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茶山瑶是生息在广西金秀大瑶山地区的一支瑶民,与花篮瑶、坳瑶、山子瑶、盘瑶一起被合称为“金秀五瑶”。由于受落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限制,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原始巫教成为茶山瑶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本土道教的产生与南传和佛教的传人及其中国化,佛、道二教也逐渐融人到了茶山瑶的社会生活中。就其整体而言,是以道教为主体的巫、道及祖先崇拜的多元信仰。  相似文献   

2.
茶山瑶,是金秀瑶族五个支系的一个重要支系,是一个善歌善舞的民族,人口达12547人,他们居住在一个神奇而古老的大瑶山寨。这里的瑶人吃苦耐劳,智慧和善,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大瑶山上开辟了自己广阔的田野,同时,创作了许许许多多的茶山瑶民歌,民歌体裁形式多样;音乐形态丰富多彩,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3.
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范围内,于旧时代产生和存在大约三四百年之久的“石牌制”,是一种很独特的历史产物。一般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带有原始民主残余、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组织和它的法律表现形式。但笔者对现在能见到的廿九件石牌律抄本(计二个族系以上联立的九件,茶山瑶十三件,花蓝瑶二件,坳瑶二件,盘瑶三件)进行研读,又觉得它蕴藏的内容很丰富、复杂,各自反映出来的主观意志和客观效果都不尽相同,似乎对金秀瑶族  相似文献   

4.
通过重读《花蓝瑶社会组织》,分析了费孝通先生早年的学术研究动向,指出《花蓝瑶社会组织》第一次披露了金秀大瑶山花蓝瑶的人口、家庭和社会生活状况;第一次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深入剖析了金秀大瑶山族团及族团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向;第一次成功地运用了“微型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剖析了花蓝瑶社会。  相似文献   

5.
通过展示金秀大瑶山奇巧秀丽的自然风光,多样的生物景观,以及风格独特的瑶族文化资源,阐明金秀大瑶山旅游开发的潜力,从而提出采用现代精品意识来开发金秀大瑶旅游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瑶族聚居的主要地区。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有瑶族140多万人,其中广西就有86万多人,占61%。广西的瑶族主要分布在都安、富川、金秀、巴马四个瑶族自治县,这四个瑶族自治县的瑶族人口占广西瑶族人口的将近一半。其中:都安20.5万人,富川11.9万人,金秀4.4万人,巴马4.2万人。瑶族支系繁多。以广西四个瑶族自治县而言,都安和巴马以布努瑶为主,富川主要是平地瑶,历史上又称良(粮) 瑶,金秀盘瑶人口最多,约占80%。瑶族各支系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比较而言,富川平地瑶的发展水平较高,与当地汉  相似文献   

7.
关于广西金秀大瑶山花蓝瑶的族源,传统的说法是:从贵州、古州顺流而下,途中经过柳州,在象州县东部进入金秀大瑶山.进入大瑶山的时间是清代,与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无关.本文在历史文献和家乘族谱记载的基础上,经认真细致考证,提出花蓝瑶的祖先是从福建、广东而来,宋元时期溯西江到达大藤峡地区和"贵州"居住.唐宋元时期的"贵州",故治在今广西贵港市,不是指今贵州省.明代大藤峡瑶族起义失败后,起义人员及其后裔为避难转入大瑶山居住,并演化为花蓝瑶.  相似文献   

8.
广西金秀大瑶山以其丰富的瑶族文化资源而被人们誉称为"世界和中国瑶族文化研究的中心."为打造"世界瑶都"文化品牌,充分展示金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扩大金秀大瑶山的文化影响力和旅游知名度,从而在传统文化资源与经济利益之间找到一条可持续富民的民生理路,2010年5月22日至24日首届"全国瑶族文化高峰论坛暨广西来宾金秀圣堂旅游节"在广西金秀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莅临大会并展开了热烈探讨.论坛哲引了金秀瑶族文化具体科学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助推了广西来宾金秀圣堂旅游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正> 瑶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等6省(区)的130多个县内,人口达21 3.4万,内部有过山瑶、八排瑶、布努瑶、平地瑶、顶板瑶、蓝靛瑶、白裤瑶、茶山瑶等等支系。平地瑶主要居住在湖南南部和广西东北部的交界地区,属盘瑶系统。本文拟对其分布,源流及特点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金秀大瑶山瑶族在中国瑶学研究中的地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九个方面论证了广西金秀大瑶山在中国瑶学研究中的地位,为世人深入了解中国瑶族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茶山瑶由于较早地进入大瑶山占有山林田地而成为“山主”,在观念文化上则相应形成了以特权、知足、封闭为主要特点的“山主”意识。并明显地表现在经济、婚育和语言等民俗文化中。这种意识已成为萘山瑶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2.
<正> 宗教信仰及其组织形式,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既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又有丰厚的思想渊源。道教在湘桂交界的广西全州县东山瑶中信仰亦复如此。在39个瑶族支系中,唯东山瑶和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茶山瑶支系笃奉道教,因此有必要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桂北地区不同瑶族村落的錾刻类首饰进行研究,深入花篮瑶和茶山瑶聚集地,对二者的錾刻首饰进行差异化比对分析,从工艺、形制、纹样等几方面分析不同瑶族村落文化对錾刻首饰的影响,从中探讨瑶族艺术元素发展演变的可能性及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和族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广西金秀大瑶山各族群的语言使用状况正发生显著的变化,一定比例的瑶族成员已经不会瑶语,而瑶、汉、壮等族成员普遍具有使用多种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在族际交往的过程中,汉语方言(主要是桂柳话)目前仍维持着强势的地位,并成为大瑶山各族群人口重要的通用语言。  相似文献   

15.
在广西金秀瑶族山区,循着山间小路行走,间或有阵阵山风夹着缕缕微香迎面扑来,让人心醉神迷。这微香,就是苓香草放出的香味。在金秀山区,无处不有香草,无处不飘着芳草的幽香。如果说这里是芳香的世界,也许不算过分吧。瑶族同胞种植香草有悠久的历史。而金秀瑶山的香草,据说是从贵州瑶区传过来的。相传,金秀瑶族同胞祖先本居贵州“苓香山”,苓香山产香草,名之日“苓香草”。在民族压迫的旧社会,苓香山部分瑶民因不堪其苦,辗转迁徙,落居金秀山区,苓香草的种子也随之而来,落地生根。从此,金秀飘  相似文献   

16.
社会身份标记——红瑶身体装饰的文化表达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身体装饰是身体的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个特定群体的身体装饰的文化表达至少包含四个层面:社会身份标记、族群文化记忆的身体再现、个体情感和自我的经验表述、历史和身体政治的折射。红瑶通过仪式中的换装有着标记社会身份,进而建立起文化赋予的身份认同的重要意义,并成为红瑶集体意识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身体装饰是身体的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个特定群体的身体装饰的文化表达至少包含四个层面:社会身份标记、族群文化记忆的身体再现、个体情感和自我的经验表述、历史和身体政治的折射。就第二个层面而言,红瑶通过身体及其装饰行为表达对族群历史记忆的认同,并使之以身体实践的方式一代代地得以传承和"再现"。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金平县的红头瑶民族是一个造型比较独特的民族,其中已婚妇女头上红色的尖帽已经成为其典型的服饰特征,尖帽造型如尖塔,色彩鲜红,再配以夸张的银饰,具有浓郁的装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蕴含着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主要着眼于对金平红头瑶妇女不同时期头饰造型特征的解读分析,探讨其在造型类别、图案形式、色彩构成等几个方面的特征,以此展现红头瑶妇女头饰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风格.  相似文献   

19.
苏宏流摄 《中国民族》2007,(2):I0004-I0004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东部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一个崇尚自然的民族。这就是白裤瑶——瑶族众多支系中的一个分支。几百年来。他们傍山而居.创造了独特的寨居文化.形成独特的建筑艺术。与其建筑相得益彰的则是自裤瑶女性那色彩绚丽美观大方的裙饰。它们犹如山间野花,点缀在白裤瑶人的家乡。  相似文献   

20.
身体装饰是身体的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个特定群体的身体装饰的文化表达至少包含四个层面:社会身份标记、族群文化记忆的身体再现、个体情感和自我的经验表述、历史和身体政治的折射.就第四个层面而言,红瑶的身体及其装饰不是固着不变的存在,其在近现代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非常政治性的过程,受到国家权力、历史与社会语境的规训和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