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力是否商品的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劳动力商品化(即劳动力成为商品)意味着按照价值规律来决定劳动者的工资,意味着供求关系引入劳动者的工资决定,这必将导致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否定,而丢掉了按劳分配,社会主义也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  相似文献   

2.
我们一直都主张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但是近些年学术界有些人却主张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我们认为,如果假设存在劳动力价值这一范畴,那么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必然会使工资和劳动相脱钩,导致普遍的平均主义,这与社会主义原则根本相悖.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因此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关于收入分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一种观点认为 ,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首先 ,按劳分配必然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以劳动力商品为出发点 ,劳动力商品是按劳分配的经济条件。所以 ,按劳分配转化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其次 ,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与按劳分配中“劳”的决定是一致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必须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借助市场机制才能发生作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的同志不太理解,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是互相对立和矛盾的,因而不可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他们的理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工资仍然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企业工资取决于各企业在市场上实现的价值量。企业间等量劳动无法获得等量分配,这样也就无法实行按劳分配”。另一种意见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需要实行按劳分配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按劳分配问题讨论中,又有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是否一致的争论。关柏春同志在他发表于《学术月刊》1989年第二期上的《按劳分配原则实现形式的探讨——兼与何伟同志商榷》一文中认为,“在现实社会主义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劳”,不能是劳动力价值,而应该是“个人需要劳动价值”。社会主义工资应由“个人需要劳动价值”决定。什么是“个人需要劳动价值”呢?“个人需要劳动价值=个人劳动×(1-扣除率)×折算系数”。其中的“1”代表劳动者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也出现了某些偏颇,其中尤为突出的一种“新观点”认为,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空想,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相对立,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并主张应该以按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分配取代按劳动量分配。王建国同志的两篇文章就集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以下简称王文),对此我想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与王建国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资分配与计划经济工资分配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许多方面有着重大区别的经济。其中在劳动工资分配方面的重要区别之一是 ,计划经济否定劳动力市场 ,否定市场配置劳动力 ;第二个重要区别是 ,计划经济否定工资的市场决定机制 ,把按劳分配与市场机制对立起来 ;第三个重要区别是 ,计划经济只承认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 ,不承认其他分配方式的存在 ;第四个重要区别是 ,计划经济主张大体平均的公平分配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主张“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是一种强调激励功能为主的分配。因此 ,必须…  相似文献   

8.
在决定劳动收入的分配原则中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激励绩效优于平均分配的激励绩效。然而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不能单独解决劳动收入的分配问题 ,二者只有相互配合共同作用 ,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激励绩效 ,科学地解决劳动收入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9.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基本分配原则。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按劳分配与平均主义分配相互合一,必然有深层的体制原因。实际上按劳分配是一种承认人们之间能力差别和收入差别的分配方式;它是一种收入分配的原则,而不是福利分配的原则。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原则同按要素贡献分配交织在一起;受劳动力供求双方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并由供求双方均衡所决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后认为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但价值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其次论述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形式的主体 ,但“按劳分配”中的“劳”应有更新更广的涵义 ;再次论述了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析的关系 ,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要素分配的理论根据 :即多种所有制并存 ;最后阐述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劳分配问题在我国理论界一直存在有争议。随着思想解放不断深入以及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提出,对按劳分配作进一步深入探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重新学习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属性的分析,可以得出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方式要求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收入分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动力要素价格分配;另一方面,在公有制企业内部,劳动者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分配。由市场经济所决定,劳动力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并且以劳动力市场为媒介,在企业之间自由转移,因而,按劳动力要素价格分配原则与按劳分配原则两者之间是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3.
<正> 当前,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全面展开,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同志们议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在改革中怎样才能理顺工资与物价的关系?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改革实际中的难点.我们想联系深圳特区的经验就这个问题谈点意见,供大家在改革探索中参考.工资与物价的关系本质上是按劳分配规律与价值规律的关系何谓工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就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或价格.简言之,工资即是劳动力商品的卖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因为劳动力不是商品,它不是劳动力商品的卖价,而是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和一部分集体企业实行按劳分配的基本劳动报酬形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自1985年7月份开始实行基础工资加工龄工资加职务工资的结构工资制。对这种工资制现在普遍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结构工资的三部分依据的是不同的规律,其中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部分不与按劳分配相联系,而职务工资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相联系,其依据的才是按劳分配的规律。我认为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中也不利于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前几年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也是商品,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其实质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对此我们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有历史前提的,即马克思所指出的劳动者一无所有和劳动者获得人身自由。如果我们把这种前提硬性地搬进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劳动力也是商品的结论,这是极其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按劳分配新解:按劳动力产权分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在中国.这一理论经历了几起几落的讨论,但迄今为止仍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从实践层面看.在现阶段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都把按劳分配当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展、收入差距的拉大.越来越多的人对按劳分配的现实性表示疑虑.因此.对按劳分配问题的深入探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撇开各种否定按劳分配的论点不谈.仅就主张按劳分配的学者而言,对如何实现按劳分配也有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根据经典作家的论述,把按劳分配理解为“按劳动量分配”(以下简称这种观点为“按劳动量分配论”).但在如何计量劳动量的问题上,又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二是从商品经济的现实出发.把按劳分配理解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以下简称这种观点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论”).主张这种观点的学者往往同时还要求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偏颇之处.我们提出的是第三种观点.把按劳分配理解为“按劳动力产权分配”.只有从劳动力产权的角度来论证按劳分配,才能将经典作家的基本原理与当前的经济运动现实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还存在不存在?如何存在?对这一问题目前有两大派观点.一派是基于实践中分配关系的复杂化,力图另辟蹊径,作出全新的理论概括.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动所得分配即属此类.另一派是承认按劳分配的存在,但认为要受价值规律的制约.我基本上持第二类观点.本文试就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的矛盾性与统一性、按劳分配规律与价值规律在分配过程中的共同作用、以及怎样正确看待价值规律"插手"分配过程后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问题提出几点看法.限于论题的性质,本文不拟涉及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等生产要素必然要参与分配,纯粹形态的按劳分配是不存在的,因此必须对按劳分配的主体、对象、尺度重新进行确定,并重新建立收入分配机制。现阶段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不存在两个主体和二次分配;由于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分配的对象只能限定为劳动者的部分收入,而不是全部经济收入;按劳分配的尺度是劳动效益,即劳动者的劳动投入对企业生产利润所产生的效益,与此相适应,要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国有企业必须建立“自主分配、双紧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9.
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综合反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也是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关于社会主义工资的界定,理论界存在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两种不同观点。本文将在分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阐明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综合反映。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后,工资只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这种观点直接导源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虽然没有违背逻辑一致性原则,但是,如果工资只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造成不良的后果。为了使问题得到比较全面的认识,我们将从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平均(必…  相似文献   

20.
“要树立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反对按酬付劳的雇佣劳动观点”,这是一些报刊中经常见到的一句话,其用意是让社会主义的劳动者要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劳动,反对“一切向钱看”、“金钱至上”的思想,树立共产主义劳动态度,这点无可非议,理所应当。但是,把按酬付劳看成是雇佣劳动观点来批评,我认为是不妥当的。雇佣劳动不是按酬付劳,二者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本质上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典型的雇佣劳动,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的实质时明确指出,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表现,即是说,劳动力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