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在长沙的橘子洲头。 时节从“独立寒秋”已走进冬季。但北京10月传来的文化产业要“大发展大繁荣”的讯息,犹如滚滚春潮动地而来。号角吹响,文化产业的又一个春天来了!迎接这个春天,本期急速集纳有关“文化”的方方面面,邀请众多有识之士“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文化产业的悄然兴起凸显着统筹发展的新亮点。为了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进程,增强山东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我国出台了“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的重点行业之一,也是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四川作为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广泛地分布在不同的县域,充分利用县域内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拉动文化内需、促进产业化结构升级、实现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四川县域文化旅游业开发应该以文化为切入点,突出文化旅游主题。  相似文献   

4.
牡丹江是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资源大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我市已有1项“非遗”人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7项“非遗”人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省的“非遗”大户,也成为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丰硕成果。在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份额有多少?它的发展潜力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把“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要把陕西建设成为以经济强、科教强和文化强为核心内容的西部强省的奋斗目标。《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提出了陕西省2010年和2020年文化产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由文化资源大省转变成为文化强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一条重要路径。历史文化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动漫产业的“别具一格”、出版产业的“创新改革”……四川文化产业正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7.
谭继和 《四川统计》2011,(11):14-20
由文化资源大省转变成为文化强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一条重要路径。历史文化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动漫产业的“别具一格”、出版产业的“创新改革”……四川文化产业正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期间,彭州市将大力实施“1866”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程,打造1条龙门山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建设8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培育壮大6大重点产业,加快建设6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产业。文化产业包括9大门类80个小类,9大门类是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门类。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我们要以此为指导,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也是青岛市市北区大力实施“商贸兴区、科教兴区、文化兴区、人才兴区”四大战略之一。为研究区县文化产业的发展,现根据经济普查数据,以市北区文化产业发展为例,发表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既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民族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因此,龙永图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政治问题,也是民族尊严问题。”十七大之后中国文化产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良机。在这种背景下,文化产业如何“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也成为了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加强和改进山东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近日,山东省统计局组织力量对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文化产业研究进展、山东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现状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专门召开了局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和统筹安排山东的文化产业统计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是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少污染、可以多次、重复开发的产业,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并把“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缺少发达的文化产业的经济结构不能算是完善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是任务和使命,也是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王文权  金渝  郝静 《统计与社会》2006,(5):27-29,12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教育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关系到文化建设,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文化产业与经济和政治建设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化品牌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辽市依托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和交通优势,以蒙古族旅游产业为窗口,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资源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科尔沁文化品牌,使其成为世人皆知的头牌城市“名片”,其将对促进绿色文化产业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辟新渠道。  相似文献   

15.
《四川统计》2011,(3):63-63
由四川省工商联文化产业商会组织的“四川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新年恳谈会”于1月26日在京川宾馆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傅思泉、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省工商联副主席谢光大出席恳谈会,与省内著名民营文化企业家们面对面进行对话交流。会议由省工商联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张建华主持。会议同时启动“2011四川省第二届文化消费节”。  相似文献   

16.
环境欣然向好 中央决策的出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着力构建五大体系,即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随后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至此,文化产业统计被提上了各省文化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8.
张杰 《四川省情》2006,(8):17-18
四川省于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是试点的试点省份”,并于同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四川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同时成立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05年1月召开了四川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文化强省已成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统计事业在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精简机构、人员减少、统计人才有效需求不足的徘徊之后,以“大统计”思想的确立、加入WTO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作为统计事业的又一个春天即将来临的标志,客观上要求高校统计教育随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四川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然而四川文化产业竞争力并不强,这与四川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如何把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甚至经济优势,是四川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近期,本刊专门邀请几位专家把脉四川文化产业,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