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世纪80—90年代,智利、哥伦比亚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对其养老金制度进行了私营化改革,但各国的改革模式并不完全相同,可分为替代模式、并行模式和混合模式。三种改革模式的形成由不同国家特殊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决定。私营化之后的拉美国家养老金制度存在管理费用较高、覆盖率较低、财政性养老金支出膨胀和再分配性较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智利和阿根廷对其养老金制度体系进行了再改革。其中,智利根据参量改革的思路,对其私营养老金制度进行了调整和补充;阿根廷则选择了结构性(系统性)的改革思路,开展了私营养老金制度的国有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面对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畸重的退休支出压力、养老金财务问题的短期性,波兰于1999年对其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名义账户制与基金制个人账户计划相结合的养老金制度,这一模式的形成与改革过程中所创造的双重支付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影响密切相关。波兰新养老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改革的预期目标,但仍面临着财政性养老金支出规模较大、缺乏公平性等问题。波兰经验表明,名义账户制不失为一个较为理性的选择。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应吸取波兰教训,建立改革配套机制,促进制度的可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3.
“新农保”改进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黎  李中付 《江淮论坛》2011,(3):123-126
针对“新农保”制度设计上存在的基本养老金给付水平偏低、基础养老金的给付标准以及个人账户缴费标准不能随经济发展、物价变化而制度化地调整等问题,对基础养老金及个人缴费制度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今后完善新农保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90年代,OECD国家养老金制度普遍面临经济低速增长、人口结构老化、财政赤字不断上升等方面的挑战,为了摆脱危机.他们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尽管OECD国家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构建和调整具有不同的历史起点和环境特征,但他国的改革路径对于目前陷入困境的我国养老金制度的调整,可能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8,(2):216-224
由于退休者和在职者需求结构不同,两者所面临的通货膨胀程度存有差异,因而养老金的待遇调整不能依据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进行。在对社会平均工资和人均养老金按不同的通胀因子处理后,测算不同通胀水平对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收支缺口的影响后发现,通胀使得基础养老金的年度收入和年度支出都较无通胀状态下增长更快,而支出的增长快于收入的增长最终会导致收支缺口变大,收不抵支的现象将提前1~2年到来。而通胀下养老金替代率与无通胀下养老金替代率的差异不超过0.01,说明社会平均工资按照通货膨胀率同步调整、养老金按照高于通货膨胀率0.1个百分点调整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方式可以保证养老金的相对购买力。据此提出完善养老金的待遇调整机制和兼顾财政支付能力与养老金待遇充足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爱英 《家庭科技》2021,(10):39-40
养老金对老年人投资理财活动的影响 养老金水平与投资理财活动呈正向发展趋势 养老金水平越高,老年人进行投资理财活动越频繁,且投资金额相对较高;反之则越低.养老金水平的高低代表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高低,当养老金水平较高,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在保证家庭正常生活支出的前提下,老年人可通过投资理财活动提高闲置资金的流动性,获取收益.相对来说,养老金水平越低,老年人的投资理财活动越少,因此养老金水平与投资理财活动呈现正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合意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颖 《学术探索》2010,(3):53-58
退休职工养老保障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大小,替代率的合意性决定了养老保障水平的适度性。依据养老保险制度两个层次的保障目标,构建消费支出模型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模型,分别测算养老金替代率合意水平的下限和上限。研究表明:以生活消费支出衡量的替代率水平逐年降低,必须设定替代率的最低标准;替代率水平不能长期低于40%的下限标准,其下滑的势头应予以遏制;贫富差距扩大,低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障水平相对越来越低,养老保险政策应向弱势群体倾斜;在稳定的人口结构条件下,养老金替代率合意水平的上限为57%。  相似文献   

8.
龙朝阳 《学术研究》2012,(12):10-13,159
养老金制度欠缺可持续性是一个困扰我国多年、需要迫切研究解决的问题。我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自实施以来,保费难以征集,收缴率不断走低,各级财政对基本养老金的补贴支出逐年增加。①针对这一现实,国家财政部多次提出要开征社会保障税,强化征缴力度,化解财务困境,引起学界广泛的争议。究竟采取何种方式筹资才能完善筹资形式、提升制度效率?从形式上看,养老金制度筹资方式改革虽然是一个社会保障供款征缴方式的问题,但实质上它关系到养老保障的提供方式与养老金制度的结  相似文献   

9.
OECD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90年代,OECD国家养老金制度普遍面临经济低速增长、人口结构老化、财政赤字不断上升等方面的挑战,为了摆脱危机,他们时养老金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尽管OECD国家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构建和调整具有不同的历史起点和环境特征,但他国的改革路径对于目前陷入困境的我国养老金制度的调整,可能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快速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口急剧老龄化增加了养老金支出规模,给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压力,家庭养老的可持续性也难以为继,人口老龄化对综合性的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化解人口老龄化的养老压力,应当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全国统筹;广开养老金的筹资渠道,如扩大养老金的征缴范围;适当提高退休年龄;改革养老金双轨制;发展多元化的养老领域等.  相似文献   

11.
对养老金制度改革风潮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许多国家大举改革养老金制度 ,有些国家甚至将其私有化。本文将这种改革风潮归因于人口趋势与宏观经济趋势的共同产物。许多国家政府认为 ,要想解决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制度带来的财政问题 ,要想使本国在一种联系日密、变化日新的经济环境下具有竞争力 ,就必须对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此类改革可能会产生一种宏观经济效益 ,但是对将来的养老金领取者的生活究竟会造成什么影响 ,目前还不能定断。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综合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制度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从社会保障支出状况、社会保障水平、城乡比较、适度性四个方面对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然后指出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恒秋 《学术界》2007,(4):286-291
瑞典社会福利政策模式集中体现在最低养老金与标准养老金的净替代率、福利体制与劳动力市场政策之间的关系、按功能划分的中央政府支出等方面.瑞典社会福利政策模式植根于社会民主主义之中,蕴含着"全民福利"的理念.对其进行分析和反思,对构建我国社会福利政策模式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西方国家养老金制度的起源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海 《兰州学刊》2012,(2):72-76,87
现代养老金制度源于西欧,各国制度诞生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同,但由于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社会运动思潮、利益团体的主张、政党政治影响的力度殊为不同,导致了各国养老金制度模式和形成时间的差异。这种小同下的大异产生了养老金制度模式的国别差别,直接赋予了养老金制度起源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福利国家新政治学理论认为在福利国家中因为"政策反馈"和"选举风险"使福利紧缩改革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成功,并认为左翼党派和工会在福利紧缩改革中不再充当核心角色。但是作为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典型代表的瑞典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养老金制度紧缩改革,实现养老金制度由确定给付向确定缴费,从结果公平向过程公平的转变;并在养老金制度中实行个人名义帐户、以个人工作期间平均收入水平为给付计算标准等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本文通过对瑞典养老金改革过程的研究认为瑞典工会和社会民主党的支持,以及社会民主党与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合作是养老金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这说明在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中利益集团的高度组织化使得福利改革的获益对象相对集中而不是分散,从而使得福利的紧缩改革能够在得失双方的妥协中达成,同时工人阶级和左派政党仍然是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发展的主要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2000年—2018年间省级层面数据,通过构建包含滞后项的动态联立方程模型,研究财政分权体制下环境质量、公共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交互作用,并运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型"关系。放松环境规制在短时期内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但恶化的生态环境会加重政府卫生支出负担。(2)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政府扩大公共卫生支出水平提供了可能;而充分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可以补偿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改善劳动力身体素质,进而有效促进经济发展。(3)在我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出于政治晋升和发展激励的选择,分权程度与环境质量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均呈现负向关系。因此,协调处理好环境规制的强度、公共卫生支出规模、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者之间关系,是政策制定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对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的实施条件、静态设计、动态转轨以及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关系所做的理论分析表明,实现中国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审慎考察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实施条件,实行名义账户制,同时理性看待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功能,积极探求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规模的最优结构,在优化社会统筹制度、防止出现逆向收入再分配基础上适度增长社会统筹账户的规模.  相似文献   

18.
OECD国家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发展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可谓反映和涵盖了世界主流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方向和方式.尽管OECD各成员国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架构及历史不尽相同,但其改革的原因及改革的主要措施和趋势却惊人地相似.本文对OECD国家目前已经实施或者正引起广泛争论的改革方案分作两大类:参数改革和范式改革,其中范式改革包括名义账户制和部分私有化改革.在深入分析各类方案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反映出的OECD国家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一般趋势:改革而非革命.并基于政治多元主义分析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改革,引出对公共养老金制度根本目的之再认识.  相似文献   

19.
正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国家社会保障事业的组成部分,其运行效果可以用养老金替代率体现。在我国老龄化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对养老金替代率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文章通过对税率和教育投入及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目前阶段税率与基本养老金替  相似文献   

20.
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制约的一面。按照结构与整体的关系原理,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结构变化也有一定的反作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经济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