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江、浙两地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同样存在着交叉。如吴江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与浙江温州、绍兴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本文将江、浙两地的产业集群定性为某一模式只是从产业集群整体的主要特征去概括与提练,江苏与浙江产业集群比较研究主要是从江、浙两地产业集群的主导方面去比较。一、江、浙产业集群的形成轨迹不同(一)江苏产业集群发展轨迹。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江苏经济发展轨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地区的乡镇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章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使其坚持把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兴支柱产业.使其越来越成为章丘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章丘市旅游产业.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小泉城”特色.大力实施以泉水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建设。  相似文献   

3.
产业格局应由市场主导 区域竞争下的产业格局,首先要对政府在产业发展规划中的作用有界定。真正的产业发展,除了特殊产业或行业需要政府规划外,其他都应留给市场、企业家去做。  相似文献   

4.
《四川统计》2011,(9):64-65
产业格局应由市场主导 区域竞争下的产业格局,首先要对政府在产业发展规划中的作用有界定。真正的产业发展,除了特殊产业或行业需要政府规划外,其他都应留给市场、企业家去做。  相似文献   

5.
按照自治区、吴忠市产业发展规划,利通区委、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决定把利通区建成“中国西部乳都”。这是做大做强我区奶产业,促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从利通区奶产业发展现状和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看,建设“中国西部乳都”条件已经具备。因此,要全力打造,使奶产业成为利通区的“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  相似文献   

6.
招远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全市总面积1433平方公里,人口58万。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56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招远依托黄金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科技兴金”战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拉长拓宽黄金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黄金产业,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木制玩具产业是云和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近年来,木制玩具在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存在产业层次低、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建议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做大做强木制玩具产业.  相似文献   

8.
青瓷宝剑产业是浙江龙泉的一大特色产业和文化产业。近年来,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发展迅速,优势凸显,成为龙泉经济的主要支柱。本文在对龙泉市青瓷宝剑产业的基本情况、产业优势和存在问题作出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承文化,扩大影响力;工业做大,艺术做美;注重管理,规范行规的三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继“资深”浦东、“活力”滨海后,新成立的重庆两江新区与四川拟建的天府新区具有时空上的紧密性,而川渝两地在文化理念、风俗习惯以及原有产业基础和结构方面,有较高的相似度。近年来,川渝发展各有侧重和建树,在新区建设方面也各有取向。在这里,我们选登了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析两江新区的发展理念和特点,借鉴最近距离、最新设立的两江新区,谋划建设四川天府新区。  相似文献   

10.
江苏昆山产业投资从结构、规模和速度现状进行分析,产业投资从质量与效益做评价,并从处理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投资重点转移、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和发展环保低碳产业等方面对昆山产业投资转型升级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统计与社会》2005,(2):21-21
2005年西藏自治区将科学整合旅游线路和产品,重点实施旅游产品品牌带动战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高效的组织形式,以区域网络为基础,通过强化专业分工,促使每个企业把产品做精,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形成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产业的发展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竞争优势,而且还可以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速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有效地破解土地、资源和环埔等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学界、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对创意产业内涵和覆盖范围的理解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认为,创意产业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产业,它需要其他产业的支持,有着明显的产业融合特性,是一个即愈合又独立的复杂产业体系。它可以通过与其他产业紧密合作,衍生产业价值链;也可以成为独立的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知识创新型产业。  相似文献   

14.
服务业集聚区是以某一服务产业为主体,相关服务产业相配套,产业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中,具有资源集合、产业集群、服务集成功能,服务业集聚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服务业集聚区是服务业发展的我体和产业增长点,也是一个城市服务业水平和能级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太阳能产业概况 太阳能有两大产业: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主要用于热水器:中国太阳热水器年产量达到1000万台,年节约标准煤1000万吨,目前我国太阳热水器的销售量是欧洲的十倍,不论是生产量还是保有量,我国都居世界第一位。但这仅占太阳能利用中很小一部分,太阳能利用中最重要的还是光伏产业。  相似文献   

16.
做强做大成都高新区(含高新西区)和绵阳高新区,以此为支撑,推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7.
旺苍县木门镇与南江县和平乡一河相隔,两地山水相连、民情相通,经济交往甚密、发展水平相近。由于行政区划不同,两地群众利益形成、分配、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应有的力量不能整合、潜在的优势难以发挥,“行政边缘区经济”现象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2012年10月,在省扶贫移民局的关心下,在广元、巴中两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两县依托独特的茶叶种植传统,成功申报2012年科技扶贫综合试点项目。  相似文献   

18.
夏波 《四川省情》2012,(3):22-23
2005年以来,成都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汽车产业发展,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汽车产业已成为成都工业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川渝两地创新实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渗透范围最广、经济贡献最多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支撑作用。本文对区域内286家[1]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工业企业开展问卷调查,探讨协同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滞,寻求成渝两地密切合作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县域产业结构过度同质化所形成的非合意性产业重叠导致供给侧资源要素低效配置和需求侧市场恶性竞争。产业重叠造成了市场供给过剩的磁性效应,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区域间产业布局实现高效协同而非产业重叠。有效化解产业重叠并缓解其消极经济影响需要准确识别各县域产业重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致使产业重叠程度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从制度经济发展视角分析县域产业重叠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法测算各大城市群所覆盖县(市、区)的产业重叠程度,并检验不同因素对产业重叠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空间分布方面,东部城市群所覆盖县域的产业重叠程度低于中西部区域,市场化水平和产业成熟度能够有效抑制县域之间的非合意性产业重叠;在影响因素方面,区域产业重叠主要归因于政治晋升与县域竞争,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政策也是致使产业重叠程度提升的因素。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环境容忍度的收缩,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容错空间,进而加剧了县域产业重叠程度。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弱化产业政策对产业重叠的助推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产业政策导致产业重叠的可能性越低。基于产业重叠形成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