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恋母情绪”的反对──《初恋》主人公心理透视白长龙《初恋》是屠格涅夫写的一部爱情心理小说。小说写了四十余岁的中年人──符拉基米尔·彼德罗维奇对他十六岁初恋生活的回忆,并细致而独特地描写了少年“我”的心理活动。这些独特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为特殊的父子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林喦:先生是我一直尊敬的文学前辈,今天能在一起做一个交流,是一件对后学有益的幸事。近段时间,我一直阅读先生的诸多部作品,受益良多,从《春宽梦窄》《鸿爪春泥》《龙墩上的悖论》到《读文人》《读女性》《张学良人格图谱》等。给我个人的感觉,先生的散文以情理并  相似文献   

3.
54年前,正读初中的我,在老师的指导下,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认认真真地阅读了方志敏烈士的遗著《狱中纪实》《可爱的中国》等作品。这是当时中学生们必读的课外读物。其中,对《可  相似文献   

4.
在线     
祝愿你们走向卓越《新华航空》编辑部:我是海航的常旅客,每次飞行中收获都来自《新华航空》刊物:每次飞行中都渴望阅读到新一期的《新华航空》杂志。可以说,她是我的良师益友,我诚恳地将我的作品——《有限的职能,无限的服务》一书送与你们交流,并希望你们的刊物走向卓越。《新华航空》机上读物,天空中获取知识,品味人生,启示理念。  相似文献   

5.
编读互联网     
亲爱的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 我叫王梦婕,是重庆市綦江县东源小学的一名学生。也是《阅读与作文》的忠实小读者。以前我不喜欢看书,写作能力自然不怎么好。自从我订购了《阅读与作文》以后,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为感谢《阅读与作文》在学习方向给我带来的帮助,特寄此信。在此祝《阅读与作文》杂志社越办越红火! 《阅读与作文》的忠实读者:王梦婕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姚雪垠的名字重新为许多读者所知,是因为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缘故。不过,有的同志说,不瞭解这位作家的前期的作品很难真正全面地认识《李自成》。我同意这样的看法。为此多方收集、阅读了他的前期作品,现在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下,以就教于同行们。  相似文献   

7.
<正> 沈从文作品中使用了许多湘西方言,对此各家的看法不一.司马长风在所著《中国新文学史》中曾批评他“方言土腔难解”.自称湘西人的贺玉波,在《中国现代作家论》一书中对“在他的作品中,他总是用着他自己故乡的方言,或者苗族的方言,以及许多人难懂的成语,这也是我们所不满的”.美国人金介甫认为,“他早期在方言运用上或许分恣情,但抛弃这份遗产,等于是丢弃他家乡最可贵的贡献”(见《沈从文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地域色彩》,载1987年1月台湾《联合文学》沈从文专号).不过,过多的土语言方会妨碍作品与读者的沟通.我作为湘西人,在阅读他的作品时也因有不少方言看不懂,而不得不写信去问家乡的亲友.这份《注释》,就是根据我的回忆和家乡亲友的解答编写的,也许对其他阅读沈从文作品的人会有所帮助.由于年代久远,语言又有变化,回忆倘有不准确处,还希望得到家乡人的指正.  相似文献   

8.
李冰 《今日南国》2006,(6):53-54
宋美龄在和蒋介石结识之前, 她的人生历程究竟有没有过初恋? 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宋美龄与刘纪文的初恋》,披露了这位民国第一夫人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9.
1945年,茅盾在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单行本初版后记中写道:“我得坦白自承:写到一半时,我已经完全明白,我是写失败了。失败在内容,也在形式。”(见《茅盾全集》四卷474页,以下引文未加注者均引于此书)。作为一个曾创作过《蚀》、《虹》和《子夜》,并在后期又写出《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等优秀作品的伟大作家,何以在这里“写失败了”呢?在接受理论看来,作家从事写作,其目的是为了让读者阅读。而未能被读者接受的作品,其潜在功能及其文本价值就没有实现,作者的创作目的就没有达到,也就意味着作品的失败。我们不妨就…  相似文献   

10.
刘菜菜 《可乐》2011,(2):10-11
刘若英的一首《后来》,俘获了很多人的心。在这首歌中,刘若英用她感性的嗓音缓缓地诉说了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是什么原因使初恋有这样的魔力?  相似文献   

11.
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由“大人写给小孩看”的儿童文学,尚存在诸多并未将儿童设为目标读者却大受儿童欢迎的“非传统”儿童文学作品。诺贝尔文学奖大师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即是典型代表之一。本文以该作为例,探讨此类“非传统”作品获得经典性的内在原因。研究发现,《小银和我》包含“真”“善”“美”的内在特质。上述三点构成了它的经典性内涵,满足了儿童读者阅读需求的德育认知、审美天性以及思维习惯。这正是《小银和我》能够成为儿童文学经典的根本原因,值得儿童文学创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不是基督徒,但他与《圣经》有不解之缘。上世纪20年代初他在北京寻找文学理想的那段艰难时光中最常阅读的两部书就是《史记》与《圣经》。那段时间的创作中,除直接以教会经历为题材的《蒙恩的孩子》等作品外,《月下》、《神巫之爱》等作品中也不乏基督教的祷词和喻象。沈从文1929年创作的《媚金·豹子与那羊》(以下简称《媚金》)与其他的苗族传奇一样,被人读解为“一对青年为了浪漫的爱情而牺牲的故事,颂扬了他们的坚贞不渝。”[1]沈从文生前曾多次感慨自己小说的不被人所理解:“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  相似文献   

13.
浅析《伊豆舞女》的创作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是以初恋为题材的一部短篇小说,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它不落俗套,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小说中带有日本传统文学中所特有的内质美感,洋溢着在平凡生活中所撷取的青春气息。本文试图探究其成为日本近代抒情小说佳作,并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典范的缘由。  相似文献   

14.
《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流传至今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其中不仅飞扬着诗意的想象,且有深邃的内涵.通过对两部作品特征分析,阐述了图像时代的儿童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学生阅读,对课外阅读总量做出了明确规定——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第一学段5万,第二学段40万,第三学段100万)。还推荐了一些课外阅读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冰心的《繁星·春水》、吴承恩的《西游记》、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除此之外,在“教学建议”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同时,《语…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是,有些人却担心阅读、积累的囫囵吞枣会影响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情感、语言等的理解和感悟。我以为大可不必顾虑这些。感悟,可以随着学生阅历的丰富而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17.
一九四七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冯雪峰编的《丁玲文集》(短篇小说集)里,收入了丁玲七篇作品,其中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这两篇作品是丁玲的代表作。以《我在霞村的时候》命名的短篇集,一种是胡风编的,一九四四年三月远方书店出版,另一种是丁玲自编,一九五○年八月三联书店发行,还有《丁玲选集》,一九五一年七月开明书店出版,收入《莎菲女士的日记》及《我在霞村的时候》两篇作品。一  相似文献   

18.
《吉狄马加诗选》带着大小凉山黑色泥土的芳香步入了社会,走向世界。它是诗人近10年来诗歌硕果的精选,荟萃了诗人135篇优秀诗作。这些诗的血管里流淌的是诗人的民族的血,反映的是诗人对自己民族的审视和深沉的思索。 诗人吉狄马加,1982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仅在1985年至1992年8年之中,就出版诗集《初恋的歌》、《一个彝人的梦想》、《罗马的太阳》和《吉狄马加诗选》等。《初恋的歌》获中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组  相似文献   

19.
《金色笔记》是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它以主人公所写的五本笔记和一部小说中的故事《自由女性》为主体,其复杂的叙述结构、跳跃的时空转换、变化重合的人物角色及重叠交错的部分内容等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小说读者的阅读期待,改变了读者被动舒适的阅读习惯,使读者不得不积极地参与作品的阅读过程,重新建构作品本体。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红楼梦》研究中,“比较研究”的风气很盛,有的把《红搂梦》跟其他作品比较,有的把《红楼梦》作者跟其他作品作者比较,有的把《红楼梦》书中人物跟其他书中人物比较,也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比较,涉及古今中外的都有,可谓五花八门,给人们以多方面的启发。本人也想暂时加入一下这个比较研究的队伍,试把《红楼梦》书中头号人物贾宝玉和清代乾隆年间诗文三大家之一的袁枚(1716—1797)作一番比较。引起我比较的动机,是在阅读袁枚的诗文、《随园诗话》和了解他的立身行事时,直觉地感到他同贾宝玉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