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欧洲各民族开始关注自己的神话.这是各民族为了提升自己文化地位,认证自身文化的一个策略.尼采通过研究悲剧来证实自己的民族神话,反对基督教和文化移植.他借用"金发野兽"批判犹太人和基督教文化."金发野兽"代表着古希腊英雄主义精神和欧洲先进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暗合了迷索思的精神.尼采的神话理想就是用迷索思的方式来批判当时欧洲虚无主义和基督道德.  相似文献   

2.
"狮子滚球"法是关于古代小说、戏曲的特定艺术技法的形象称谓.它强调在叙事过程中应针对重要的叙事关节(或为情节,或为人物形象,或为特定情境)作往复跃动地叙写,以获得一种近乎循环跌宕的艺术美感.此种技法体现了古代小说、戏曲较为独特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3.
尼采美学思想的要义是为人生而艺术。尼采认识到生存是充满苦难的,但他并未由此而否定生命的意义,悲观厌世。在尼采看来,古希腊人借助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发展而来的悲剧艺术,使人生变得壮丽,酒神精神乃至强力意志成为人的生命之本质规定。因此,尼采认为,在人的生命由于科学、道德的戕害而越来越孱弱的时代,只有艺术才能够实现拯救。尼采的美学思想吁求着强力,它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性价值立场的缺位与将"道德形而上主义"抱持为惟一价值立场的错位,使张光芒重构"道德形而上主义文学"的理论诉求导向了一种新的精神陷阱.这种精神陷阱就是"道德形而上主义"对人的建构所必然导致的"自杀"、"杀人"与"被杀".  相似文献   

5.
詹世友 《中州学刊》2004,(2):134-137
经过儒家的大力阐扬及其长期的历史积淀,"义"成为了道德精神的代名词.但在日常的道德理解和社会道德舆论中"义"的意义有许多偏向,而造成这些偏向的症结在于:人们没有从道德哲学的高度上理解到"义"德实际上是"公共道义"与"合宜性"的相融与相辅.对"义"进行深入探索,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行为正当性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癫狂边缘的审美诉求——感悟福柯的"哲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柯似乎已成为了上个世纪末期以来全球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但其哲学试验就像在其精神导师尼采那里一样,实际上都是"上帝死了"之后无家可归的现代人的某种精神赌博和灵魂冒险.这个过程既体现为一种审美诉求,又具有某种可能会导致哲学主体疯癫的歇斯底里性质.本文通过对福柯的"哲学行为"的现代性实质及心理实质的探考,试图对现代西方人文语境里某种精神"病症"进行诊断,以期唤起某种新的心灵期待.  相似文献   

7.
传统"慎独"道德精神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慎独"是传统儒学倡导的修身方法和推崇的修养境界,其蕴涵着相当丰富而深邃的道德精神。全面系统地梳理和诠释传统"慎独"的道德精神,不仅能深入领悟"慎独"在古代道德实践中发挥过的重要作用,而且更能发掘"慎独"对今天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目前学术界比较流行的观点来看,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把希腊悲剧的精神归结为"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并以此反对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哲学,最终以艺术的方式肯定了生命,所以尼采在该书中主要宣扬了一种艺术的形而上学、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主义精神。但是,经过分析之后,文章得出结论:尼采并不仅仅是在讨论艺术形而上学问题,而是提出了一个更根本的形而上学问题,即,生活究竟是需要真理还是谎言?也即真理与生命的关系问题,而这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刘小兵 《江淮论坛》2014,(2):99-103
庄子和尼采在通向"逍遥游世"与"醉艺狂欢"的自由之境时,庄子主张个体应依托"心斋"、"坐忘"的方式来荡涤一切违背本性的外在羁绊,达求返璞归真、与道为一、自在逍遥的自然澄明之境;尼采则追求个体要历经从骆驼、狮子、小孩的精神变形,持守本真性灵,最终成为具有强力意志的充满激情与创造活力的生命舞者。庄子的"至人"和尼采的"超人"虽说皆是理想人格模式,但庄子推崇在"清静无为"中彰显性灵,尼采却信奉在"狂放有为"中创造人生。  相似文献   

10.
伦理到底如何"与‘我们’同在"?这是道德合法性的真理与信念前提。伦理道德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精神发展史、人的生命发展史相一致。个体与实体直接同一的伦理世界是人类文明的原初状态,也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古希腊传统中的苏格拉底之"死",希伯来传统中的上帝之"怒",中国春秋时代的孔子"周游"与老子"出关",分别以悲剧与喜剧的方式,呈现伦理世界中人类精神的"悲怆情愫"。伦理世界解构,"大道废,有仁义",人类精神进入以个体为真理,通过教化建构生活世界的伦理普遍性的教化世界。"上帝死了"(尼采)、"打到孔家店"(五四运动),以"伟大可恨"标示教化世界的幻灭,而"上帝之死"与"尼采之疯"之间戏剧般的关联,似乎再次以悲剧的方式申言伦理实体对人的精神的生命意义。由此,人类精神进入道德世界。道德世界透过"伦理上的造诣"将教化世界中的个体提升为主体,达到主体与实体的同一,达到精神史的当代觉悟,即"伦理觉悟"。"伦理觉悟"不仅是伦理家园的精神回归,更是人类的"最后觉悟":"伦理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人类种族的绵延"已经开始取决于"人类学会伦理地思考的程度"(罗素)。人类精神史以伦理为重心,形成绵延不绝的问题流:"我在哪里?""我是谁?"(自然世界)——"人应当如何生活?"(伦理世界)——"我们如何在一起?"(教化世界)——"我们能否在一起?"(道德世界)。当代人类精神的伦理问题如此严峻,乃至发生"人类还会有前途吗"的"梁漱溟之问"。  相似文献   

11.
樊浩 《学术论坛》2007,30(9):1-6
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在经过现象学还原、法哲学分析之后,还需要历史哲学的综合.历史哲学扬弃了现象学与法哲学中意识与意志的抽象性,达到意识-意志的"精神"复归与历史现实性.历史哲学是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辩证复归.历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伦理精神与民族精神.伦理精神与民族精神在历史哲学中同一,伦理精神是道德哲学形态的民族精神,二者同一的基础是"精神-伦理-民族"的概念贯通.民族是伦理的实体,伦理是民族的精神.历史哲学的本质和方法论实质是"哲学的历史"."哲学的历史"是民族精神、伦理精神"永远的现实性"的历史,是民族精神、伦理精神自我运动、辩证发展的历史.道德形而上学的历史哲学应当以民族精神或作为伦理实体的民族精神为研究对象."人文力"是道德形而上学的法哲学分析向历史哲学综合转换的概念中介和概念过渡,它是"冲动力"和"冲动的合理体系"的历史-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2.
试析尼采对苏格拉底——柏拉图理性主义道德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对苏格拉底-柏拉图理性主义道德始终站在肯定"酒神精神"的立场上,批判其张扬抽象理性以贬损真实生命.尼采认为,理想主义否定了身体生命的基础性,残害了生命的活力和创新;其个体幸福主义削弱了人的生命力,促进了人的生命的虚无化;其普遍主义维护了世界的颓废统一性,压制了人的生命的个性化创新.尼采的批判从微观个体层面揭示了古希腊理性主义道德的对抗和异化性质,维护了道德价值取向的现实生命维度;其根本局限在于离开了人的实践性来理解这种道德,没有发现其历史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论文学史上分别对杜甫与李白、与王维、与黄庭坚、与周邦彦等的比较、分析,乃至彼此的"优劣"论.重点归结到当代国学大师梁启超等人,对之何以有不同的倾向性及"表态".涉及其间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并针对不同的取向,联系"灵魂三变"("骆驼、狮子、赤子")之说,加以归纳.  相似文献   

14.
王官成 《学术论坛》2005,8(4):28-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逻辑联系,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物质动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发展先进文化,为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根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朱奇志 《中州学刊》2001,(4):145-148
对现行秩序和文化作激烈的话语颠覆是龚自珍和尼采共有的生命姿态,其思想锋芒在以下几个方面趋近一、"摧锄廉耻”与"敌视生命”--对皇权、教权扼杀生命的控诉;二、"奴才道德”与"羊群道德”--对生命病态的痛惜;三、"乡愿”与"市侩”--对近代文化庸俗性的鄙弃.  相似文献   

16.
理解尼采早年文化理想及其内在矛盾是理解尼采早年思想与写作,尤其是理解尼采1876年思想转变的关键.尼采早年的文化理想是建设一种与现代文化完全异质的新型文化--艺术文化与悲剧文化.献身理想与强烈的自我意识,非理性的审美主义与理性的求知精神的对立,是尼采早年文化理想中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矛盾的进一步发展,促使尼采逐渐抛弃了早年的文化理想,远离了叔本华与瓦格纳,创造了一系列新的学说.  相似文献   

17.
罗俊丽 《兰州学刊》2009,(11):39-42
酒神精神是尼采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从酒神精神的概念出发、对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关系进行分析,疏导了酒神精神是如何影响着的尼采的哲学思想的,并且从尼采自身洋溢的酒神精神的光辉对酒神精神进行阐述与褒扬,从当代视角对酒神的合理性及其缺陷进行评论。酒神精神从肯定人生的痛苦和价值方面具有积极的人生意义。同时,酒神精神作为希腊悲剧的内在实质,阐释了生命苦难中不屈不挠的乐观主义,由此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8.
绘丹 《快乐青春》2010,(7):58-59
狮子家族正在午睡,这一睡就是儿个钟头,它们醒来时,已渐近黄昏。 两天没有进食的狮子饥饿难耐,它们必须去捕食.猎物在哪儿呢?它们站在高高的土堆上瞭望,除了草,它们什么也没看到,狮子们只能继续饿肚子,失望地低吼。狮子们本来是可以美餐一顿的,就在它们进入梦乡时,一群斑马从土堆旁悄然通过。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产的原创性、涵盖的广阔性以及思考的深邃性而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元典",其基本精神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体自身发展上的道德个人主义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20.
狮子鼓是流行在河洛地区的民间乐舞,其发展深受河洛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20世纪中期以前,当地狮子鼓队曾达几百家,之后迅速减少,目前只剩少数鼓队还在活动。狮子鼓的表演由鼓乐、武术、狮舞三部分构成。其中,鼓乐在表演中起着指挥的作用,武术、狮舞是表演的核心。狮子鼓融武术、杂技、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内容丰富,技艺精湛,极受群众喜爱。狮子鼓在体现文化多样性、丰富民众精神生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对于河洛狮子鼓的保护应该从生态环境的优化入手,不断提高表演水平,积极探索现代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