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第一次见到于丹老师是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当时她穿着一件红上衣,梳着简发头。站在三尺讲台上,似乎是一位历史的使者,把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穿越时间的隧道传给现代人。她的语音洪亮,语言流畅,语调仰扬顿挫,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柳絮 《女性天地》2014,(8):31-32
欲出巨资为爱犬购墓地,却遭女儿阻拦 2013年11月5日,在北京某传媒公司供职的李蕾下班后去母亲家看望母亲,她刚从电梯里出来,就看到一男子在敲母亲家的门。李营走上前问:“你找谁?”男子微笑着说:“大姐你好,王阿姨是您母亲吧?前几天她在我们这儿给爱犬订了块墓地,我是来给她送资料的。”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见到小丽是在一个餐馆。当时,餐馆老板指着端菜的小丽对我说:“这女孩刚辍学不久,小学6年级了还不认识菜单。之前她妈来餐馆劝她回去读书,她就是不肯。我真的不想要她在这里打工,觉得她可怜才收她的。”小丽上菜的时候,我主动和她打招呼,但她态度很冷漠,上了菜转身就走了.  相似文献   

4.
微子的理想     
微子有一个理想,她想卖掉一双鞋。微子说,等她卖掉那双鞋,她就去亳州。亳州在哪儿,那里环境好吗?微子对那里其实没什么概念,她的向往如此坚决,完全是因为这座城市的名字。她说她第一次见到“亳州”这个词的时候,显得特没文化,把它读成了“毫州”,等到弄清楚“亳”比“毫”少一笔后,她便爱上这个城市名。  相似文献   

5.
1979年,刚刚度过“文化大革命”十年逆境的宋庆龄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重大打击。忠心耿耿为她服务了一辈子,彼此结下了深情厚谊,宋庆龄称为“李姐”的保姆李燕娥,被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李燕娥1911年农历十月初十生于广东香山县今广东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同乡。1927年,他由一个姓谭的广东老太太介绍到上海莫里哀路29号寓所当女佣。见到宋庆龄的第一天,她就说:“我要服务您一辈子,夫人。”几十年里,她完全忠诚于自己的诺言。她虽然没有文化,却有一颗赤诚的心;没有什么学问,却有一双警惕的眼睛。她识穿了扮作司…  相似文献   

6.
徐俐新闻:儿子是我最满意的奖品文/孙现富徐俐爱笑。人们见到的是一个笑的徐俐。荧幕上她的微笑,亲切、自然、甜美;屏幕下,同事们说:“徐俐呀,未见其人,先闻其笑。”第一次经朋友介绍与徐俐打了个招呼;第二次再见面,她便微笑着问:“小孙,最近又忙什么呢?”语...  相似文献   

7.
有话大家谈     
在内地落地的香港凤凰卫星电视台是一座很受大家喜欢的电视台,她的节目清新、敏锐、少空话多实际,许多与观众零距离互动的节目更为观众所喜爱。胡一虎主持的一周一论的“一虎一席谈”便是实例。人们喜欢它,是因为这档节目与观众真正做到了面对面的“有话大家谈”,参与对话的不但有手掌大权的高官、知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我和同事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她离世前20天。那天晚上,我们带去了一位90岁老会员为她儿子捐赠的每月200元生活费,并想通过探访了解她更多的情况和需求。  相似文献   

9.
一位出生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年轻姑娘,从小梦想能够进入电视台做一名节目主持人,所以她进入了田纳西州的一家州立大学,主修演讲通讯与表演艺术. 毕业后,她凭着出众的演讲表演博得了美国巴尔的摩一家电视台的垂青,被聘请为这家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和播音员.上班的第一天,她来到演播室,当天的新闻里有一条是关于家庭暴力的事件,还有一条是一对相爱的人在经历了42年的风雨后终于结为夫妻的新闻.  相似文献   

10.
晓茹 《金色年华》2010,(11):13-16
15年前,她是土得掉渣、满口方言的农村小姑娘,15年后,她操着流利的美式英语主持大型节目;15年前,她是意外入选一夜成名的“谋女郎”,l5年后,她从摄像机前的业余演员变成了监视器后喊“停”的人。  相似文献   

11.
2006年4月下旬,著名歌星、影视明星谢雨欣被逃犯沈俊林“包养”的新闻铺天盖地,她17岁“早产”生女的陈年老账也被揪出,许多人认为“玉女掌门人”谢雨欣这次在劫难逃“星”途厄运。然而,令人称奇的是,身陷漩涡的谢雨欣不仅没有被吞噬,而且她转行担纲旅游卫视《完美出演》节目主持人几个月来,赢得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12.
玫瑰的祭奠     
因为一场灾难,使得“情人节”成她最痛恨的日子。可又有谁知道,在生命的尽头,她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其实我是喜欢玫瑰”。三年前,我在一家广播电台做一客座主持人。我主持的是一档文学节目,每周两次播放听众的来稿。有天晚上,我正准备上节目,工作台上的电话响起来。电话那端是个女孩的声音:“你收到我的稿子吗?我是艳华。”“艳华?收到了。”她的那篇稿子真的很特别,只有一句话:“看遍了所有的风景,没有能找到我的影子。”我不知道为什么她会写这么短的文字寄给我。我从来也没播放过这样的“文章”。“下班后,我在电台门口等…  相似文献   

13.
晓歌 《老年人》2014,(2):34-35
江乐与谢蓓蓓两人在北京电视台一档电视速配节目中相识。走下荧屏回到现实中,两人的生活回到正轨。2012年春,谢蓓蓓因患乳腺癌被切除乳房,在她人生陷人绝望之中时,江乐走进了她的生活。最终,江乐用自己的一腔真情挽救了谢蓓蓓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早晨上班,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刘老师吗?我是K。我今天要去法国了,向你告别,谢谢你这个时期对我的关心和指点。” 我一时有许多话要讲,却又说不出来,只是说:“到了国外,孤身一人,多保重啊,以后多联系吧!” 她果真走了。我想起一年前第一次见到她的情景。她是读了我关于婚姻家庭的书来作咨询的,她在一个企业搞统计工作,眉目清秀,体态丰满,只是稍微矮了些,眼睛很大很亮,露出一副很信任人的神色。 她的丈夫是一个大学教师,夫妻关系不好,丈夫在家什么事也不做,把她当丫头使唤,每天晚上还要她为他洗脚,稍不顺心就要打…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在T大见到师兄秦关时,我就确切地知道,他有女朋友了。我俩都就读于空间物理系,都在学校最边缘的社团——科幻协会当会员。提起女朋友,这厮就情不自禁地骄傲:“她叫苏曼,苏醒的苏,曼妙的曼,我们是高中同学。”他挠挠头,对我不满,“喂,你的名字和她的也太像了吧?”  相似文献   

16.
程丽华 《当代老年》2007,(10):20-22
家住沈阳和平区的周淑华老人在22年前就做了一件在全国有影响的事情,她创办了全国第一家老年人婚姻介绍所。因为这事,她成了名人,多次走进中央电视台做节目。今年,74岁的周淑华又创办了一家“关爱空巢老人服务中心”,她又走进了空巢老人的心中。  相似文献   

17.
因为家庭的贫穷和事业的不如意,年轻的女教授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和女儿,投向一个大款的怀抱。然而,当无情的现实把她的幻想击成碎片时,她终于明白了爱的真谛……她叫王静晓,是郑州一所高校的副教授。我是在一次作为嘉宾被邀参加一家电台的心理热线节目时认识她的。节目播出的时候已是深夜12点了,她一打通热线就轻轻地呢泣起来。她向我讲述了她曲折的人生经历和曾经迷茫复杂的心情,在我脑子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决定见见她。她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一个周末的晚上,在一家很有情调的咖啡屋里,我见到了她。今年39岁的她,是一个很有…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见到阿群婆婆,是在敬老院的一次长者康乐活动中。我注意到她,是因为她和其他老人不同,除了穿着特别整洁干净之外,她还有很强的自尊心。那次活动中,所有参与的老人都得到一份小礼品作为游戏奖励,但阿群婆婆没有像其他老人一样欣然接受奖品,因为她玩游戏没过关,她把小礼品又还给了我。  相似文献   

19.
乔叶 《金色年华》2009,(1):29-30
朋友在电台主持一档晚间谈心热线,节目名称叫“与心相约”,内容是在情感领域为听众出谋划策,解困答疑。她修养绝佳,清甜婉转,循循善诱,如一泓暖暖温泉,滋润可人,很快就揽尽了大众口味,成了这个电台的一张王牌。一天,我怀着好奇,特意在她的录播问亲睹了一次她主持节目的过程。让我心有所触的例子有三个,打电话的都是女人,话题都是婚外恋。一一示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一个姐姐,到目前为止26年的人生里,我只见过她三次。 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我大约五岁。 大舅和舅妈是工农兵大学生,读医科,刚结婚就被一同分配去西藏做援藏医生,而这个姐姐,就是在拉萨出生的。她大我七岁,皮肤黑黑的,脸上有两团因日晒而生成的高原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