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拉克劳、墨菲及其"新霸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克劳和墨菲是当代闻名的激进左翼理论家,他们运用后现代主义所使用的方法,即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的方法分析和解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政治现实,并公开把自己的理论称作"后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霸权"理论,该理论亦称"新葛兰西主义"或"新霸权"理论."新霸权"理论认为,由于普遍性/特殊性二分法被淘汰,才存在着"霸权","霸权"作为一种新范畴是被当作对获得"霸权"障碍本身的反映而提出来的,其条件是对抗力量的存在和把它们分离开的不稳定边界,自主性是其构造的形式,激进多元民主是其基础.因此,"新霸权"理论、置换革命的主体、激进多元民主等等都是拉墨二人的社会主义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后马克思主义学者巴特勒、齐泽克与拉克劳三人围绕着"霸权逻辑与现代康德主义"的争论把近代哲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偶然性与必然性等问题推到了现代哲学的前沿,并成为现代政治哲学难以规避的棘手问题。他们之间所展开的对话和争论折射了现代政治运作中所蕴含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张力。巴特勒和齐泽克认为,拉克劳有关霸权逻辑的"空能指"概念无非是康德主义的先天形式加经验内容的现代变种。拉克劳对此给予坚决的回击,并认为其政治霸权概念是一种具体的抽象,而非政治哲学中的康德主义的二元论。相反,巴特勒思想中还残存着诸多黑格尔的本质主义的成分,其"文化翻译"和"述行"等概念不但与其政治霸权的概念不冲突,反而更说明了其霸权逻辑的普遍性和有效性。西方左派的这一争论将有助于深化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胡大平 《求是学刊》2004,31(1):20-26
作为一种左派话语,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民主政治规划实际上是通过阿尔都塞和拉康等人的"反本质主义"逻辑把客观的"社会"存在改写成一种主观的话语空间而形成的价值立场,在其中政治的对抗性基础变成一种与社会条件无涉的个体对抗,政治本身变成一种霸权斗争(即话语争夺的斗争).正是这一原因,这种政治规划彻底地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分、阶级斗争等核心理论.文章从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直接背景及其理论逻辑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语言学转向,指出它是西方左派摆脱自身危机的一种伦理突围.  相似文献   

4.
民主的批判与政治的回归——论墨菲的竞争民主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塔尔·墨菲在《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中提出激进多元的民主规划之后,继续展开自己的理论之卷,在其后的著作中,墨菲通过对罗尔斯、哈贝马斯、施米特以及社群主义的批判,阐发了审议民主的替代性模式——竞争民主。竞争民主是激进的多元民主规划的理想民主模式,墨菲通过对多元主义、政治、民主三者的连接,勾勒出了竞争民主的模式,试图为西方左派寻找一条自我救赎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5.
以人类解放为主旨的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的理论框架是一种“经济主义的政治模式”,即高度关注经济领域对抗性的政治性问题,这是从经济和财产权的视角切入人类解放这一政治性问题的唯一路径.正是立足于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形成了马克思自身对于革命主体——“阶级”的建构.在“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在思考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术语时,拉克劳、墨菲在通向列宁、葛兰西的“思想墓碑”上错误地镌刻了瓦解“经济主义的政治模式”的碑文,从而将“阶级”的思考从经济基础这一分析框架上抽离出来并使其碎片化,以达到其在“资本主义民主”这一既定的前提下实现激进多元民主政治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政治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政治是网络与政治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的政治发展现象。它包括网络对政治的影响和网络空间的政治活动两个方面,具有虚拟现实性、全球性、直接性、平等性、便捷性、廉价性等特性。我国网络政治经历了准备、产生影响、初步形成三个阶段。建设我国网络政治,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和政府管理创新,有利于进行政治宣传。促进我国网络政治发展的对策是:网络普及率;培育"网络公民意识";树立政治安全意识,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抵制"西方政治霸权"。  相似文献   

7.
“金融霸权”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排斥、攻击的主要话题。在对“金融霸权”的研究过程中 ,发现许多学者把“金融霸权”的本质问题作为一个已知条件 ,继而对其加以批判 ,对“金融霸权”的本质研究论者甚少 ,这种学术现象反映出的是对“金融霸权”的盖棺定论。笔者以为 ,我们对“金融霸权”的理解和认识 ,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与经济固然有着一定的联系 ,但政治绝对代替不了客观经济规律。所谓“金融霸权”的出现是金融领域中的一种金融现象或金融规律。本文以生态平衡理论为逻辑起点 ,客观阐述“金融霸权”存在的必然性 ,所起作用的双重性及各国对“金融霸权”所持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8.
正《衰落与倒塌:帝国的终结与民主的未来》一书由新社会出版社(New Society Publishers)于2014年5月出版。作者约翰·格里尔(John Michael Greer)是一位生态史学者、国际知名的石油峰值理论家。美国全球帝国的衰落与倒塌是当今地缘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我们对此的回应将决定我们未来的发展轨迹,这远远超出一国国界的限制。在本书中,作者清晰地梳理了美国为追求政治和经济霸权,如何将自  相似文献   

9.
陈友良 《社科纵横》2012,(10):121-124
晚年严复依据英文报刊持续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他观察到一些相互冲突和矛盾的现象:德国的强盛与霸权,英国的民主与集权,国民程度与国体",能者"与"伟人"等等。这种两歧性的观察使他更深一步认识中国的改革必然面对许多复杂、矛盾的难题。晚年严复颇受非议的政治思想尤其是国体论,至少部分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启示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以新政治经济学切入,鼓吹的却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以新自由主义开出,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形成了诸多威胁。它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泛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与攻击马克思主义;科斯定理与促动产权私有化改革;政治科斯定理与推行西方式民主;经济学帝国主义、话语霸权与生搬硬套;工具理性肆虐与信仰缺失;对外扩张与肢解民族国家。清醒认识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是展开针对性应对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11.
民主政治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具有紧密的联系,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对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民主政治建设带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积极引导和不断完善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良性有序发展,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政治的秘密":对马克思国际政治观的政治社会学重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关于"国际政治的秘密"的观念,是理解其国际关系思想的一把钥匙。用霸权与侵略战争来简洁地解读马克思关于"国际政治的秘密"的观念,无疑方向是正确的,它深刻地指出了国际政治欺骗性的一面,然而却未全面阐述国际政治复杂性的一面。关于后者,有必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马克思的国际关系思想总体框架,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外交史及霸权构成的各种观点尤为有益。  相似文献   

13.
李红梅 《社科纵横》2006,21(2):24-26
政治文化往往影响一个国家的民主进程和政治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社会政治生活有许多消极影响,尤其对基层组织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更为突出。为了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反思和清理封建传统政治文化,活跃对民主的研究与传播,培养参与型公民,增强政治透明度,消除群众对民主效能的疑虑,重塑现代政治文化,以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从我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可见,我国选择的是法治型民主政治建设之路。同时综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国实际上走的正是法治型民主政治建设道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政权建设需要和人民权利意识的增长,是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客观因素。因而,参与型民主政治将是我国未来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试论发展党内民主应在县级地方率先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党内民主和地方民主的难易程度比较来看,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来看,发展地方民主应当优先于党内民主。农村村民自治、省直管县改革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加快推进县级地方民主政治建设,以此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日,符合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6.
张延磊 《社科纵横》2005,20(6):116-117
国际刑事法院是国际法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刑事审判机构,其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毋庸质疑,但它的运作,难以避免地受制于国际政治现实。它主要面临霸权、主权和联合国安理会三方面的政治制约。它与霸权的冲突,凸显了其在促进当今国际政治格局演变与新的世界秩序建立方面的价值;它与主权的冲突本质上是由各国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决定的,目前只能寻求两者间的微妙平衡;由于联合国安理会本身就是在国际正义力量与霸权、强权博弈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这两种力量的斗争会通过联合国安理会折射到国际刑事法院。基于正义性、迫切性和可行性的考虑,中国应该采取务实态度,适时加入国际刑事法院。  相似文献   

17.
后马克思主义拒斥传统的、透明的、统一的主体.拉克劳和墨菲把主体理解为话语立场的主体,主体是分散的、多元的,齐泽克则把主体理解为不能被符号秩序所整合的无意识主体.在此基础上,他们消解和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建构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这种理论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价值诉求,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论政治监督与民主自由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民主和政治自由是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的必然要求 ,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民主自由的实现有赖于民主的政治体制 ,而民主政治体制的核心制度功能之一就是政治监督 ,民主自由政治的各种制度无不包含着对政治权力进行监督与制衡的机制。因此 ,政治监督是实现政治民主和政治自由的基本途径 ,民主自由的发展必须以健全和完善政治监督制度为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9.
话语霸权,指一国依靠自身优势,将蕴含自身价值取向的话语强加于别国,使其逐渐丧失自我意识而接受霸权国的话语体系。在当代国际关系领域,就表现为美国的话语霸权。它依靠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渗透进了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成为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全球化、多极化的发展和世界人民对其霸权本质的认清,这一霸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它必将被各国间平等的话语交流所代替。  相似文献   

20.
台州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力钧 《浙江学刊》2007,(3):131-13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台州基层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探索创立以“民主恳谈”为主要标志的新制度、新机制,不仅在实践中极大地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且在制度上较好地解决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