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泰山旅游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悠久的泰山旅游区要不断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应有效地开发泰山的旅游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在产品的开发策略上把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结合起来,搞好市场和旅游消费群的定位;在产品的促销方面可以举办国际登山节、齐鲁文化游、大型民俗展等活动,使泰山成为喜爱中国历史文化的国内外游客所向往的景区.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旅游产品的文化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产品的文化构建是提高我国旅游产品质量与素质的必然要求,其现状与我国作为旅游文化资源大国的现实极不相称.我国旅游产业必需突破陈旧的开发模式,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同时,遵循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原则,构建出集大众化、多元化、精品化和绿色化为一体的旅游产品文化,突出中国旅游产品的多元文化优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文化旅游产品的系统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 对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是我国旅游产业在新世纪的发展主流。为此, 我国文化旅游产品的系统开发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在《我国旅游产品结构的转换》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文化旅游产品的系统开发:详尽地分析了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并分别提出了开发的办法,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文化旅游产品的体系层面。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品的开发就其核心价值而言是如何开发地域性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旅游产品,“南江新文化”带的发现创造了一个新的南江地区旅游资源;南江地区旅游资源核心价值是其文化价值:可让旅游者了解完整的广东民系及古老的文化结构,具有旅游文化认知功能,对于探索岭南文化之根的寻根旅游活动具有开拓价值,可以满足珠江三角洲游客的文化憧憬,提高文化寻根的认同感。开发对策上应化文化资源为产品资源。  相似文献   

5.
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而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供需失衡;资源开发从人文景观资源转向自然生态资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城市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因“两张皮”而导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资源的浪费;旅游经济高速增长与僵化陈旧体制并存,开发机制有待转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本文试以珠海市为例来探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品层次理论,分析了旅游产品五个层次的特征。并以此理论为指导,剖析了安庆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层次结构:核心利益、一般产品、期望产品、扩大产品、潜在产品五层次;然后,提出各类旅游资源有重点、有特色地开发成文化旅游产品的思路:重点突出核心产品,提升一般产品,丰富期望产品,创新扩大产品,增加潜在产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天水的文脉和旅游文化资源特色的分析,提出了天水市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意识不强、政府职能部门的能动性不足、发展文化旅游产品的资金不足、文化优势恢复和扩张困难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天水市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总体构思,进而从文娱演出产品、文化旅游景点、旅游影视文化产品开发等方面指明了天水市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三峡文化包括时间、空间、类别三个序列,三个序列交互作用,形成浩瀚庞杂的结构体系.三峡文化的旅游开发必须围绕三峡旅游区的总体旅游形象,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三峡文化中挖掘素材,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考虑时间序列文化资源的开发,从整体域面和局部域面两方面认识空间序列文化资源的开发,类型序列的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应突出可以直接感知的"显性文化",通过外显、再现,激活文化资源,烘托文化氛围,开发多样化与精品化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同时推动并维护三峡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入境旅游产品创新开发及市场营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入境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增加外汇收入,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民间交流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是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四川发展入境旅游的突破点在于面向入境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创新开发及市场营销。本文提出了四川省入境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思路及旅游产品创新开发重点,并对四川省入境旅游产品与市场的对接营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宿州旅游区旅游资源现状和分布特点,系统收集了宿州市2004-2011年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的统计数据,采用平均市场占有份额、旅游消费系数等指标,分析宿州市国内旅游发展历程与旅游产品结构的变化,认识到:宿州市旅游资源整合度有待提高;宿州市的旅游企业多采用粗放式经营,在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没有明显优势;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应强化综合性开发,向旅游的上下游发展,拉长产业经营链、服务链、游客消费链;深层次的文化挖掘和产品提升以及细化市场,将会促进宿州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名人旅游是我国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文化效应、历史情节和政治意涵,深受广大旅游市场,特别是高端、公务和海外华人旅游市场青睐。根据对国内名人旅游资源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名人与旅游的关系、名人旅游资源评价、保护和规划开发4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名人旅游资源的特点、类型、功能、开发模式和存在弊端。在此基础上,对享誉海内外的郑成功主题旅游资源进行整理,主要包括故居、庙宇、陵墓、遗迹、人造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认为两岸共同开发郑成功旅游产品,将提升海峡两岸旅游合作的层次,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祖国统一具有重大意义;最后从整理研究相关史迹、活化名人无形资产、整合区域旅游资源、设计旅游开发模式、规划旅游线路产品、构建文化品牌系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两岸合办节庆活动8个方面,提出了郑成功主题旅游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河南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文化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把省内处于离散和相对独立状态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是河南发展文化旅游的关键。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重点要整合主题和产品线路,开发措施主要有: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旅游开发机制、培育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的旅游龙头企业、开发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文化旅游整合营销。  相似文献   

13.
从开发角度认识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经济学原理提供的框架,理清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的含义与属性,阐述了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无论从功能还是开发的过程和结果来看,都有明显区别。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旅游产品开发是基本开发,旅游资源开发则是从属开发,指出要在旅游产品的统领下,准确地认识、把握和利用好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4.
从宁夏国内客源市场的构成及主要旅游需要看,宁夏对国内旅游者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集中体现为大漠黄河和民俗民情方面。可根据RMP理论从旅游市场需要和旅游资源特点两个基本维度分析宁夏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根据TPC理论分析宁夏旅游产品的旅游线路、旅游设施和旅游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却处于起步阶段,珍贵植物资源的科普与宣传尤为匮乏,因此有着极大的研究空间.在对长白山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论证了长白山植物元素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设计方法,探究长白山植物元素文化旅游创意产品价值意义,为长白山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的设计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呼伦贝尔水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其符号意义附着于呼伦贝尔的自然与人文空间,基于其水域文化资源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将水域文化吸引物视为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除此之外,产品结构另需包含服务、旅游设施、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等诸多要素。为突出地方水域文化特色,应重点设计开发水域观光产品、水域文化主题产品、参与型和体验型等类型的旅游产品,其开发路径朝向水域文化旅游产业化,水域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以及水域文化旅游产品地方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南岳旅游产品可持续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岳拥有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南岳风景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南岳旅游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然而,在对南岳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及令人担忧的隐患和问题。文章针对南岳的自然和文化特点,探讨如何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发南岳旅游资源,以期能保证南岳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南岳旅游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旅游市场等理论,分析了陕西体育旅游产品特色不显著、吸引力小;旅游产品类型单调、活力不足;趣味性、大众性不强等不足。并依据体育旅游市场需求的地域性、体育旅游产品需求及消费的特征,提出了品牌略,产品组合策略,依据市场需求、分层开发策略等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为旅游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化旅游及其资源开发刍议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化旅游是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对不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对散点化的文化旅游资源的概括、提炼、升华和整合的过程,它是文化旅游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发展文化旅游具有顺应时代要求、经济受益、保护文化和提高旅游质量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体验理论及其与旅游的内在关系,从安康市汉滨区旅游资源开发的ASEB栅格分析入手,讨论本区体验旅游深度开发,提出完善旅游产品谱系,丰富文化内涵,注重整体体验方式和环境的塑造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