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社会生活是人类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概念,学人对其很少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随着对学术处女地的不断开拓,很多日常概念不断引起研究者高度关注,社会生活即为其中之一.社会文化史是研究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社会生活作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一个视角和领域,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2.
左玉河 《晋阳学刊》2012,(3):105-107
什么是社会文化史?如何研究社会文化史?这是10年前召开相关会议时大家讨论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问题。在10年后的今天仍然提出并讨论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说明社会文化史已经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注意,特别是引起中青年研究者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说明有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按语:自从1980年代末刘志琴先生提出"社会文化史"概念以来,社会文化史研究取得许多丰硕成果,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目前的社会文化史研究缺乏必要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缺乏深入专精的高水平著作(典范之作),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存在哪些问题?制约社会文化史发  相似文献   

4.
陈丽 《南方论刊》2007,(6):93-94
新社会文化史是现阶段史学界的一大显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关注对普通民众的考察和研究,力图打通文化史、思想史与社会史的界限,并将思想、观念与社会的互动作为其研究的基本路向。新社会文化史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对国内史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戴金波 《船山学刊》2013,(3):177-178
目前对书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书院史研究、书院制度研究及书院文化研究等方面。《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试图将书院置于社会文化的广阔背景之中,从社会文化史的视野对书院进行研究。内容涉及书院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发展的社会动力、书院与学术及社会政治的关系、书院的祭祀文化、书院与地域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在研究视野上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期刊发展的历史,探索了期刊的社会功能,认为期刊是革命的宣传家和斗 士,期刊是社会的家庭教师,期刊是人们休闲生活的益友。  相似文献   

7.
人类文化史已经证明,任何一种思想或理论,都可以找到它的历史源头。社会主义的富民思想也是源流有自,它的演变发展并未随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转换而中断,相反,寻求富裕、获取幸福的观念,占据了所有社会主义思想家们的头脑,把富裕看作是拯救人间一切苦难困顿的生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后,在几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思想家们对社会主义、对富民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社会实验乃至于参加革命斗争,探索实现人类美妙梦想的道路,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思维资料。笔者试沿着他们的思维轨迹,探讨其富民思想。空想家们富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社…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8月24—26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第五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襄阳召开。本次研讨会以"社会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与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联合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协办。会议共收到76篇论文,来自中、日、意等国的近百位学者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共同探讨社会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多个方面,对20多年来新兴的社会文化史进行总结、反省与展望。会议论文涵盖了社会文化史理论与方法、新概念与学  相似文献   

9.
《说文》声训保存的文化史资料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训是一种与古代的社会背景、人们的思想观念关系非常密切的训诂方式,因而具有保存文化史资料的功能。百科全书式的《说文解字》含有大量的声训,为我们保存了丰富的文化史资料,尤以反映古代人们的生活礼俗、哲学思想、鬼神信仰和科技知识等方面的资料为甚,正确解读这些声训,对我们认识上古秦汉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1-2012年的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史研究成果,既有研究空间的拓展、研究内容的扩增,也有诠释理论与分析方法的探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史学科的一些最新进展和趋向.一方面,近年出现的一些热门论题仍在延续,如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控制、救济保障、教育改革、媒体传播、大众文化、记忆建构、城市史等领域都出现了较多论著,且研究内容日渐精深.同时,2011-2012年度还有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向:其一,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日益明显.这虽有助于丰富对历史的认识,但却在一定程度增强了历史学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倾向.其二,研究领域不均衡.如灾荒救济、教育近代化研究仍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但宗教信仰及女性史领域的研究缺少有分量的著作.其三,社会史研究时段的后移也是一个新趋向.抗战时期的社会史研究较为活跃,有的还延伸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开始大幅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