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藏学领域诸多课题的研究中,围绕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而设立的驻藏大臣制度,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驻藏大臣在西藏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都曾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并做过细致的研究探讨。但有关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相见礼仪问题,却很少有人涉及。笔者在参与编辑《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过程中曾接触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深感在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相见礼仪的嬗变这个表象的背后,反映着更深层次的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喇嘛在西藏地位及作用的看法和政策,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
驻藏大臣是清朝总理西藏一切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清朝治藏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及核心人物。他不仅代表着封建王朝至高无上的尊严,更体现了国家主权的意志。因此,驻藏大臣制度史,实际上是一部清代治理西藏的政治史。如何正确地评价驻藏大臣在西藏历史上的作用及功过是非,是清代藏族史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当今国际国内分裂主义分子企图歪曲、淡化甚至掩盖驻藏大臣的作用。纵观有清一代百余位驻藏大臣,良萎不齐,贤愚各异,减否互见。驻藏前期(雍乾时期),清王朝鼎盛强大,驻藏大臣中出类拔草,政绩卓然者众,僧格、玛拉、青保、…  相似文献   

3.
设立驻藏大臣是清王朝加强对西藏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认为驻藏大臣的设置是清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西藏当时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它对西藏的社会政治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清代设置驻藏大臣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清朝,西藏实为一行省,其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与其他各省相仿。驻藏大臣受封于中央朝廷,是西藏地方政府的首脑,有自己的办事机构——驻藏大臣衙门。清王朝所派之驻藏大臣大多为副都统、内阁学士、侍郎等二品大员,其品级相当于其他各省的总督、巡抚或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大臣的设置,对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安定西藏地方、促进西藏社会发展等均起有很大的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清王朝设置驻藏大臣的起因、起始年代以及驻藏大臣的人数、政绩得失等问题,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5.
公元13世纪,西藏已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公元17~18世纪,清王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掌权时期,更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治理,全面行使了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力.西藏地方事实上是一个行省.西藏地方政府完全隶属于清朝中央政府.本文试图就清代中后期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治理政策进行探索,总结一些历史经验教训,并通过历史事实说明西藏地方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清朝中央治理西藏地方政策的制度化和系统化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设立驻藏大臣办事衙门,派遣驻藏大臣总理西藏事务,是  相似文献   

6.
车明怀 《西藏研究》2012,136(6):23-39
西藏是清王朝的西南边疆重地,历代皇帝都高度重视驻藏大臣的选派。到了晚清时期,驻藏大臣及其藏事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主要原因是晚清经历了太多的变局。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对藏内上层分裂主义势力的精心培植,清朝末年西藏滋生出一股分裂的潜流,这些潜流随着形势的变化日益膨胀,而驻藏大臣由于缺乏清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无力应对帝国主义的讹诈和抑制分裂主义势力的膨胀,以至酿成了晚清驱逐清兵、拉萨满汉商民和驻藏大臣的悲剧。驻藏大臣及其制度到了晚清,已经不适应急剧变化的国内外形势,鼎革管理西藏的方式已势在必行。晚清变局中的驻藏大臣的遭遇及其驻藏大臣制度的终结,可以看到中国近代西藏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联,同时也给后人昭示了改革驻藏大臣制度的迫切性和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了清廷对西藏行政管理的财政支出问题,分析研究了驻藏大臣的设立与财务审核管理、爵位与俸禄、赏赐与罚没、台站支出、赈灾支出、铸币管理、管理贸易和矿业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说明财政对清廷在西藏的行政管理及施政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西藏最早的藏文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白话报》是我国最早的藏文报纸,创办于清朝末年,即1907年4、5月间。其创办人是清廷驻藏大臣联豫和帮办大臣张荫棠。19世纪末叶,帝国主义武装入侵西藏。1904年4月英军侵占了西藏名城江孜。7月底渡过雅鲁藏布江。8月初,英军直取拉萨,西藏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自命为“天朝  相似文献   

9.
从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起,西藏社会沿着内部统一,格鲁派政教合一在全藏范围内确立的方向发展。在此历史进程中,西藏地方和祖国的统一不断增强,清朝直接派遣驻藏大臣治理西藏的新体制建立。西藏地方内部统一及与祖国统一增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  相似文献   

10.
曾国庆 《中国藏学》2013,(1):109-111
文章引经据典,就清代驻藏大臣制度设置的年月、首任驻藏大臣是谁等事关清中央政府最初对西藏的治理的重大问题展开了深入地探究,提出了比较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扎什城"是雍正年间为驻藏清军修建的屯驻之所,后来又陆续在城内外修建了驻藏大臣衙门、关帝庙、万寿寺、武备学堂、造币厂等重要设施和机构,集军事、政务、文化、经济多功能为一体,一度成为有清一代驻藏官员、军队和商民的聚集之所,是清中央开展行政管辖的主要机构和场所。尽管由于历史原因,昔日的扎什城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展开对扎什城的研究,对于回顾和佐证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施政,并探讨其成败得失,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发生于1904年的江孜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在西藏地区与西方殖民主义者斗争最激烈的重大事件,这场斗争虽距今已百年之久,但其中深刻的教训对我们仍有警示作用.本文通过对江孜抗英斗争前后数位驻藏大臣(包括帮办大臣和查办藏事大臣)的心态分析,揭示这些大臣的心理状态对战争进程及结果的影响,透过对历史的分析得出选派驻藏大臣关乎西藏稳定、国家安全的历史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有清一代,共有114位驻藏大臣莅职,他们之中部分官员恪尽职守,努力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个别大臣为了捍卫国家的统一,甚至慷慨捐躯.但是,也有一些大臣庸庸碌碌,颟顸误国,从而对西藏的治理产生了负面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驻藏大臣对西藏的施政,对其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目前清代藏史及驻藏大臣研究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就学术界在"驻藏大臣"概念厘定、人数统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驻藏大臣"的职官性质、任官来源分析其权威问题,以期对"驻藏大臣"的执政效果予以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5.
王晓云 《西藏研究》2022,(1):131-140
驻藏大臣是清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最高行政官。驻藏大臣衙门主要是驻藏大臣及其僚属处理藏内各类事务的公署,除此,其衙门还兼有休闲、娱乐等其他活动场所的功能。驻藏大臣衙门的文学活动,主要是驻藏正、副大臣与僚属在繁杂的公务之余,以衙门为中心开展的诗作唱和、诗文品鉴、作品刊印等活动。通过此类文学活动,既可打发闲散时光,沟通情感、砥砺精神;又可锻炼驻藏官员的文学素养,促进清代汉语西藏题材文学的发展。而时,由于驻藏大臣及其僚属在藏时间长,对其人文、物候感受深切,通过此类文学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咏藏诗的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16.
从西藏封建社会结构的特点看清代驻藏大臣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为什么要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萧金松在《清代驻藏大臣之研究》一书中分析这一问题时,似是从清中央政权的角度来观察分析的,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给人以启迪.但清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对于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来说,终究属于“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的事物发展上的第二位原因”,“而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变换一下角度,从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结构内部来分析一下设置驻藏大臣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由于和硕特蒙古汗王和清朝的宗教分治和1751年的“政教合一”的治藏策略,为日后两大系统的不和埋下了隐患;18世纪起,随着清朝国势的衰败,英帝国主义对中国西藏侵略的不断加深,英、俄等国为侵略西藏扶植代理人而对达赖、班禅实行拉拢、挑拨和离间,十三世达赖与九世班禅政治立场上产生分歧,加之清政府治藏政策的失误和个别驻藏大臣的偾事误国和十三世达赖的“唯我独尊”,导致两大系统间发生矛盾、冲突及破裂.  相似文献   

18.
驻藏部队严格执行民族政策驻西藏部队,在五届人大以后抓紧了民族政策的再教育工作。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近几年来在一些驻藏部队的指战员中,民族政策观念有所淡薄。为了克服这个缺点,驻藏部队各级党委把民族政策做为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重大节日,集中教育。在平时,根据任务和发生问题及时教育。新兵入伍要向他们介绍西藏各族群众的  相似文献   

19.
有清一代,自雍正年间开始派遣大臣长川驻藏,其后相沿近二百年,成为定制,直至清末。马腊、僧格二人被视为首任驻藏大臣。他们二人的入藏,是清代西藏与祖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旨在根据现有资料,介绍马腊、僧格入藏的经过,驻藏期间的一些活动,并对这一历史事件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关于琦善在驻藏大臣任上改定藏事章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琦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对英妥协主和派中的重要大员。南京条约签订前后,清政府迫于清议,曾给他两次处分,但很快又重用他为驻藏大臣。道光二十三年到二十七年(1843—1847),琦善在西藏任上,曾经对乾隆五十八年(1793)订立的卫藏章程,作过部分变更。后人对他此次变革又有所指摘。如清末驻藏大臣联豫曾说: “自琦善以兵权财政,尽付番官,驻藏大臣属下,仅粮台游击以下文武数员,制兵 则久戍防次,习气甚深,由藏招募者且多亲附藏人。设有缓急。皆不足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