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朱子道统说的提出和建构、发生和发展,有其历史前提和来自道学运动上的思想张力。它是在不断融合理学思想特别是北宋五子思想及儒家经学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朱子继承了二程的道统说,肯定二程得道统之传,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自己之道统论的建构:他首先肯定并强化了周程授受一致的说法,阐明了周子的本体宇宙论即二程的理气论,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新道统说;进而,在《近思录》等书中正式编织了由二程、周、张四子所构成的理学道统;最后,在重视《周易》经学、贯通"四书""六经"、重返孔子之思想世界的过程中,朱子建立了融贯古今、彼此关涉的新经学体系,构造了一个更为完备、博大的新道统体系,将邵雍和伏羲、神农、黄帝同时纳入道统谱系之中。朱子道统说的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理学、经学在宋代道学运动中所造成的思想张力和朱子个人集大成的思想性格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庆历、熙宁之际是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其最终的学术成果便是道学或者说理学的产生和兴盛。而在这个儒学全面复兴的历史过程中,二程毫无疑问是极为重要的思想家,为新儒学的产生做出了突出的思想贡献。  相似文献   

3.
理学对宋代社会及妇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学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高度发展、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适应宋代中央集权政治思想统治的需要而产生的,亦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定的学术思想。理学是一个学派的总称,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了佛、道唯心主义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家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在《宋史·道学传》中称道学。北宋初期的周敦颐是理学的奠基人,但对理学发展起突出作用的是程颢和程颐,即"二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理学体系直接师承于二程学说,故后人称理学为程朱理学。正因为理学成于朱熹,所以又称程朱理学为朱学。传统观点认为,理学在…  相似文献   

4.
宋代学术昌明,文学繁荣。在占主导地位的宋代学术(简称宋学,包括新学、蜀学、道学等。)与宋代诗学观念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种密切联系既表现在二者价值观念系统的某种深刻一致性上,也表现在两种话语系统的相互转换上,同时话语系统的转换又表征着价值观念上的相通性。在这里,我们拟通过对“涵泳”这个概念的分析来从一个角度揭示道学与宋代诗学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朱熹于乾道九年编成的《伊洛渊源录》,是理学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理学学派的著作。朱熹在编纂此书过程中,一是广搜博采原始文献,尽载行实可作实录;二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精心编排省察世情;三是师法《史记》叙事传统,以人系事纵横对比,全面客观地反映出以周敦颐、二程、张载等人为代表的北宋理学宗派的学术面貌,用坚实的文献依据奠定了二程在宋代道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伊洛渊源录》对后世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宋代的程额、程项及其思想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蔡方鹿先生近著《程领程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将二程置于中国文化这一宏阔的视野中加以考察,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剖析,无疑是一部贯以新的视野、新的方法并得出许多新的认识的优秀著作。该书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二程思想本身的研究,二是对二程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第一部分贯穿于全书的第一至第六章,依次为“时代、生平和著作”、“政治经济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经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与以前所有研究二程及其…  相似文献   

7.
所谓学风,即学术风气、学术风格之意。讨论宋代学风,世人多以“宋学即道学”论之,并以道学之风格来标识宋代学术之风气。此论似嫌偏颇。就北宋来说,在文化学术领域,道学的崛起,固然是一大奇观,一大盛事,但是,除了道学之外,更有浩浩荡荡的诗文革新运动,还有影响巨大的荆公新学和东坡蜀学等等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因此,道学的精神决不等于北宋学术之  相似文献   

8.
陈忻 《重庆社会科学》2007,(3):35-41,58
作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二程并非绝对地排斥文学,他们是要求把文学规范在“教化”“、礼义”的范围内,所以提倡“诗合教化”和“合道之文”。本文从二程的本末思想、对作者修养情性的要求、以及文质关系等方面探讨了二程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宋代是我国禁书史上的重要时期 ,禁书类型多样 ,其中 ,道学图书之禁是能充分反映时代特征的重要禁书类型之一。宋代禁止道学图书主要在北宋末、南宋初和南宋后期三个时期。考察其背景、原因和始末 ,可以明显看出宋代禁道学书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紧密相连 ,因党争而引起党禁 ,因党禁而引发书禁 ,禁书与禁学合而为一 ,这是宋代道学图书之禁最显著的特点。此外禁道学书与道学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影响也密切相关。不过就禁书的最终结果而言 ,禁书并未被彻底禁绝 ,但它确实对道学在宋代的发展和传播构成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时自29岁问道程颢,始向道学,学方有定,胡安国认为杨时思想"推本孟子‘性善’之说,发明《大学》、《中庸》之道"[1].作为《中庸》和二程道学重要概念的"中",杨时对此有着怎样的诠释,本文拟就此作一分析与检讨.一、"中"之意涵"中"之内涵丰富、用法多样,杨时对"中"有着诸多诠解.  相似文献   

11.
郑臣 《兰州学刊》2007,(10):28-30,51
王安石新学在宋代思想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开风气之先河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新学在"道德性命"方面的内圣之学的不足,二程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批评,并指出新学内在的学理弊病.二程也正是在对王安石新学进行深入批判的基础上发展其"内圣外王"的理学思想的,在宋代思想转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震 《社会科学》2013,(8):130-139
在宋代道学,格物与诚意,何者具有首要地位?这是道学工夫论域中的一大理论问题。历来以为朱熹以格物为《大学》第一义,于是诚意工夫便落为后手。然而当我们将道学工夫论置于政治文化角度来重新审视之际,我们发现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道学家劝导君主应当努力实践的第一序工夫,往往不是格物致知而恰恰是诚意正心。朱熹自述他"平生所学"止有正心诚意四字,这一自述无疑是朱熹工夫论思想之特质的重要写照,由此可以使我们获得有关朱熹工夫论思想的一项新了解。  相似文献   

13.
陈忻 《重庆师院学报》2010,(5):26-29,51
杨时是宋代洛学派的重要人物,他坚定地秉承并进一步阐扬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其《龟山集》所体现出的文学思想无不打上理学思想的烙印,主要表现为特别强调作者的正心无邪、作品的温柔敦厚和冲淡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刘蔚华 《文史哲》2002,(3):72-74
宋代,“人欲”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下逐渐膨胀。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二程率先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理欲现。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起我”理论与二程的理欲现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同样面临着如何处理义利、理欲、本我与超我的关系问题。二程和弗氏所提供的思想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与宋代经济和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发展相呼应,宋代思想领域产生了程朱理学。为进一步加强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控制,二程提出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说教。此说对社会的影响极大,而妇女受害之烈,尤其惨绝!故自明以来,学  相似文献   

16.
道学新探──评张绪通博士关于“道学”的概念和观点裴倜张绪通博士新著《道学管理要旨》一书(中文本,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1993年9月再版)。这是一部精辟而又系统阐述道学与道学管理思想的专著。作者以新颖活泼的思想和颇具特色的理论构架,对...  相似文献   

17.
论胡宏的哲学思想●姜国柱胡宏(公元1105~1161年),字仁仲,建州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胡安国季子,是宋代有名的学者。他的哲学思想,上承二程,下启张木式,不乏宏论,故作如下论述。一、心性论胡宏虽继承了二程的“性即理也”和“心是理,理是心”的心、...  相似文献   

18.
二程作为宋代理学的创始人,由于他们各自走过的学术道路不同,对佛教理论的研究和取舍也各有长短,因而在吸收和批判“佛性说”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和风格。对于这一点,二程虽然心照不宣,从未公开他们之间的分歧,但已经在南宋以后朱熹与陆王学派的斗争中显示出来。因此我们说:二程对“佛性说”的吸收与批判,确定了理学思想的基本格局。二程之间的不问点,只是理学内部的两种倾向,作为整个理学体系来说,是由二程在以儒学为骨干、兼收佛老思想的前提下,共同完成的。 一.在“性即理”命题上对“佛性说”的吸收与批判 佛教各宗派对“佛性”的解释并不完全相同,但总体来看,“佛性”具有三个特征:(一)它是宇宙一切法的本源;(二)“佛性”包含在一切法中;  相似文献   

19.
市新安朱子研究会更名程朱理学研究会,是为了拓展研究范围,探讨二程到朱熹整个理学形成过程,原因,作用,使思想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深度和高度。同时也扩大了程朱宗亲联谊的范围。今天我们在屯光开会,二程与朱熹祖居都在这里,在篁墩,在屯溪,在黄山市,这里叫“程朱阙里”。二程的子孙来祭过祖,朱熹自己来祭祖过。  相似文献   

20.
“道学”,又称“理学”。它是宋代形成,并成为宋以后七百多年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子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一○页)孔孟之道自从被封建地主阶级宣布为自己的统治思想以后,随着不同历史时期阶级斗争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现实需要,曾几经变化翻新,而它的每一变化,都不过是统治阶级一种阶级政策的特殊形态,丝毫没有改变它的反动本质。道学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儒家思想更加腐朽反动,而且也给先进思想家反对孔孟之道的斗争提出了新的课题,从而使整个封建社会后期儒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