世界政治局面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三世纪以来日益增强的席卷了亚洲中部和欧洲中南部的“民族大迁移”运动。从现象上看,这个运动的源泉来自居住于东西伯利亚和满洲的通古斯人(东胡人,Tungus)。早在公元前一世纪,源出通古斯族的游牧民族匈奴人就已开始南迁和西迁,一部分匈奴人(北匈奴)在公元前后已到达成海沿岸。从公元二世纪中叶起,另一支源出通古斯族的游牧民族鲜卑人在蒙古土地上兴起,它迫使一部分匈奴人加入自己的部落联盟,另一部分则继续向中亚和欧洲方面推进。匈奴人向欧洲的推进成了欧亚之间  相似文献   

7.
柔然人称君曰:“可汗”。如匈奴称其君主曰“单于”;吐蕃的“赞普”,中原各汉族王廷的“皇帝”。古今研究此名号者,或谓为柔然人的外来语,或说柔然族是鲜卑与通古斯的杂种,故曰:“可汗”名号是蒙古语或通古斯语所出。仍持此论者也非确定语,似可再议。柔然人在古代东方创建“可汗制”,在古代东方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史上有过重大的影响和贡献。它的君称“可汗”名号,首先肯定是其本民族的土著语言所拟定的名号。因此,为了研究可汗名号,必得探索柔然的民族起源与它有关的诸族的先世问题。柔然族源问题,古者所论,有的说是匈奴后裔,或说是鲜卑庶枝。从民族像貌、官职诸方面考订,柔然非匈奴族类,族源问题备专论。鲜卑于战国以来,被称为“东胡”,  相似文献   

8.
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主要有汉族、戎族、匈奴族及东胡系的鲜卑族等。匈奴族等在其发展过程中 ,与秦汉王朝有战争、有和亲、有依附 ,也有文化的相互影响 ,是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时期  相似文献   

9.
胡人是中原民族对北方边疆民族以及外来民族的一个很笼统的称呼,在汉唐时期,就当时的一般习惯而言,所谓胡者即是指曾经隶属于匈奴单于的某些部族与部落,及匈奴部族中所包含的某些部落与氏族。《晋书》卷九七所列四夷中,西戎、北狄在各家史书中都可以被称作胡,西戎包括吐谷浑、焉耆、龟兹、大宛、康居、大秦。  相似文献   

10.
匈奴婚姻习俗是匈奴社会习俗的一个组成部分。“妻后母、报寡嫂”是匈奴乃至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一种重要而又普遍的婚姻形式。在这同时,匈奴贵族过的却是一夫多妻制的生活。在历史上,此族与彼族之间、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统治阶级与臣僚之间的婚姻关系从来都是一种带浓重色彩的政治行为。匈奴别种人在婚前的性生活是极为自由的。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民族的婚姻形态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族兵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兵役形态.在北方草原,从有明确记载的匈奴族兵制到入关前的女真人,北方草原民族无不实行族兵制.族兵制是北方草原民族数千年来传承不断的一项重要军事制度.“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是族兵制最初阶段的本质特征.匈奴国家政权建立后,先后征服、统治了周边民族,迅速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其军队不再由居民“自动”组成,军队的组成具有了强制性,但这并未改变其全民皆兵、军政合一的组织形式.匈奴、柔然之后的北方草原民族政权是以“地区部落”组织为基础的,随着部落构成以血缘为纽带到以地缘为纽带的变化,北方草原民族政权实行的族兵制的血缘色彩逐渐褪去,地缘因素日益增强,并最终成为了主导.  相似文献   

12.
吴大顺 《船山学刊》2008,(3):162-165
“北狄乐”是汉唐时期北方鲜卑、匈奴、羌、氐、羯等各民族音乐通称。其发展经历了原创、交融、分化等历史变迁后,部分歌曲被改造提升,进入北魏音乐机关,成为祭祀、享宴、郊庙音乐的一部分。其歌辞为华语系统,部分继续在民间流传。其歌辞仍为鲜卑语。华化的这部分歌曲通过战争、外交、民间等各种方式流传到南方。在华胡音乐文化交流渗透中。“北狄乐”不断地被汉化。到唐代。其自身的鲜卑语系统已完全消融于汉语的音乐文化系统中。“北狄乐”入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华乐,进入华乐系统后。“北狄乐”的性质改变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在最近于海拉尔举行的中国蒙古史学研交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上,许多学者以极大的兴趣对蒙古族族源问题交换了意见,关于蒙古族的族源问题,过去中外史学界说法不一,不仅有东胡说,也有匈奴说,以及突厥说和丁零说等等这次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蒙兀”这个词来源于《旧唐书》《旧唐书》所记蒙兀活动的望建河,根据前人考证就是现在呼伦贝尔盟的额尔古纳河;俱轮泊即现在呼伦池(达赉  相似文献   

14.
经学产生于春秋末年孔于删定六经,从事私人讲学,创立儒家学派之时,最初只是一门学术.汉兴以后,经学的影响逐步扩大,至汉武帝时便与政治产生了密切关系,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成为最高统治集团制定政策、治理国家的理论依据.西汉王朝(包括新莽时期)各种民族政策的出台,也和经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起创造着祖国的文明历史.西汉时期,除了人口众多的汉族,周边地区还活动着匈奴族、西域诸族、越族、羌族以及西南和东北的一些少数民族,其中最强盛的是北方的匈奴族.汉初之  相似文献   

15.
自从1758年法国人德·揆尼(De Guignes)试图证实欧洲匈人是中国匈奴的后裔以来,匈奴和匈人的关系这一问题曾不时引起国际学术界的争论。然而关于匈奴起源的研究却毫无进展。这可能主要归于两个原因:一,匈奴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二,中国文献对匈奴在先秦时期的活动记述甚少。近半个世纪以来,与匈奴有关的墓葬和遗物不断有所发现,为追  相似文献   

16.
简论哈萨克族宗教信仰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宗教信仰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变化,曾经信仰过萨满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本文主要论述哈萨克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信仰的演变。萨满教哈萨克族的族源之一马孙,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叶,即由“祁连、敦煌间”迁居伊犁河上游,并创造了比较发达的乌孙文化。在这前后,马孙就由最初的原始信仰逐渐过渡到信仰萨滴教。张春出使西域时,曾对乌孙部有这样的记载:“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当时匈奴是信仰萨满教的,因此马孙应当也是信仰萨满教的。哈萨克族古代史诗《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中许多地方反映出…  相似文献   

17.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在它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公元前209——174年)登上历史舞台的时期,匈奴征服了许多邻族,控地东尽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在我国北方,以漠北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奴隶政权。在匈奴奴隶制政权存在的过程中,河西走廊地区不仅在行政、军事上,而且在经济上都与匈奴族的历史活动息息相关。因而,在两汉时期汉匈间的全面斗争中,河西走廊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战场。鉴于此,我想对匈奴人在这个地区的历史活动,做一个初步探讨和研究。错误的地  相似文献   

18.
关于达斡尔族族称与族源问题欧南·乌珠尔最近翻阅了诸如《对达斡尔族称及族源问题的看法》、《达斡尔族族源研究的新途径》、《达斡尔族源于契丹的论证》等文章,觉得自己也应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于是,写了本文,以表拙见。不是之处,敬待专家们赐予指正。一、达斡尔氏...  相似文献   

19.
稽胡(山胡)略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稽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土生土长的独自形成,的一个部族。它的主体部分既非匈奴后裔,也非西域胡种,不过后来羼入了少数的匈奴和西域胡的民族成分,故亦不妨称它为“杂胡”。稽胡是山居的农业部族,“语类夷狄”,其风俗习惯与匈奴、西域胡异,人口众多,社会组织是部落制。  相似文献   

20.
东胡族是与匈奴、月氏大体处在同一历史时代的古族。从东胡与匈奴、燕国发生的各种交往及其对控制地区的管制等情况分析,东胡族已经建立了与匈奴对峙的政权。后来,东胡族虽然被匈奴击败,但其原属部众逃往鲜卑山及大鲜卑山者自称鲜卑,他们在匈奴政权衰落之后统控北方草原大部分地区。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鲜卑游牧政权出现在东汉末年,影响较大的是鲜卑檀石槐政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