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 李白集中,现存有酬赠崔侍御诗十一首,除了两首之外,其余都是在金陵一带写的。这些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李白的行踪、生活和思想,应予注意,这样就必然会牵涉到对崔侍御其人的研究。李白有《酬崔侍御》一诗: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今本李白集在此诗前附有一首《赠李十二》诗: 我是潇湘放逐臣,君辞明主汉江滨。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诗题下注明作者是“摄监察御史崔成甫”。李白还有《〈泽畔吟〉序》一篇。文曰: 《泽畔吟》者,逐臣崔公之所作也。公代业文宗,早茂才秀。起家校书蓬山,再尉关辅,中佐于宪车,因贬湘阴。从宦二十有八载,而官未登于郎署,何遇时而不偶耶?  相似文献   

2.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从十五岁起,他便开始漫游。一生中,几乎游遍了我国的名山大川。而且每到一地,都要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同样,在山西也留下了李白的游迹和诗篇。在这方面作一些初步探索,将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阮诗无酒说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同时留下诗名与酒名的是阮籍、陶渊明和李白。 陶渊明和李白都留下了大量关涉酒的诗篇。南朝梁代之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陶渊明集》中确实有《连雨独饮》、《饮酒二十首》、《止酒》、《述酒》等诗。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说:李白的诗,“说到饮酒上来的有一百七十首。”其中篇题涉酒的名篇就有《将进酒》、《金陵酒肆留别》、《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把酒问月》、《月下独酌四首》等。唯独阮籍在其毕生创作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中却没有一首是咏酒的,只有其三十四中提到了酒:  相似文献   

4.
《文史哲》2014,(3)
在老一辈学者所著白居易诗文选注本中,王汝弼先生《白居易选集》质量较高、影响较大。但其对白居易诗的文本解读,也有一些可商之处。如《北楼送客归上都》、《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庾三十二补阙杜十四拾遗李二十助教员外窦七校书》、《初入峡有感》等篇。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李白的九百余篇诗章 ,不仅生动地反映了盛唐时代的社会现实和生活风貌 ,而且相当广泛地涉及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领域。李白的论画诗 ,约有二十首 ,与绘画多少有些联系的诗篇近六十首。盛唐时代流传至今的绘画已经廖若晨星 ,现存的唐代绘画理论著述 ,也不过二十余种 ,因此 ,李白的论画诗 ,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盛唐时代的绘画状况和绘画理论的发展 ,将是很有裨益的。李白有关绘画艺术形象的诗句 ,如“闻君写真图 ,岛屿备萦回” ,“图真象贤 ,传容写法”“粉为造化 ,笔写天真” ,“爱图伊人 ,夺妙真宰”。提出了“真图”、“…  相似文献   

6.
崔颢和李白同属盛唐诗人,但在诗名和成就上,崔与李非为“同级”,难能相比。然而有趣的是这二位却终于要“比”了,并且发其端者竟是号称“诗仙”的强手李白。这就是诗歌史上广为传诵的李白与崔颢拟诗较才的佳话。 原来,青年诗人崔颢在游武昌黄鹤楼时曾题下一首名为《黄鹤楼》的诗,诗是这样写  相似文献   

7.
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了清朝王琦编纂的《李太白全集》。这本书共收入唐朝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创作的诗文 1110 篇,其中诗歌 1048 首。在这1048首诗中,可以认定是描写女性的诗篇有103首,我们将它们称为“李白女性诗歌”。这些诗大约占李白全部诗歌的10%。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比唐朝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写女性的诗歌的比例要大许多。李白女性诗歌不但多,而且写得非常优美。《唐诗三百首》是众多唐诗选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读者公认的。这本唐诗选集名为 300 首,实选唐诗307 首。在这 307 首中,李白的诗有 25 首,其中有 13 首是写女性…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诗歌论及者多如牛栋,前辈大方之家也是济济满堂,成绩之卓然,令后来者眩目,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顶峰,也是我国山水诗成熟和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名家辈出,佳篇美什,灿若繁星”而李白以他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峨眉山月歌》、《朝发白帝城》、《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清溪行》等诗篇为代表的山水诗,把山水诗推向了一个新阶段。然而,对这位“天之谪仙”的山水诗论者似乎甚为寥寥,今试抛陋砖而引方家美玉,并略窥文化的续承与发展之微诣。 一、简说李白的山水诗  相似文献   

9.
高君 《西部观察》2004,(7):66-71
今天的诗城,是如此美丽.   如果李白再世,杜甫重生,如果他们重新来到奉节,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写下比“早发白帝城“或“登高“这些不朽经典更激越更大气更动人的诗篇.……  相似文献   

10.
高君 《西部观察》2004,(8):66-71
今天的诗城,是如此美丽.   如果李白再世,杜甫重生,如果他们重新来到奉节,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写下比“早发白帝城“或“登高“这些不朽经典更激越更大气更动人的诗篇.……  相似文献   

11.
一、大唐一诗侠 在李白“谪仙”、“诗仙”、“酒仙”等诸多美号中,我认为还应再加上一“诗侠”。在唐代诗人中,不仅是他所写的任侠诗篇最多,而且他本人就是唐代有名的一位侠士。且看诗人的自画像: 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留别广陵诸公》)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邀。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叙旧赠扛阳宰陆调》) 从李白自己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头戴高冠,腰佩雄剑,身穿珠袍,坐跨骏马的少年侠士,破纸欲出。这就是“诗侠”李白的自画像。 那么,在李白同时代人的眼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李白的好友“饮中八仙”之一崔宗之写道:  相似文献   

12.
诗人论诗,往往独具卓见。杜甫怀念李白的五律:“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就被认为概括了诗人风格的很有见解的诗评。闻一多先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有过极为精辟的论述,对五四以来的新诗,从理论到实践都认真进行探索,有所创新。“他本是个诗人,从诗到诗是很近便的路。”①这里打算就闻先生对新诗的论述,谈一点个人学习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一、从崔颢、李白的诗谈起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流传遐迩,历久不衰。据说李白登黄鹤楼打算题诗,也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①此后,李白过金陵,登凤凰台,仿崔诗章法与意境,题《登金陵凤凰台》诗,意欲一较高低。对这两首诗,后人众说纷纭,似乎难定甲乙。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但也有人认为,李诗结句以浮云蔽日喻奸臣蒙主,表达作者思君念国的忧世之情,而崔诗给句写思乡离愁,似无更深内涵,故李诗给句差胜。明代王世懋独具只眼,他说:“崔郎中作黄鹤楼诗,青莲…  相似文献   

14.
《上李邕》一诗,是李白诗中的著名篇章,对研究李白的性格、思想及其艺术风格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但这首诗的系年却大成问题。大多数李白研究家,都认为此诗是李白天宝初赐金还山后游齐州谒见北海太守李邕时所作。但细考此诗,觉得系在天宝年间,却有不少问题无法解释。全诗不长,录于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相似文献   

15.
在盛唐诗坛,李白、李颀两位诗人有较多相似处:两人都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且都炼丹服食;二人皆倾财任侠,不事产业.开元时期,李白、李颀都与宰相之子、玄宗之婿张珀有着不同寻常的交谊.天宝初,李白以天纵之才把雄奇奔放的诗风带进京城诗坛,而此时恰是李颀诗风发生质变时期,且其转变后的诗风豪放跌宕,尤其是人物素描诗中对狂诞个性的张扬,最接近李白的作品.可以说:李颀诗风的转变,当较多的受到李白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广阔无垠,璀璨夺目的唐诗星空中,伟大的诗人李白,恰似一颗闪闪发光的巨星。在他光彩而又坎坷的一生中,写下了近千首诗篇,其中有关黄河的诗歌有二十三首。这些诗无论在思想深度和艺术技巧上,都有杰出的成就,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一、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气象 李白经历了整个盛唐时代。唐玄宗开元元年,他才十三岁,到“安史之乱”的天宝十四年,已五十五岁了,唐代宗宝应元年安史之乱结束,而李白也就在这一年病逝于安庄,他在诗歌中忠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状况,使他的诗呈现一种青春焕发,健康爽朗的上升气象。他的黄河诗最可作为代  相似文献   

17.
魏佳倩 《快乐青春》2009,(11):26-27
一位年轻诗人写了许多吟风咏月、写景抒情的诗篇,可他很苦恼,因为人们都不喜欢读他的诗。怎么回事呢?难道是他的诗写得不好?年轻诗人向父亲的朋友——一位老钟表匠请教。  相似文献   

18.
<正> (一) 探讨李商隐诗的思想艺术特徵时不能不涉及一个特殊题材方面,那就是数量众多的描写女冠生活的诗篇。唐代诗人咏女冠之作固不一而足,如李白、白居易、韩愈、杨巨源、韦应物、李益、杨凭、于鹤、元稹等均创作过这类题材作品,但数量都不多,内容也较平直单纯。至李商隐才以巨大篇幅,委婉曲折的笔触,对女冠生活进行较系统而全面的描写,内容丰富多采,形象栩栩如生。通过这些诗篇,读者对晚唐社会风尚和士大夫生活某些侧面会有较深刻认识。因此探讨李商隐的咏女冠诗不是没有意义的事。李商隐青年时代好道,晚年又逃禅,他的一些诗在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感情中又往往糅合交融某些缥缈虚无、感伤颓废的情调,也和这种好道逃禅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诗人在中进士前一段时期亦即二十二岁至  相似文献   

19.
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流传千古,脍炙人口。但是,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很不一致。到目前为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下面三种观点:(1) 王瑶在《李白》中认为是李白二十五岁的时候,“出蜀途中离开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到江陵时作的。”(2) 朱东润在他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说:“唐肃宗乾元二年(七五九)李白长  相似文献   

20.
李白是著名的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的饮酒与其诗齐名,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可见其一斑。李白一生追求仕途,但又不想走科举之途,只想通过各种捷径以达仕途,但都难以从愿。因此,李白常有怀才不遇的愤懑心理,在其诗歌中往往有所体现。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李白的求仕心理:自命不凡心理、终南捷径心理、入仕爱国心理、疏财求名心理。从李白酒诗所反映出的心理,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的济世宏愿和豪情侠骨,但更多的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失败与痛苦,由于其性格使然,最后诗人不得不在豪放与苦闷中度过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