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自由”(Liberty或者freedom)是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但作为一种社会思想或观念,其基本含义不外是反对强制和尊重个体的选择。在这种意义上,一切崇尚自由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自由主义者。但从词源上看,“自由主义者”(Liberal)又是从拉丁文Liberalis转化而来,它包括有尊重个体自由、思想宽容、有高尚的修养,等等。故“自由主义者”除信奉自由为一种社会理想之外,还兼有个人伦理道德上的意义,其核心思想是宽容与追求思想自由。由Liberalis还派生出Liberalism(自由主义),它用以指称西方近代出现的一种思想潮流与政治运动。这种自由主义思想虽然可以从西方古代的思想中找到源头,但严格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运动,却始自17世纪的英国革命,中经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到19世纪终于成为一股世界性的风潮。正因为自近代以来自由主义是一种世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其实也就是自由主义话语的形成,也即西方语境中的"个人"和"自由"转移成汉语语境的言说和表述.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建构深受两大话语的影响一是西方自由主义话语的影响;二是中国传统有关人及其国家民族话语的影响."自由"在汉语语境中最大的衍生就是把在西方本属于与"自由"对立的社会、群体、国家等内涵包容到自由之中来,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在自由的主题上始终是在"个人自由"与"国家民族自由"这两个层面上展开的.在中国,个人主义具有否定性,它的作用主要是工具,个人本身并不是目的,也不具有终极性.中国现代自由主义一方面认同西方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认同国家主义,强调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优先原则与最高原则.在现代中国,"自由"绝不仅仅限于自由主义作为思想和政治的派别,同时还是一个精神范畴,正是在精神的意义上,许多反自由主义的思想派别和政党事实了奉行了自由主义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1996——自由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主义是西方发端于洛克、亚当·斯密、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传统,也是自英国“光荣革命”以来的政治传统,从近代起一直居主流地位。其中心思想是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比如言论、结社自由、个人财产权以及市场经济、法治、国家权力的制衡,等等。“自由主义”这一概念在中国长期以来有另一种理解,因为毛泽东有一篇著名文章《反对自由主义》,说的是共产党内部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和平的不良风气。中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有强劲的自由主义运动,但自50年代起销声匿迹。 在90 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依法治国成为指导思想,自由主义思…  相似文献   

4.
论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及其近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深刻地制约着翻译,并合法地改变原语的思想性质,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就是在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汉语化的言说中建构起来的。某种意义上,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在中国近代的歧变过程也就是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建构过程。严复在翻译和介绍穆勒的自由主义思想时,颠倒了其思想的主次,明显压抑了个人优先原则这一前提,而张扬了个人自由应该受到限制这一附则。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被纳入了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严复始终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来解释和定义自由主义。严复所理解的“人”主要是中国古代的“民”,这样,他就把“人”最终纳入了中国古代的言说轨道,纳入了国家和民族的范畴,其结果是必然从根本上削弱甚至否定个人。  相似文献   

5.
论约翰·密尔对古典自由主义的现代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政治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由主义不仅作为一种政治理论出现,而且在更大意义上已成为西方社会重要的政治传统,直接影响着西方政治生活的发展历程。不言而喻,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在于个人自由与社会自主,它所高度关注的政治现实是个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6.
走向自由与权威的和谐——论自由主义政治理论之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Liberty or freedom)与权威(authority)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组织和安排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因而也是政治理论所讨论的焦点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历来存在着两种极端性的选择:崇尚自由而排斥权威和崇拜权威而蔑视自由.自由主义(Liberalism)可以说是自由与权威关系上的第三种选择,它视自由为首选价值,视权威为社会秩序的保障,划分了“私人领域”(Private sphere)和“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界限,而后又将自由(即公民自由)和权威(公共权力的权威)有机地统一起来.自由主义传入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长期以来,中国人对自由主义却多有误解,或者拾取一两个概念而加以形式主义的张扬,或者简单地给它帖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标签而大加挞伐,对自由主义的精神实质却很少加以客观公正的研究和分析.事实上,自由主义作为一种专门探讨个人、社会与政府三者关系,也即自由与权威之关系的政治理论,是对社会政治发展道路的一种较为成功的设计.今天,当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将自由主义的研究课题重新展现出来,要求从理论上反思和解答市民社会与国家、市民社会与政府、自由与权威的关系等问题时,消除对自由主义的种种误解,阐明它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特点就更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7.
徐友渔认为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经济上的市场经济、法律制约权力、宪政民主体制等等自由主义思想是中国现代化应汲取的资源,也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并对自由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条件,对自由主义在西方遇到的挑战、变化以及自由主义在中国大陆的传播、接受、实践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各种反对自由主义的声音进行了批评,成为自由主义的坚决捍卫者和守护者。  相似文献   

8.
现代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其代表人物是格林、里奇、博赞克特、霍布豪斯等。在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现代自由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不仅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政策,而且推动了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等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的发展。研究现代自由主义对于了解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辨明是非,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现代自由主义虽然仍以维护个人自由为核心,但是为了适应20世纪的政治需要,其基础理论、政治主张,尤其是国家学说与传统自由主义通异。关于…  相似文献   

9.
自由主义是西方发端于洛克、亚当·斯密、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传统,也是自英国"光荣革命"以来的政治传统,从近代起一直居主流地位.其中心思想是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比如言论、结社自由、个人财产权以及市场经济、法治、国家权力的制衡,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一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天朝大国梦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得粉碎,在救亡图存的社会氛围中,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自由主义思想也在这样的形势下被介绍到中国来。除了严复之外,谭嗣同、梁启超也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自由主义倾向。他们是中国的第一代自由主义者。严复在他的一些论文和译著中全面地论述了思想自由和个性自由的思想主张,初步奠定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若干理论基点,如认识论上的实证主义、伦理学上的个人主义、历史观上的进化论和经济思想上的放任主义。正因如此,严复又被称为“中国自由主义之父”。但是,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是和…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由主义之父─严复胡伟希“自由主义”的传统在西方源远流长,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反对强制与尊重个人选择的自由意识;到了十七世纪以后,经过英国革命以及洛克等人的提倡,它终于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思潮。在中国近代,首次较全面地介绍与引进西方...  相似文献   

12.
自由主义社会政治运动在中国的挫折,也包含着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挫折;自由主义社会政治运动在中国的缺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由主义文学的缺点;但是,自由主义社会政治运动的失败,并不意味着自由主义文学是失败的。文学作为精神创造物,它一旦出现,就可用甚至只能用精神创造的价值高低来评价,因此,自由主义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和自由主义文学实践的较高成就,向人们昭示:它留给文学史的不仅仅是教训,还有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曲折的历程艰难的发展中国自由主义文学,随着中国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版业的发达和…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2010,(5)
邦雅曼·贡斯当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政治理论家,西方最早探讨自由主义与民主关系的理论先驱。他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深刻反思,揭示了自由与民主之间的内在张力。从自由主义立场出发,他主张有限度的人民主权,并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把自由划分为两种类型:古代人的自由——政治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个人自由;主张代议制民主,并以宪政民主制度规制民主,保障个人自由。贡斯当毕生致力于宪政体制建设,视个人自由为最高价值,试图实现自由与民主的内在和谐,对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视界中的自由与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脉络中,自由与平等历来被人们所关注。近代西方思想家认为,人们只要得到自由,就获得了同样平等的权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无疑是重视自由的,但在自由与平等的关系问题上,他们完全不同于一切旧自由平等观论者,认为自由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自由,如果没有物质条件的平等,自由权利就是一纸空文。同时,他们也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消灭了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但也并不是“自由”、“平等”的天然王国。  相似文献   

15.
反思共和主义的复兴:一个批判性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擎 《学术界》2006,31(4):50-60
本文从学术批评史的角度对西方共和主义思潮的复兴做出批判性的考察。作者分析指出,当代共和主义论者在对自由观念的重建中试图超越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二元对立,但未获得突破性的成就,而他们重新阐释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的努力也遭到许多有力的质疑。因此,共和主义的复兴并没有像最初期许的那样带来理论的创造力与实践潜力。本文在最后的结论中指出,共和主义理想作为对“公民政治”的召唤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对自由主义的挑战也有利于迫使后者不断改革与修正,但共和主义思想本身难以成为现代民主社会一个完整的替代性政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对“自由”的误解与周作人的人生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玉 《社会科学研究》2002,11(5):149-153
周作人的思想本质上是自由至上主义。他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现实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对自由与正义的关系相应地存在着深刻的误解 ,这是周作人附敌从而造成人生悲剧的非常具体的原因。以极端自由主义思想为前提 ,对“节”的批判和对作为“节”的重要内涵的“爱国”的否定 ,是周作人附敌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7.
顾肃 《社会科学论坛》2010,(11):198-205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又译穆勒)是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自由主义思想家。这本《论自由》最初出版于1859年,是密尔最具个人特色,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这部论述自由主义理论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和人文教育的一部经典教材,以致被人认为如果不读它,就不了解自由主义的真谛。如果要列举西方从古到今人文思想的二十部经典,  相似文献   

18.
“原教旨主义”又称“基要主义”。该词最早出现于 1 92 0年美国基督教浸礼会的《守望季刊》上。作为神学思想 ,它对当时社会的世俗化现象和现代科学的发展、以及反映在基督教神学中的自由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一种反动。这一神学思潮在 2 0年代达到鼎盛 ,3 0年代趋于衰落 ;战后 ,又有所发展。随着战后伊斯兰复兴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特别是 1 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胜利 ,以及在此前后伊斯兰世界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或社会运动对地区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冲击 ,使西方社会感到震惊。西方新闻界首先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称呼这些运动 ;以后“原…  相似文献   

19.
李强 《甘肃社会科学》2002,1(2):101-102
西方人本主义思想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是相通的。改革开放以来 ,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 ,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确实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它促进了对个人自由的尊重和对个体创造性的维护。  相似文献   

20.
离合之间:梁启超与西方自由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关系表现为离合之间。他的自由观具有如下特征:一是附会性,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核心概念“自由”采取附会之理解;二是游离性,没有始终如一地抓住西方自由主义的根本价值———个人主义;三是松散性,没有系统的文章或著作介绍西方自由主义;四是矛盾性,一方面是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对立)流派的态度不一,另一方面对这些思想的不够忠诚。这些特征,并不是梁启超独有的,而是过渡时代之知识分子的整体特点。造成这种整体特点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社会主题的演变;二是社会流行思想文化的庞杂与浮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