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前,中国青年白领移民群体的数量和规模逐年递增,其对迁入地社会结构的变更和城市建设的推进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从当前青年白领移民的成长现状来看,表面光鲜的背后是白领们日益繁重的压力、焦虑与愤懑的社会事实,众多白领身不由己地从白领沦为“白奴”似乎已成常态,由此必会引发青年白领移民群体社会心态的浮动。对1046名白领的研究发现.年龄和收入显著正向影响青年白领移民社会信心的变化.社会信心在性别上的差异性与其拥有社会支持的程度紧密相关;生活压力方面:自购房、自身健康压力及社会信任度显著影响青年白领移民社会信心;社会参与、情感性支持和社交陪伴是显著影响青年白领移民社会信心的社会支持因素。  相似文献   

2.
青年白领移民的社会适应状态是该群体能否在所居城市永久居留的重要表征。城市外来移民居留意愿的选择,历来存在客观因素决定论和主观因素决定论两种研究取向。调查发现,青年白领移民生活压力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性影响,青年白领移民的平均社会适应水平对青年白领的呈偏低态势,多数的青年白领移民有居留趋向。虽然研究数据一定程度上支持客观因素决定论的研究取向,但决定白领移民是否居留应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所在城市的主观认同和归属是青年白领移民真正植根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3.
简单过活     
在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和越来越快的时尚更新面前,越来越疲惫的白领正在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据称,简单生活正风行美国,同时被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级白领有选择地接受……  相似文献   

4.
子女养育问题是青年人面临的主要压力之一。对上海青年白领的育儿行为和压力调查发现,青年白领父母重视子女的教育投资和择校筹谋,重视子女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培养,对子女的生活幸福期望高于事业期望。育儿压力并非来自于实际承担的照料责任,而是源于自身生存压力的投射,以及对子女成为"快乐精英"的教养期望。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期间影响上海社会稳定的若干重大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社会生活出现大量新矛盾、新问题,上海在如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维稳任务更为复杂和艰巨。当前影响上海社会稳定的因素突出表现在社会利益结构失衡、社会维稳环境变迁、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缺陷和社会治理模式落后等几个方面。为此,对“十二五”期间上海的社会稳定提出如下宏观预警:高度重视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特别要关注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的就业问题;高度重视日益紧张的劳资关系,特别要注意利润侵蚀工资、机器排挤劳动、企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新动向,特别要注意新生代农民工所带来的挑战;高度重视“中产阶级”的社会稳定,把解决“白领民生”纳入政府议程;高度重视失意群体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据此,提出上海“十二五”期间维稳工作的若干建议:进一步平衡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结构和谐;进一步优化社会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利益表达机制,规范利益诉求行为;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维稳工作的根本转型。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作压力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都渴望走出喧嚣的大都市,享受田园生活,借以放松疲惫的身心。在美国,白领们都热衷于当“业余农民”。海归女孩吴楠从中受到启示,她在上海创办了“小农庄主俱乐部”,不仅让城里人过上了“瓜田李下”的时尚地主生活,她自己也收割了大把财富。海归女孩不当白领要”种地”今年29岁的吴楠是位郑州女孩,2001年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在上海  相似文献   

7.
孟影 《现代交际》2006,(1):11-11
“新简单主义”是今年美国最流行的一个名词,它所宣扬的“简单生活”风行全球:不看电视、不上网、不大规模购物、不驾车等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压力,甚至到没人的山野,除了吃饭、睡觉享受自然风光外什么也不做……在物质化时代的今天,许多人部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寻找更加简单、高效的生活方式。在日益增加的工作压力面前,疲惫的白领正在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简单主义生活。它是白领们对复杂都市生活有选择的接受,是不完全摒弃科技但又不完全为物质所累的生活。在上海,笔者也发现了这样的“简单主义”一族的踪影,她们是否会成为一个新时代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美松 《职业》2012,(28):45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都市人对田园生活有一种向往,尤其是工作压力很大的白领们,常常把网络空间中的虚拟农场作为他们的减压工具。白领该不该在上班时间"偷菜"?这个  相似文献   

9.
金龙 《职业》2005,(2):15-16
都市白领自己最了解,在表面风光无限的高薪背后,要承受多么巨大的压力.高负荷的工作、惹人烦的同事、日益萎缩的脑细胞以及不规律的生活,已经让白领们不堪重负.在职场江湖行走的白领们,如果没有几招对付压力的"秘笈",必定难以每天面对苛刻的老板、狡诈的同事、强劲的对手以及紧张的工作.不少白领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甚至在职场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为此,白领心理诊所为你量身定制了几款套装疗伤方法,希望帮助你从职场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0.
曾磊 《职业》2014,(31):36-37
20意14情年已接近尾声,白领们对这一年的工作满况如何?对年底的年终奖是否有信心?他们是否还有相同的跳槽意愿?为更好地了解白领2014年秋季跳槽意愿,智联招聘特发起2014年秋季白领跳槽调查,本次调查分别从白领年终奖信心度指数及跳槽意愿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2079份。  相似文献   

11.
张浩 《科学发展》2010,(8):103-106
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城市化率的方法,实践证明并不科学。目前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依然很突出。上海作为国内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也有"概念性市区"问题,需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在完成"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前提下,加快向"结构转换型"城市化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上海“新二元结构”问题的成因和缓解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是我国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导入地区之一,"新二元结构"引发的社会问题较为突出。"新二元结构"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在我国户籍制度基础上,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因体制因素和自身因素的交织作用,导致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福利获取方面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分隔的社会现象。上海"新二元结构"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和显性化意味着上海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正面临着新挑战,如何回应这些问题成为上海现阶段亟需破解的重大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上海外来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在流入地长期居住的特征日益明显,要求融入上海的诉求也比以往更为强烈。同时,上海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充足、稳定的普通劳动力供给。相对于高学历、高资产、高收入的"外来人才",目前上海在人口融入制度设计中,对"外来普通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关注度不够,存在公平性的瑕疵。通过调查研究与对政策梳理分析,提出完善融入机制、公平对待长期在沪定居外来普通劳动者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是中国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应对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关键。本次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本的理论视角,利用上海、深圳和天津等10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农民工参加企业职业培训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是否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年龄、工作更换次数、专业技术资格、劳动合同签订、月收入和行业类别存在显著相关。依据社会交换理论,利润生成机制的行业差异,劳动者忠诚的重要性程度,以及劳动者将培训技能进行转化的程度和预期时间长短,影响了企业提供职业培训的初始动机及其风险评估,可能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工业投资的增长带动了工业经济的增长,投资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但是,近3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上海工业投资出现了增幅回落和强度趋弱的势头,高附加值产业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崛起,低附加值产业加快转移已经不可避免。既要保持工业投资在“调整、优化和提高”的基础上适度增长,又要在产业发展中发挥政府产业投资政策导向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上海工业经济发展和工业投资面临着两难选择。为进一步找准上海工业发展与投资的主要问题,选择国内粤苏浙津等主要发达地区工业投资情况作为比较对象。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在近3年工业投资方面,既有与上海相似的发展路径,也有与上海不同的发展举措和创新。上海工业投资可从中找到差距,找准问题,从而梳理出确保适度增长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上海城市流动人口逐年递增、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生存竞争中培训需求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上海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着一些困境和问题: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缺乏制度化、教育培训信息不畅达、教育培训课程不尽合理、教育培训资金难以到位等。上海应健全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和规范,畅通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信息和渠道,合理安排和设置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课程,加强落实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资金和项目。  相似文献   

17.
姚平  韩晓燕 《科学发展》2012,(2):105-112
"外来务工人员第二代"在上海已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是上海社会重要的新兴力量,其精神和物质生活状况关系到上海城市未来的发展。本文在详细分析该群体生存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该群体全面融入上海城市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国家与旧工人:1952年上海私营工厂的民主改革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各级档案馆所藏档案文献的梳理,详细考察了在1952年上海私营工厂的民主改革运动中,新政权如何通过诉苦、交待、典型示范等动员技术,对旧工人进行思想和组织上的改造,从而为自上而下地重塑一支新的工人阶级队伍奠定基础。对旧工人的改造,不仅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也构成了新国家对城市基层社会进行整合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The goal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professional challenges of child and youth care workers (CYCWs) in the South African context.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withi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which incorporated a collective case study design. Purposive sampling was used to include a sample of 93 participants representing child and youth care workers from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sations based in rural, semi-urban and urban areas across the six provinces of South Africa. An interview schedule was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s to collect qualitative data from 11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ith regard to data analysis, the researchers typically followed the following steps as suggested by Miles and Huberman (1994, p. 10): data reduction, data display and drawing and verifying conclusions. The most prominent challenges that the participants have cited are: dealing with client behaviours, lack of tangible and immediate results, poor stakeholder relations, lack of recognition, lack of clarity on the role and title of the CYCW, inconsistent job requirements, lack of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inadequate working condition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was that CYCWs in South Africa experience a range of professional challenges. Given that the study was situated within an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the impact of other systems such as poor stakeholder relations in working with individual children (microsystem), working within families (exosystems), working with communities (mesosystem) and working within the broader society (macrosystem) became evident. The researchers overall impression was that the majority of challenges raised emanated from the child and youth care field not yet being fully recognised as a profession at the time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he necessary recommendations to address these professional challenges were made.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对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所获资料的分析,了解到金融危机对上海市闵行区外向型制造业在海外市场的销路影响非常严重,使经营成本对企业发展的制约显得更加突出。在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方面,更多的企业选择直接降价和缩小经营规模等消极应对措施,而选择转产和搬迁的企业较少。但调研结果也表明,上海的外向型制造业基础比较扎实,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赢利能力,内外并举的和谐发展模式仍然需要。通过政府帮助企业减税或增加退税、扩大内销、降低成本和推动升级换代,并支持和帮助企业大力发展供应链管理,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加专注于研发、精密制造等高端制造业以及港口加工、包装、贸易和物流等核心业务,上海的外向型制造业一定能够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