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法律生态化"日益成为法学界的共识,但尚未形成对"法律生态化"的统一解释。在梳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法律生态化"的不同理解的基础上,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依据,将"法律生态化"重新界定为法律制度向生态化方向调适的制度变迁过程,从而揭示其制度表现和内容,能够从制度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更深刻地透视"法律生态化"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人类物质需求的生态化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质需求的生态化调控就是要求对人类的所有物质需求都要进行符合生态原则的考量与处理。要通过物质需求的生态化意识培养,物质需求的生态化自律,物质需求的生态化制度建设等途径来实现物质需求的生态化调控。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城市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人类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变,生态型城市社会模式的提出是现代城市走出危机走向可持续的理性回归.生态型城市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与自然和谐互动、共存共荣的社会形态,是未来人类理想的住居空间.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的发展是基本规律协同作用的结果,城市社会生态化是包括经济、社会、科技、自然和环境在内的全面改善与整体协调.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提出了城市社会生态化、城市经济生态化、城市人居生态化、城市交通生态化和城市环境生态化"五位一体"协同作用的城市生态型塑路径.  相似文献   

4.
张能全 《兰州学刊》2010,(6):145-150
现代刑事诉讼系统与市场经济体制、民主宪政架构、基本人权保护机制等社会生态环境保持着稳定而协调的生态平衡格局。它对于中国刑事诉讼生态化进程的重要启示在于应当促成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与市场经济、民主宪政、人权保护观念与制度环境的全面调适,促使其保持平衡生态,进而完成中国刑事诉讼生态化使命。  相似文献   

5.
刘冲 《山东社会科学》2012,(12):183-186
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有内在增长机制的国际贸易对资源需求是无限的,而具有内在稳定机制的生态系统对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贸易的合理有序发展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符合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的目标。协调生态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关键是既不能用破坏生态换取经济的暂时发展,也不能因过度地保护生态而放弃贸易增长与经济发展。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国家及WTO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调整来规范国际贸易,才能逐步实现国家间的互相协作,在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推进国际贸易生态化,最终实现真正的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6.
蒋冬梅 《理论界》2011,(8):54-56
"生态化"理念是理论性与操作性兼备的范畴,应用在价格法能构建一个有活力的可持续系统。根据生态化的观点,价格法可把握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之间最准确的平衡点,对其层次的分析有助于生态化价格立法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草原承包经营权生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草原承包经营权生态化的必要性,分析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草原承包经营权的法律规定,指出现行法律规定的草原承包经营权虽有维护草原生态价值的取向,但尚需强化.提出应在物权法中明确草原承包经营权的客体为草原,草原承包经营权人享有的用益物权中包含权利人维护草原生态平衡的义务,还物权本身具有的关系性特点,即通过将生态理念引入草原承包经营权内部,对其进行能动的调整和规范,使草原承包经营权生态化,并以此推动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然资源的物权法律制度,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是近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法律制度,没有这一法律制度,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民法,或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制度;我国物权法的出台对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正确方向,正确评价市场经济建设的成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物权法以规范人对财产的支配关系为内容,性质上属于财产法。因此,所有权的法律制度是物权法的核心内容,财产不受侵犯是物权法的核心理念。只要是合法获得的财产,法律必须给予平等保护。这不仅是物权法应有的立法态度,也是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应有的基本原则。无论谁所有,从合法财产受保护层面上讲都是神圣的,都是不受侵犯的。  相似文献   

9.
国际环境法是关于国际环境问题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是主要调整国家在国际环境领域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规章制度.文章以北部湾地区为蓝本,研究国际环境法对我国生态化发展的影响及运用,探讨在生态化进程中国际环境法实施和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生态学视角的产业组织设立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设立理论是组织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分析了影响产业组织设立的生态化过程和制度化过程。在生态化过程中,产业组织设立率与种群密度以及筹办者密度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产业组织生态位重叠密度与产业组织设立率负相关;经历过竞争的产业组织更容易设立新的产业组织;在资源分割条件下,持续的市场集中必定会提高专业化产业组织的设立率。在制度化过程中,关系密度与产业组织设立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制度行动者的规制会直接限制或刺激产业组织的设立。  相似文献   

11.
《劳动法》作为我国劳动法部门的法典形式,由于规制重点不突出,操作性也比较差,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完善我国劳动法的立法体系,应着重做好“进”和“退”两个方面的工作。在“进”的方面,要进行包括《劳动基准法》、《就业促进法》、《集体合同法》、《劳动者薪酬保障法》等在内的单独立法;在“退”的方面,需要把社会保障法从劳动法体系中独立出去。  相似文献   

12.
由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传统的形成开始于不同时期,前者的经验主义固有特色与大陆法系的逻辑理性基本认知方法产生了根本的差异,为此,要理解英美财产法,就不能直接以英美人的方式去解读英美法,而必须尝试着用大陆法系的方法先做出一个初步的解读。一个包括框架结构、突出特征以及作为其基础的规范类型和适用办法的英美财产法基本构造为:英美财产法以普通法所有权与衡平所有权的双重所有权为框架结构,表现出以实物对象为中心的基本特征,对这些表象背后的支撑,则是它的法律裁判规则(legal ru le)载体形式,从而能够采用关系类推和具体比较的办法实现法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物权法》规定了动产和不动产的用益物权,但只列举了一系列的不动产用益物权,并规定了部分用益物权的期限,对动产用益物权没有详细规定。有学者认为建设用地权的70年期限是除斥期间,进而推及到所有的用益物权期限是除斥期间。这一观点得到广泛的传播。然而,通过法理论证可知,现有用益物权的期限不是除斥期间,亦非取得时效或消灭时效,只是法定存续期间。  相似文献   

14.
本次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有很大的进步,但它对婚姻家庭关系的特殊性、婚姻家庭的道德性等情况考虑不周,这在该法的第5条、第7条、第10条中体现尤为突出。本司法解释过多地植入了财产法规则,未正视我国男权传统的现实,追求所谓法律意义上的平等。这将导致相关关系的失衡,有违婚姻法的立法初衷,也会导致一些相关负面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公司法》确立了一人公司制度。一人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具有法定性:一人公司股东在公司法上承担有限责任需要具备公司法所规定的规范前提,一人公司股东在司法中享受有限责任,需要依法完成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6.
新的《企业破产法》和《物权法》颁布之后,取回权有了新的内涵。它在性质上属于在破产程序进行中行使的实体法上的财产权,是取回权入可不依破产程序直接从管理人处取回自己财产的权利。在相对人破产的程序中,应认定所有权保留买卖中出卖人对标的物享有的所有权、信托关系中委托人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让与担保中担保设定入对担保物的所有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般取回权,同时排除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所有权人的一般取回权。一般取回权,在标的物毁损灭失或标的物因添附被破产人取得所有权时转化为一般破产债权。特别取回权除法律规定的出卖人取回权以外,还应包括行纪入取回权和代偿取回权。  相似文献   

17.
传统大陆私法中包含了一种以私法权利为基础的个人财产形态,即“权利财产”。土地承载着个人的一切财产形式,是私人财产的根基。保护私人财产权最彻底的形式就是对私人土地所有权的肯定,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就成为了“权利财产”的核心。由于古代中国的集权专制,“权利财产”在我国传统法文化中无法生成。经过民国时代的曲折,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又重新引入了西方的私法体系,“权利财产”在法理上可以存在了。但由于土地所有权专属于国家,“权利财产”在我国失去了根基,这成为我国不动产领域——城市房地关系矛盾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论《物权法》上车位制度的适用——从法解释学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第74条填补了我国小区车位制度的空白,但其中的模糊性和漏洞也十分明显,从而使其定分止争的法律功能大打折扣.因此,从法解释学的角度,对现行车位制度进行解释和检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我国车位制度的应然状态,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在现行的<物权法>框架下,业主对车位应享有"特殊优先权",开发商在车位归属约定中的优越地位应得到合理地规制.我国车位制度的应然状态是,车位由业主共有.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法定的知识财产专有权,同其他权利或财产一样,亦存在滥用的可能,应受到反垄断法的规范与调整。反垄断法意义上的知识产权是否构成滥用,需要根据反垄断法的一系列标准来判断,而不是根据一般法律原则或公平原则来进行,亦非根据知识产权法标准来判断。这种以市场结构为分析基础的特点决定了反垄断法规范知识产权滥用的局限。知识产权滥用的多样性,以及国家的不同社会政策,要求采取多种法律手段来对知识产权滥用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的十几年,人类明显感觉到科学技术颠覆了以往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统治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文明带给人类财富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由此引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受到哲学界的热捧,詹姆斯·奥康纳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研究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构建美好生态社会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