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盘瓠是南方苗、瑶、畲族所共有的一种古老的图腾崇拜物。崇拜盘瓠反映了诸民族同源共祖的文化特征。五溪作为苗族先民历史大迁徙中最早的栖身之地和定居之域,是盘瓠神话的滥觞之所。苗族的盘瓠(犬)图腾是先民从事采集和渔猎活动的产物,是原始经济在宗教中的反映。在五溪地区至今仍流传有大量有关盘瓠的原生神话和衍生神话,保存有武山盘瓠洞、辛女岩等上古遗迹和盘瓠庙、辛女祠等物态化的产物,还拥有至今广为传唱的准史诗性的《奶夔玛媾》等古歌。因此,追索和探究苗族的盘瓠崇拜,能较清晰地寻觅到图腾崇拜的演绎轨迹,发掘其文化的多…  相似文献   

2.
盘瓠神话传说流传于五溪地区的苗、瑶、畲各民族中,由于受楚汉文化影响,五溪苗族的盘瓠信仰呈现出多元化形态,它以浪漫的文学色彩、神秘的宗教仪式以及独特的服饰语言延续着这一传说,在族群边界中突出自己的文化表征,固守着族群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3.
<正> 流传于苗瑶语族的盘瓠神话是源远流长的神话,它在传承变异中不断积淀着各历史时期的民俗信仰,其内涵层次十分深厚。可以说,盘瓠神话是反映苗族、瑶族和畲族民俗信仰的一幅历史画卷。对这幅画卷的研究还很不够,有些论作虽然提及,但较简单,并有随意不妥之说。本文试对盘瓠神话的民俗信仰作一系统的论述,以求教于专家。葫芦崇拜与盘瓠崇拜刘尧汉先生在《论中国葫芦文化》中说:“盘即葫芦”,又说“盘瓠是葫芦的别称”,文中只有结语,而无论证。我征之于古籍和民俗材料,却无任何“盘即葫芦”、“盘瓠是葫芦的别称”的证据。葫芦和盘瓠是否是同一毫无差异的实体,  相似文献   

4.
《民族论坛》2013,(3):52-53
正遗产发现地: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麻阳盘瓠祭以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漫水村为核心区域,以锦江河沿岸高村镇、兰里镇、和平溪乡、绿溪口乡、隆家堡乡、江口墟镇、长潭乡、锦和乡、郭公坪乡、尧市乡10个乡镇各村寨为中心区域,辐射麻阳境内所有的村寨。麻阳盘瓠祭多以盘瓠庙为文化活动依托。目前,已经查明的盘瓠庙(民间多称龙王庙、三座大王庙等,一般不直接称盘瓠庙)及其遗址18处。盘瓠祭起源于远古的盘瓠图腾崇拜和盘瓠神话。麻阳苗族是盘瓠后裔,盘瓠是他们信奉的始祖、崇拜的图腾。麻阳盘瓠祭历经数百年的流传,把祭祀和民间民俗活动融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数民族龙文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族是中华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不断融合而形成的 ,龙文化同样是中华各民族龙图腾崇拜融合的产物。本文着重论述了南方少数民族关于龙崇拜之俗及其民间文学 ,阐述了南方诸古今民族的龙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龙是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对象。与龙有关的种种文化现象组成绚丽多彩的龙文化,它曾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衣食住行和文学艺术等发生过重大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远古的盘瓠神话、盘瓠崇拜,在我国很多南方民族地区源远流长。当地的多种民俗事象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盘瓠文化,如以盘瓠《神犬》和辛女图腾为祖先的祭拜礼仪,以及关于盘瓠与辛女的传说演变而形成的民俗歌舞以及绘画、雕刻、服饰、神话故事等等。  相似文献   

8.
从盘古神话的演变看岭南民族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瓠是苗族、瑶族、畲族等南方少数民族的图腾 ,这些民族普遍流传着盘瓠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在传承中不断发生变异 ,有的融进其他民族的文化 ,有的与本民族文化结合产生新的神话和传说 ,汉族文人在记录神话、传说时往往融入汉民族的文化内容 ,再流传出去 ,这些神话便成为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从神话的演变轨迹可以看到岭南民族分化、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盘瓠传说"是主要分布于苗族、瑶族、畲族等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族源神话,在正史、方志、文人笔记等文本中皆有反映,体现了华夏族对南方蛮族的表述与认知。但作为少数民族,在以汉族为主流话语权的历史时期,苗族、瑶族、畲族先民通过自身的话语以神话塑造自己的祖先形象,成为信仰。从"盘瓠传说"中,我们看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多民族多面向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人们共同体的整合与分化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古籍中有苗族是“盘瓠之裔”之类的记载,今人亦有奉其为信史而详加论述的。如近有文章指出:“盘瓠不像盘古那样为抽象的人类祖先,而是具体民族即瑶、畲,苗族的始祖。”究竟盘瓠跟瑶、畲等族的关系如何,本人不敢妄断;致于说其是苗族的始祖,则有商榷之必要。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论坛》2013,(5):16-16
正湖南省苗学学会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现任会长陈志强,20余年来,学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共有个人会员近500人,团体会员16个,建立了三大研究基地——麻阳漫水村和沅陵盘瓠洞的湖南盘瓠文化研究基地、"苗父堂"湖南苗医药研究基地和靖州地笋苗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在凤凰三江创建了中国苗族博物馆。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第四届  相似文献   

12.
盘瓠神话流传于五溪地区的苗、瑶、畲各民族中,由于受楚文化影响,瓦乡人的盘瓠信仰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形态,它以神秘的巫风,独特的地名和服饰延续着这一古老传说,在族群边界中突出自己的文化特征,固守着族群的自我认同形式.  相似文献   

13.
当代畲族正在用"凤凰崇拜"取代"凤凰崇拜"和"盘瓠崇拜"的双崇拜,"凤凰崇拜"复兴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凤凰崇拜"在畲族以祖图、神话传说、服饰、日常生活习俗和节日庆典习俗的形式存在,是凤凰崇拜重构的合理性所在;"盘瓠崇拜"面临的危机与"凤凰崇拜"复兴的众望所归之势是"凤凰崇拜"复兴的必要性所在。"凤凰崇拜"复兴要得到畲族群体认同,首先须对"凤凰崇拜"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其次,畲族政治精英与畲族知识精英应就"凤凰崇拜"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当代畲族正在用"凤凰崇拜"取代"凤凰崇拜"和"盘瓠崇拜"的双崇拜,"凤凰崇拜"复兴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凤凰崇拜"在畲族以祖图、神话传说、服饰、日常生活习俗和节日庆典习俗的形式存在,是凤凰崇拜重构的合理性所在;"盘瓠崇拜"面临的危机与"凤凰崇拜"复兴的众望所归之势是"凤凰崇拜"复兴的必要性所在。"凤凰崇拜"复兴要得到畲族群体认同,首先须对"凤凰崇拜"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其次,畲族政治精英与畲族知识精英应就"凤凰崇拜"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5.
盘瓠不是虚构人物符号,而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于公元前2391年夏历五月初五,出生于今河南商丘.他从小就是个弃儿,是帝喾高辛氏将他抱养成人.盘瓠长大后与苗族和其他民族加入蚩尤领导的九黎集团,他们活动的区域是豫东鲁西.公元前2376年,黄炎集团与蚩尤发生“涿鹿之战”,盘瓠15岁,脱离蚩尤集团,投入黄炎集团,参加了战争,并在战斗中斩杀畎夷之将,得到帝喾高辛氏的封赏,授爵赐婚.“涿鹿之战”是瑶族历史上民族分化迁徙的第一个波次,战后瑶族摆脱了东夷九黎族的控制,从这个集团中分离出来,独自寻找民族发展之路,瑶族雏形形成了.  相似文献   

16.
<正> 关于盘瓠,史籍多记为畜犬或畜狗,史学界往往以此认为瑶族盘瓠崇拜就是犬图腾崇拜。而瑶族的民间资料却把盘瓠视为龙犬,瑶族人民则称盘瓠为始祖盘王。显然这二者不属犬图腾崇拜范畴,而是分别属于灵物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范畴。由此可见,瑶族的盘瓠崇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现试析之。  相似文献   

17.
南岭绵亘数省,自福建、江西,至湖南、广东、广西。东隔韶州,南通连州,西枕平乐,北接永州,万山环抱,平川千里。这里历来是瑶族聚居之地,现约有瑶民百余万。长期以来,这里的瑶族同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盘瓠文化。盘瓠文化是瑶族先祖留下的历史足印,是瑶族先民对民族文明的积累,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建立南岭瑶族盘瓠文化圈对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6月,国家民委在京召开了“民族文化座谈会”。会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指出:“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走过的路留下的脚印,丢掉就…  相似文献   

18.
神话是远古时期人类社会活动和思想情感的艺术反映。在五彩斑斓的瑶族文化世界中,盘瓠神话以其神奇瑰丽的想象,完整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独特的内涵引起了人们探究的极大兴趣。不仅如此,盘瓠神话对整个瑶族的社会历史,包括民族的形成和巩固、经济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文化习俗都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影响。盘瓠神话不仅在历史上,而且至今仍然对瑶族社会发挥着超现实的作用。 一、盘瓠神话的内容与内涵 盘瓠神话是瑶族的重要神话之一,在各瑶族地区广泛流传。关于它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见于东汉应邵撰写的《风俗通义》,随后,《魏书》、…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古代神话史上,盘瓠与盘古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从唐代以来就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盘古即是盘瓠,古瓠一音之转;另一种说法认为盘瓠和盘古是两个不同的实体或是两个不同的传说人物。笔者赞同后说,盘瓠就是盘瓠,盘古就是盘古,二者殊异。现根据历史文献和瑶族的自称、传说、歌谣、祭祀谈点粗浅看法。 (一) 要弄清盘瓠与盘古的区别,首先必须明白他们各自的实质。人们都知道瑶族自古以来崇拜盘瓠。瑶族所崇拜的盘瓠的实质是什么呢?我们先从瑶族的自称谈起。盘瑶自称“尤棉”,“尤”是自称,“棉”是汉语“人”的意思,是一个附加词。“尤”  相似文献   

20.
这里所谓宗教文化,是指以人们经教化而形成的对一种终极的、或多种关系复杂的神秘力量的敬畏情感为内核,以人们为达到某种程度上对神秘力量的支配或影响而采取的种种特定行为和手段为表现形式,以一定规模的认同这类情感与行为的人群为主体承载和运作着的文化子系统。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中国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中,有的民族是几乎全民信教的,有些民族的宗教文化因富有特色而为学界所瞩目,如纳西族的东巴教,彝族的毕摩信仰,白族的本主崇拜,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的萨满教,苗瑶语族各族的盘瓠崇拜,等等。与此同时,各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