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蓉  林素琴 《公关世界》2023,(2):118-120
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自该理念提出后,各个高校积极贯彻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文化育人是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对高校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文化育人过程中,存在育人质量不高、创新性不足等问题,需要高校探索文化育人优化路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基于此,本文对“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文化育人优化路径进行探索和研究,促进三全育人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以通识教育作为育人的宏观指导理念,在入学教育阶段进行大学科研导航、新生研讨课、新生参与课题研究,注重新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题园园 《职业》2023,(13):41-43
本文首先阐述如何围绕“三全育人”视域下工业机器人专业“五位一体”课程构建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其次探索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核心课程的“思政+岗课赛证”融合途径,并将“三全育人”贯穿始终;“五位一体”课程改革重在新时代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融通,最后将课程改革方案进行实践,破解职业院校教师在一线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思政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分离”难题。  相似文献   

4.
徐润 《公关世界》2023,(19):120-122
高职院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当前,高职院校新生来源多样、特点鲜明,但从入学教育取得的成效来看,存在缺乏规划指导、形式单一、内容针对性不强、与实际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分析总结入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通过探讨高职院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有效举措,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推进以德育人为基础的“三全育人”体系建设,是检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是否合格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立德树人视阈下,通过对高职院校推进实施“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和探索高职院校推进实施“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径,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6.
李莉 《公关世界》2024,(2):55-57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高职学生的时代特征、思想特点和心理特性,统筹全面布局、强化高点谋划,充分整合校内外力量与资源,从三个维度整体性推进、协同性突破,组建基于全领域、全方位、全要素的“思政大课堂”,构建实施“三维三课”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模式。全力上好本校“思政课”,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利用本校现有的实践教育基地,三全育人教育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校园文化环境,强化课堂外实践教育作用,坚持“三维三课提实效三全育人育新人”的实践思路,打通思政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指导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其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形成"三全育人"格局的一种教育理念。在高职教育中开展课程思政,有利于实现"三全育人"。构建高职教育课程思政体系,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要构建全面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实施高职教育课程思政,要加强顶层设计建构;调动教职员工的思政教育意识和积极性,加强课程思政人员队伍建设;挖掘思政元素;讲究方式方法,在教学和学校各项工作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8.
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育人”上来,实现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心理育人体系,切实提升心理育人的实效性。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核心,统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力量,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心理育人体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个性。文章首先对“三全育人”视域下心理育人工作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分析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开展心理育人的策略。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优良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机抽取1180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高职院校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情况。大一新生的入学适应情况良好,新生的入学适应情况存在差异性,班干部组的入学适应情况要好于非班干部组;城镇户籍的新生入学适应得分显著高于农村户籍的新生。高职院校要从开展专业教育、使新生明确学习目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育德与育心相结合、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方面开展入学适应教育,为高职院校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程堂尧  律德刚 《职业》2023,(24):42-45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来产业的生力军,中职学校必须立足“立德树人”宗旨,实施“三全育人”。为此,需要分析中职学校德育现状,确立“三全育人”模式建设目标和内涵,通过八条建设路径,采取“五进”举措,建立“六个保障”,构建中职学校德育“三全育人”模式,实施中职学校德育“三全育人”。  相似文献   

11.
张阳 《公关世界》2023,(22):99-101
科研育人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科研育人是高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特殊性、专业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科研育人面临着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管理制度不完善、科研育人途径单一、教师主体意识不足等困境。因此,高校要立足实际、转变观念,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本、育人为本,从强化管理制度保障、突出教师主体作用、建立联动机制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创新科研育人路径,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以全面提升高校科研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12.
赵林林  邹瑄  董菁 《公关世界》2023,(4):144-146
针对目前学校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个别教师欠缺思政意识、缺少课程思政改革的内生动力、缺乏对思政元素的系统挖掘、学校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还未完全形成等问题,本文提出学校教师“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施路径:构建全员、全课程、全过程协同的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模式,并针对实施路径提出所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学校历年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石,新生入学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影响着大学新生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本文从大一新生特点入手,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对把“中国梦”精神融入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青 《公关世界》2024,(4):70-72
近年来,课程思政在育人中的作用被广泛认识,各高校纷纷贯彻三全育人理念于专业教学中。财经商贸类专业应用性强,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对于课程思政重视不足,将学习重点放在专业课程上。在三全育人视角下,财经商贸类专业融入课程思政,加强两者的协同育人,是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三全育人内涵及其时代价值,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韦子瑜 《公关世界》2024,(5):102-104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为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适应时代要求,创新育人模式,提高育人效果。本文从“三全育人”的内涵与教育理念出发,分析了自贸港背景下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三全育人”机制融入海南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三全育人”机制在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海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淡清雅 《公关世界》2023,(5):139-141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的根本,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现阶段高校发展的重点内容,对育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变革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盲区和弊端,实现教育资源向育人环节聚集,政策导向向育人环节倾斜,教育精力向育人环节汇聚的目的,最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化育人目标。“三全育人”视域下,新工科院校加强网络育人工作的重点在于找准工作着力点,充分借助网络平台推动高校网络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主要探究“三全育人”视域下新工科院校加强网络育人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
曲雪 《公关世界》2023,(6):37-39
资助育人是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也是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与教育精准帮扶工作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同时,资助育人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三全育人”思政教育大格局为构建高校资助育人新体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思路,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在明确资助工作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后,在学院范围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开展高校资助工作。通过资助工作与实践活动,强化了资助育人理念,提升了资助育人质量,并在实践与工作中,不断探索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资助育人新方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期改革需要,普通高校教育改革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在全国高校实施全面育人进入一个关键阶段,困难学生是教育发展的短板,资助育人是解决“三全育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是未来实施普及高等教育的重要策略,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关键突破点。本文将从资助育人的内涵、现实条件和现实环境就普通高职院校三全育人中资助育人的现实性意义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李英梅 《职业》2023,(18):67-70
本文围绕如何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探索“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理念培训强基础、协同组织搭平台、合作调研做支撑、思政元素提炼做重点,为全员协同育人提供保障;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牵引、联合备课为先导、课堂教学为关键、实训参与为辅助、其他活动做依托,为全过程协同育人明确方向;校内联动、校企协同、家校互动与社会融入,为全方位协同育人开阔思路。基于多元评价理念,探索出中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评价的内容、标准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生入学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促进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普遍存在安排随意,缺乏系统性、整齐划一,没有针对性、时间短,缺乏持续性、形式单一,缺乏生动性等问题,影响了入学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分析了这个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