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当前国内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情况入手,重点研究了课程结构、师资队伍、测评体系以及实践训练的"四位一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内涵及研究意义,以及其在现实教育教学环境中的举措,以期通过新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来推动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就业难现已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缺乏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分析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的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高校新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起始人群,从源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关怀学生发展,重视学生就业的必要举措。当前,高校新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着高考专业填报与未来就业缺少链接、对就业前景关注度不高、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以及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的问题。对此,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应用帕金森的人—职匹配理论、霍兰德的职业性向论和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论,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发展思想,抚平新生不良情绪和态度;全程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培养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注重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与尝试功能。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生力军,高校教育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目的,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本文首先明确了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通过课堂教学及学生评教,解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四点教学策略:建立一个健全的职业生涯课程教学体系,推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队伍的专业化与专家化建设,深化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指导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报告。  相似文献   

5.
比较研究视野下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的逐年递增,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引起了国家、高校、学生、家长等主体的高度重视.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和社会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上,可借鉴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做法,转变教育观念,将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作为现代教育的必备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建设满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迅速成长的制度环境,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步骤、师资、评估、认定等技术层次方面.  相似文献   

6.
以某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随即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做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多数学生由于对专业不了解,导致了学习及生活没有目标,就业压力大,同时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帮助及指导;但学校相关的教学及指导机构力量较薄弱,导致对学生的教育及引导不足.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及问题提出了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优化职业生涯规划课堂类型、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构及设施建设、实行导师制,提供个性化咨询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视角,分析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不足和误区,结合高校现状,就如何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贯穿教育始终的一项工程,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基础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职业生涯教育多停留在就业指导的层面、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在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大环境,实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引导大学生面向未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出发,阐述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认知、导向、激励和凝聚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从认识、制度、实践和方法等四个层面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利用这一载体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及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规划意识淡薄、目标模糊、主客观认知不足、职业准备不足、实践能力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强化规划意识,分步实现,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环境分析能力、职业竞争能力及职业成功心理训练等措施,引导大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为中西部农村小学培养全科小学教师。正确处理全科培养中通学与专精、理论与实践、教师教育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矛盾,调整免费师范生政策,吸引优秀生源,发放全科教师资格证书,改善农村教师生活环境和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2.
为了突出育人导向、能力导向、实践导向、专业导向,教育部2011年开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规定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师范专业毕业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资格证书。这项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师范专业按照培养方案开展教师培养,要经过教育实习,而非师范专业只经过心理学、教育学考试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就可以获得资格证书。这种政策隐含着对教师教育的否定。特别是各省、市、自治区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科目和内容与教育部印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之间缺少契合。这可能会导致高等学校取消教师教育专业,开办教师资格证书课程中心,不再为学生提供实习。因此,建议实行四年学科专业教育加一至二年教师职业教育的制度,培养更高水平的基础教育教师。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化日益加速的过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征程上,教育理论刊物肩负着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提升全民素质服务、为社会现代化服务的时代重任。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专业委员会2003年年会上,与会代表提出,在市场经济中,教育理论刊物要增强质量与品牌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市场和经营意识、创新和服务意识,关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明确刊物的目标定位,努力提高学术质量,不断开拓创新,促进教育理论刊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职业探索的现状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探索是个体在各种环境下认识自己和环境的一个有力的手段和方式,有利于促进职业的成熟和职业的适应。职业探索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技能和态度能使个体不断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促进个体不断加强对自己和环境的了解。对辽宁地区4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学校、性别、年级和籍贯的差异,以及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不充分存在的原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付桂军 《阴山学刊》2013,(5):101-103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部署,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现十八大精神“三进”要求,是摆在高校“两课”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对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教学内容需与时俱进,教学方法要多元化,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我国建设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在与国外相关专业进行无缝对接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探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使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进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李瑞杰 《晋阳学刊》2005,(1):122-124
国子学是中国历代王朝培植贵胃子弟的机构,是封建国家的最高学府。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也因袭了汉族旧制,创建了国子学,在国子学中国子祭酒“掌学之教令”,是国子监的最高行政官员。通过元朝对国子学主要官员国子祭酒的任命,也能够反映出元朝国子学的办学情况。  相似文献   

18.
神经病学是为临床医学生提供的一门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它具有更加专业和更加抽象的内容,这就给临床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而应该寻找多种教学方法以改进神经病学临床教学质量。两种记忆方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较好、较快地理解、记忆神经病学症状,进而掌握神经病学其他相关知识,更好地为神经病学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海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和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了解,总体来看,主要问题有: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多元性规划、课程改革上阻力依然较大、教材体系和内容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形式单一、学评价手段的单一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两个创新培养模式:探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突出海南地区的区域特色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比较<现代汉语>和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具有较整齐的对应性,但是,这种对应性并没有体现出一种共生共长.<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涉及的方方面面均作了"新"的要求,体现了加强"句子或语段"教学的趋势,但<现代汉语>课程仍然拘泥于字、词、句、语法、修辞的孤立、机械地讲授和学习,造成了<现代汉语>教学与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剪刀差".作者认为在高师<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加强句群和语段教学是促进二者共生共长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剪刀差"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