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45-50
选取我国创业板开板上市的所有新股(共355家)作为样本,研究市场氛围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氛围是影响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率的重要因素,即使在控制了发行市盈率、机构认购倍数、发行规模等因素之后,结果仍然非常稳健。因此为了降低IPO抑价率,提高股票市场资金的配置效率,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培育理性的市场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我国IPO定价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对创业板上市企业的IPO定价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明确新股上市时必须审时度势,并提出了“势”和“势价”的概念。通过分析BP神经网络的原理和算法,得出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创业板IPO定价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种IPO定价需涉及的非线性、非平衡和动态的数学问题,并搭建了该算法的应用框架,确定了输入层的参数和节点数,结合具体训练细节,按照BP神经网络训练和IPO定价流程图编程运行,可以算出有效的创业板上市IPO定价。  相似文献   

3.
有必要以2009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创业板发行上市的481只股票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边界模型,论证新股发行高抑价主要是二级市场的非理性因素造成的.并进一步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找出影响IPO抑价的具体因素有发行价格、发行规模、中签率、首日换手率、首日成交量、净资产收益率和市盈率.  相似文献   

4.
首次公开发行抑价(IPO Underpricing)是全球各新股发行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一直困扰金融学界的难题之一.在我国新股发行市场上,这种现象表现的更加突出.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利用2004年以后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数据和相应的研究方法建立GARCH模型,说明上市公司IPO抑价现象中存在"多期滞后效应",即前期上市公司IPO抑价水平对当期上市公司抑价水平有显著影响.通过分析实证结论,在完善发行机制,提高投资者阅读信息能力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IPO折价是世界各国新股发行市场所呈现的普遍现象,迄今为止这仍然是金融研究领域的一个谜,IPO初始收益率随发行时间和发行公司类型的显著变化仍然难以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对于我国IPO折价程度过高的现象,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还没有一种理论方法能够较好地对其进行解释.本文基于不对称信息研究路径,利用沪深A股的股票发行上市数据进行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角对我国新股发行市场较高的IPO折价程度进行解释,得出了关于IPO折价的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6.
IPO抑价反映了市场定价的非有效性,不利于资本市场实现其资源配置功能.我国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尽管适用不同类型上市企业且有不同的交易制度安排,但都存在IPO高抑价现象.基于主成分因子提取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从一级市场IPO定价信息效率和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两个层面考察并比较了三个市场IPO抑价的原因.研究发现,就一级市场IPO发行价的信息效率而言,三个市场都相对具有效率,但不同市场对信息的反映有不同的侧重点;在二级市场上,三个市场集合竞价阶段的投资者情绪和连续交易阶段的投资者情绪都对IPO抑价率有显著影响,其中,集合竞价阶段的投资者情绪起了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0年和2001年1 -6月的新股资料数据 ,并联系一级市场发行和申购情况分析新股二级市场定价的各种影响因素 ,进而对新股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价值进行实证分析 ,提出相关的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在首次发行承销、上市公司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引入了市场化的制度安排。相比核准制,注册制是否提升了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是各方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注册制改革的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再融资事件,将融资效率具体定义为定价效率、发行效率和审核效率。实证研究发现:(1)注册制下,定价效率越高、发行速度越快,则新股发行后的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越好;(2)上市公司融资的审核效率主要取决于保荐机构声誉,高声誉保荐机构参与上市公司融资有利于公司更快获得证监会批文;(3)进一步地,将注册制样本和核准制样本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后发现,相比核准制,注册制下公司获批后能更快完成发行,且注册制下发行效率对公司未来业绩和市场表现的预测能力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注册制下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能传递公司未来项目前景的信号,且保荐机构的声誉机制也在上市公司融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折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针对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IPO折价的研究还较少.自从我国创业板于2009年10月建立后,创业企业的IPO存在显著的折价现象.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反应过度、反应不足和自我归因假说,尝试发现影响IPO折价的一些因素.通过对153家在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分析,实证检验了首日换手率、申购中签率、市场热度、上市前收益率与IPO折价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大部分研究假设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0.
2010:中国资本市场大事追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资本市场一步步走向兴盛。2010年,后起之秀的中国资本市场却顶住了金融风暴的侵袭,融资融券终于开闸试水,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创业板成立一周年以来,其作用初步显现,农业银行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上市,国内银行间债市大解禁,新股发行体改再次启程,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面世,证监会牵头惩内幕交易,中国资本IPO额全球排第一等一系列大事件让人们留恋、回味,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于2011年11月12日召开2011年会暨“证券市场法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主要学术观点如下:一、创业板股票IPO规范与限售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并上市条件值得关注.李有星教授等根据创业板开板以来至2010年12月31日的发行审核被否公司情况的统计,分析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现实准入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对新股发行的合理定价进行剖析和对近年国有股流通进行评价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新股发行与国有股流通应通盘考虑 ,新股发行可借鉴货币发行的原则 ,稳定的低价发售 ,避免引发股市的巨幅震荡 ,创造一个皆大欢喜的多赢格局。  相似文献   

13.
从联合投资网络角度出发,以2004—2012年间中小板和创业板IPO公司为样本,度量创业投资机构的声誉,并以此作为自变量实证研究其和IPO公司上市时年龄、抑价率和市盈率关系。研究发现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创业投资机构声誉与IPO公司年龄存在显著负相关,创业投资机构声誉对IPO市盈率存在显著正效应,较好地验证了越高声誉的创业投资机构越能提升中小企业IPO效率的结论。而在IPO抑价率方面,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实证结果正好相反,创业投资机构的声誉在创业板上对IPO抑价率有显著负的影响,而在中小板上对IPO抑价率有显著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联合投资网络角度出发,以2004—2012年间中小板和创业板IPO公司为样本,度量创业投资机构的声誉,并以此作为自变量实证研究其和IPO公司上市时年龄、抑价率和市盈率关系。研究发现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创业投资机构声誉与IPO公司年龄存在显著负相关,创业投资机构声誉对IPO市盈率存在显著正效应,较好地验证了越高声誉的创业投资机构越能提升中小企业IPO效率的结论。而在IPO抑价率方面,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实证结果正好相反,创业投资机构的声誉在创业板上对IPO抑价率有显著负的影响,而在中小板上对IPO抑价率有显著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IPO后业绩下滑问题被学术界称为"IPO效应"。"IPO效应"给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本文运用实证的方法,聚焦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中的风险投资成份,研究风险投资介入对公司"IPO效应"的影响,并从虚假包装和财务粉饰的角度进行来解释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后业绩下滑现象。本文发现,出现"IPO效应"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前普遍存在虚假包装现象;相对于没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上市公司,有风险投资介入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发生虚假包装和财务粉饰,形成更严重的业绩下滑。  相似文献   

16.
创业板开板以来,IPO超募逐渐成为学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文章以2009年创业板IPO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这些公司超募资金比例与其IPO融资效率呈负相关关系。文章认为,超募影响创业板IPO融资效率的直接原因是超募部分资金难以高效投资,进而稀释了公司业绩。遏止超募现象,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创业板IPO融资效率。防止滥用超募资金,尽可能提高其投资效率,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亡羊补牢”之效。  相似文献   

17.
由于新股发行价格的绝对值往往难以准确估算,所以,一、二级市场之间价格差的相对值即抑价率成为衡量新股发行效率的重要指标.我们认为,信息与理性因素是影响股票市场效率的两大类主要因素.基于信息和理性两条主线,我们可以把对新股发行价格异象的理论解释分为两大类.这些理论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发行价格的形成并解释了抑价产生的原因.不同的理论适用于某些特定状况下的新股发行.对于中国的股票发行市场,信息不对称与非理性现象共存.  相似文献   

18.
选取294家在创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2009~2012年的数据分析了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偿债能力、企业成长性、企业规模、资产担保价值、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偿债能力、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资产担保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非债务税盾对资本结构没有显著的解释作用。实证分析发现,对于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来说,影响资本结构的首要因素为企业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板IPO效应研究——基于创业投资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创业投资的视角分析了中小企业板IPO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IPO效应进行了检验,并通过构建横截面多元回归模型对IPO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IPO前有创业投资持股企业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方面优于无创业投资持股企业,而在营运能力、成长能力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在IPO后有创业投资持股企业的盈利能力优于无创业投资持股企业,而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中小企业板整体上存在IPO效应,但无创业投资持股企业的经营业绩下滑幅度明显大于有创业投资持股企业;创业投资、IPO年份、募集资金额占总资产比重、主营业务所在地、审计机构、所在行业以及IPO前的经营业绩等因素对中小企业板IPO效应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自2009年10月30号创业板开设以来,风险资本退出渠道进一步通畅,我国多层次风险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及构建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然而创业板市场自开设至今,资金超募、高市盈率等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各界诟病。本文对我国创业板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创业板市场IPO资金超募状况、超募资金使用及资金超募原因等,进而对我国创业板IPO资金超募的防控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