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尽管伊朗是首批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但和平利用核能的需求以及作为地区大国对地区主导权的竞逐,使得伊朗追求核开发的意愿极其强烈。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在战争洗礼中的独特历史体验,国际法在维护其合法权利上的苍白无力,美国在核不扩散机制实施上出尔反尔和双重标准,使得伊朗在强力推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同时,国家内部亦存在着挑战不扩散机制的强烈动能,也使得无论是强制外交,还是有限的激励措施,都难以从根本上逆转伊朗加速推进核开发的势头。伊朗对于核开发的执着追求,要求西方国家必须深刻反思伊朗挑战不扩散机制背后的深层根源,并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2.
伊朗核问题与中东地缘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分歧逐渐扩大,加深了原已存在的对抗程度.伊朗核研发最初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下开始实施,目前认为伊核问题将威胁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的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伊朗在恶劣的环境中却能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扩大在中东的影响,是中东举足轻重的地区大国.奥巴马执政后美国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性降低,但伊朗仍有可能遭到来自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伊朗不可能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将长期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分歧逐渐扩大,加深了原已存在的对抗程度。伊朗核研发最初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下开始实施,目前认为伊核问题将威胁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的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伊朗在恶劣的环境中却能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扩大在中东的影响,是中东举足轻重的地区大国。奥巴马执政后美国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性降低,但伊朗仍有可能遭到来自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伊朗不可能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将长期化。  相似文献   

4.
从2006年至今,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了四次制裁决议.尽管面临强大的国际社会压力,伊朗始终坚持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有条不紊地推进核技术的发展.在这场伊朗核问题的国际较量中,伊朗采取了强硬政策,即坚持发展核技术并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该政策的出台包含决策者对诸多因素的考量,其中伊朗民族的身份认同及由其构建的文化价值观是其核政策的一个动因和强大的精神基础,必将影响伊朗核政策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梳理了核安全的定义及内涵,提出核安全既包括防止核武器扩散,也包括确保核材料、核设施及和平利用核能等的安全,分析了全球核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和严峻形势,即恐怖主义获取核材料及技术的能力和意图不断上升、全球大量核材料安保状况令人担忧以及和平利用核能存在潜在的事故风险。接下来探讨了核安全峰会等全球核安全治理机制的现状,指出在落实核安全峰会工作计划以及强化国际社会在核安全合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一个普遍、有效的核安全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谢晓军 《老年人》2005,(11):12-13
2005年9月2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了欧盟提出的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决议。决议认定伊朗多次不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的义务,这使伊朗核问题被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进而遭受制裁只有一步之遥了。对此,伊朗外交部发表强硬声明,声称国际原子能机构如果坚持把伊朗核问题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核扩散问题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在中东地区,以色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沙特和伊朗等国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核计划,使中东地区建立"无核区"的目标面临挑战。中国积极参与了中东核扩散治理,尤其以伊朗核问题为抓手,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参与中东地区治理。本文从动因分析、路径选择和机制运用三个层面探讨新时期中国参与中东核扩散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并以中国参与伊朗核问题治理为例,考察上述三个层面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中国以多边斡旋外交为路径参与中东核扩散治理,能源利益、构建大国形象、战略利益和捍卫主权至上外交原则是影响中国参与伊朗核问题治理的四个因素,其多边机制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伊核问题会谈机制,其双边机制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和中俄战略磋商机制。  相似文献   

8.
2006年末,正当伊朗坚持推进其核计划时,海湾及北非部分阿拉伯国家也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核研制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后冷战时代,新一轮核竞赛出现向欧美以外的其他热点地区转移的倾向:从朝鲜半岛到南亚次大陆再到中东地区,上述三个地区沿欧亚大陆的边缘形成一条弧线,使《核不扩散条约》受到巨大挑战。阿拉伯国家的核计划与核设想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地区关联性,但计划的实现也会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经济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下、国内民众反对和大国的劝阻。阿拉伯国家谋求核技术旨在显示一种姿态,希望国际社会能因此向伊朗施加更多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试论伊朗核问题对阿拉伯国家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末,正当伊朗坚持推进其核计划时,海湾及北非部分阿拉伯国家也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核研制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后冷战时代,新一轮核竞赛出现向欧美以外的其他热点地区转移的倾向:从朝鲜半岛到南亚次大陆再到中东地区,上述三个地区沿欧亚大陆的边缘形成一条弧线,使《核不扩散条约》受到巨大挑战。阿拉伯国家的核计划与核设想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地区关联性,但计划的实现也会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经济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下、国内民众反对和大国的劝阻。阿拉伯国家谋求核技术旨在显示一种姿态,希望国际社会能因此向伊朗施加更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伊朗是一个在世界上比较孤立的国家,尤其是伊朗所处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决定了如果伊朗核开发成功,将会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其中东利益构成致命打击, 所以伊朗才会面临美国以直接的军事打击相威胁、迫使其放弃核开发的危机。由于伊朗是弱小的,而且美国可以通过占据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弥补其军事打击的成本甚至获利,所以,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也就是说,伊朗的核危机就等于是伊朗国家政权的危机。  相似文献   

11.
美以均坚决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且始终认为伊朗发展核技术旨在制造核武器,因此两国主张严格限制伊朗核活动。这是长期以来美以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基本共识,美以现政府仍持有此共识。但由于美国把伊朗核问题置于海湾乃至全球安全战略框架中考虑,伊朗核问题只是其安全战略框架的构成要素之一。除了伊朗核问题,美国也同样关注伊拉克问题、阿富汗问题等其他中东问题。而以色列则把伊朗核问题看作维护其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两国的安全战略目标在范围和轻重缓急上存在差异。因此,尽管美以两国均主张严格限制伊朗的核活动,但在限制手段和限制方式等方面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2.
发展核武器虽符合伊朗致力于成为地区大国的战略逻辑,但受到国际国内压力,伊朗未必能够突破红线,军事打击伊朗难以具备足够的合情理性和合法性。伊朗核设施具有数量多、防攻击能力强等特点,其核能力趋于成熟,其民族国家建构亦比较成功,无论是定点清除,还是全面战争,均难以达到彻底解决伊核问题的目标。军事打击还可能导致石油市场崩溃和全球经济危机,并将遭到中俄等国家的强烈反对,美以不得不有所顾忌。尽管战争的可能性始终不能排除,但遏制伊朗以及提供延伸威慑已逐渐成为美国对伊政策的重点,美伊关系有可能陷入长期低烈度但可控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自视为“世界大国”,伊朗自视为“中东大国”。俄伊关系对中东政治格局具有重大的影响。俄伊两国在经济金融、核能开发、军工装备和打击恐怖主义等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但与此同时,俄罗斯和伊朗在叙利亚问题、对美国关系和中东地缘政治等议题上,仍然存在猜忌和矛盾。自视为“世界大国”的俄罗斯与美国保持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关系,因此在中东事务上,保持着与美国及其盟国的关系;自视为“中东大国”的伊朗反对外部力量干涉,反对美国及其盟国影响中东事务。美国的压力和威胁,促成了俄罗斯和伊朗之间的多领域合作。然而,俄罗斯和伊朗对美国的认知差异,是俄伊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14.
新一届美国政府成立后,其对伊朗核问题的立场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伊朗核问题解决的方式,主要取决于美伊双方,但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国和伊朗走向直接对抗甚至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双方更可能以全方位外交谈判的方式来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伊朗与阿拉伯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但地理位置的接近并未使双方成为好邻居、好伙伴,反而加重了海合会成员国对伊朗扩张野心的担忧。伊拉克战争后,原本由伊拉克和海合会联手制衡伊朗的"三角关系"被破坏,海湾局势随着伊朗的"被崛起"以及伊朗核问题的演变而面临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图从伊朗的扩张意图和海合会成员国的担忧、海合会成员国遏制伊朗的战略以及目前双方较量的关键问题等方面,分析伊朗与海合会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这一关系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6.
伊朗与阿拉伯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但地理位置的接近并未使双方成为好邻居、好伙伴,反而加重了海合会成员国对伊朗扩张野心的担忧。伊拉克战争后,原本由伊拉克和海合会联手制衡伊朗的“三角关系”被破坏,海湾局势随着伊朗的“被崛起”以及伊朗核问题的演变而面临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图从伊朗的扩张意图和海合会成员国的担忧、海合会成员国遏制伊朗的战略以及目前双方较量的关键问题等方面,分析伊朗与海合会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这一关系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