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沙井商会是深圳市民间商会发展中的一个典型个案,成立至今,在"一地多业一会"的关系格局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行业代表性,建立起高效的运作机制,与政府形成合作一博弈的互动关系,有效地发挥了服务和管理职能,体现了民间商会在参与地方治理中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的温州商人纷纷在经商所在地组建起自己的组织——温州异地商会。由于其利益诉求与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相契合,异地商会遂以其强大的经济效应和独特的组织优势,运用各种政治策略,公开地介入社会公共事物的治理之中,对社会治理和公共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异地商会在拓展温州商人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效应,如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因此,执政党必须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法律和制度层面明确界定好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治理边界,促进民间商会及其他社会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自主治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另一领域的民主: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的政治学视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剩勇 《学术界》2003,(6):23-35
本文以 1990年代以来浙江温州新兴的民间商会为个案 ,考察了我国现阶段的民间自治性组织与民主的关系。指出 ,温州的民间商会从产生、组织建设到日常运作 ,都体现出了现代民主的价值和精神 ,是温州民营企业家阶层自发进行的一场民主的实践。民间商会在企业、社会与政府之间构筑了一条行业和民营企业家 (企业主 )阶层利益聚合、表达的通道。根据对温州民间商会多年的观察和思考 ,作者从温州民间商会的行业组织模式、企业家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以及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三个方面 ,尝试回答了民主为什么能够在温州民间商会发展起来的问题。温州民间商会组织和民营企业家阶层的基层民主实践 ,对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经济转型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商会、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各种民间团体大量涌现.通过社会动员、汲取政治资源、与政府合作等参与方式和策略,民间力量逐渐成为区域发展和治理中的重要一极,它改变了政府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同时也促进了地方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民间力量的兴起对我们理解中国区域治理模式的变迁和未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最后20年,温州赶超式发展的良好表现得益于所谓温州模式所指称的经济民营化运动.的确,在大量针对温州模式的生成及其演化进程的观察中,自下而上的民间草根改革力量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然而,如果没有地方政府意志导引和护佑,温州之先发性制度转型几无可能.本文以为,地方政府与温州民间改革力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以"互惠"为基础的生产性政治关系,并由此形成驱动经济社会体制变迁的关键力量.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应该是,内涵地方政府意志的改革动力直接促使了传统体制在局部地区的消弭和瓦解,并最终经由集中式产权的分散和私有,完成计划配给向自由交易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历程、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公民参与的三大载体--村委会、居委会和社团的发展脉络为线索,考察分析当代中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发展的历程、现状、问题和特点.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正是伴随这三大载体的成长,逐步由一个以参与政治选举或决定政府人员组成为内容的传统公民参与阶段过渡到一个以参与广大公共事务为内容的新公民参与阶段.以新世纪的开端为界,作者将我国公民参与的发展分为传统公民参与和新公民参与这样两个阶段,认为新世纪的公民参与盛况空前,并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作者进而对如何推进现阶段我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做出思考.作者相信,在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未来中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必将进一步发展,并取得骄人成就.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治理产业集群的理论解释和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是地方政府作用于产业集群的有效方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表现。地方政府治理产业集群基于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一般经济职能和其“经济人”特征。地方政府治理产业集群的路径有二:从政府强力干预到多元化治理;从依靠市场自发力量、政府参与到多元治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私营企业主群体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 ,但现有的政治参与渠道和政治参与方式 ,使得该阶层的政治参与处于一种低度组织化和不规范的状态。近几年 ,温州地区兴起了一大批由私营企业主自发组建的民间商会 ,我们认为 ,这一新兴的利益表达机制的形成 ,使得温州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表现出了新的势态。本文将以温州的民间商会和行业协会为研究对象 ,考察这些自治性行业组织作为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利益表达机制的政治参与行为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制度绩效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和农村改革的双重背景下,民间纠纷也越来越纷繁复杂,不断呈现新的特点,传统的纠纷调解模式已不能满足需求.必须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调解机制,在政府自上而下进行推动的同时,开启公众自下而上参与的拉动力.要重视发挥政府、社会、民众在民间纠纷调解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培育社会和个人力量,将纠纷调解中的公共参与机制作为治理手段发挥作用,促进政府与社会达成良好互动,以有效化解纠纷,推动乡镇治理和地方善治,维护乡土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温州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公民社会研究自始保持着对陷入"现代化框架"的警惕."良性互动说"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学者反思和超越西方公民社会研究范式的努力,但它更接近于一种理想模式,现实解释力不足.建立在范例研究基础之上的法团主义、自主与镶嵌、分类控制等理论同样存在局限性.浙江温州商会的发展表明,中国公民社会已经形成一种"温州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有借助于民间传统和民营经济自发生长,在地方政府支持和培育下快速发展,兼具自主性与依附性,与政府结成了稳定的合作互动关系.中国公民社会发展中存在一种"温州模式"表明,温州经验具有某种特殊性,同时也具有一些可推广的成分;它还表明,经由这一模式,中国公民社会研究有可能超越现有争论,形成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1.
温州经济是我国典型的依靠民间借贷资本发展起来的地方经济,本文以温州为例,从民间借贷的产生、民间借贷的特点入手,分析民间借贷资本作为重要的资本要素,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及其局限性,并对引导、利用和规范民间借贷资本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祝孔海 《河北学刊》2008,28(3):137-141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GDP因其年均20%左右的高速增长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当前,关于温州经济增长模式的讨论很多,但从制度属性全面系统解析温州经济增长的论述并不多见。按照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温州经济并不具备经济增长模型所需条件,然而,温州经济却获得了奇迹般增长。究其原因,无疑是制度安排在温州区域经济增长中起到了内在推动作用。研究制度安排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可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西部现有制度体系中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分析,阐明西部现有制度体系的特殊性由其正式制度的民族性、不完备性与非正式制度的多元性、惰性共同构成,同时也表明构建一个保持西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全新的制度体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相似文献   

14.
川南都市圈建设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川南“都市图”的建设模式,应综合应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发展轴理论和网络发展模式理论,借鉴外资主导经济发展的苏州经济发展模式和本地民营资本主导型的温州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川南区域融合,应结合川南地区实际,建立完善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制定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和产业布局,突出“外向型”经济思路。建设“川南都市圈”,应主动融入成渝,甘当成渝经济区的“二传手”,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拓展对滇黔地区的辐射,构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陈波 《社会科学》2008,89(1):46-53
地方利益包括地方政府官员的利益与地方公利,其中,地方政府官员利益居于核心层并发挥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地方政府官员的利益又包括物质利益与非物质利益,非物质利益中的政治利益至关重要.地方利益引致地方政府行为变异,导致区域经济不合作,进而造成福祉损失.只有从地方利益入手,准确清晰地界定并规范和约束地方利益,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增进福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现状 ,提出了科技工作的定位以及必须遵循的若干原则 ,并就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服务提出了几点可行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林华东 《浙江社会科学》2012,(7):111-118,159
《史记·东越列传》记载中的西汉东瓯国内容简短,故其国都所在,至今仍是一大悬案。2006年9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温岭市大溪镇塘山村北发现了一座西汉之时平面呈"甲"字形的大型土坑木椁墓(M1),附近又有一座城址,发掘者遂宣称东瓯国都在温岭大溪,而塘山大墓则是东瓯王陵。本文从其古城方位与规模、塘山大墓及其随葬品特点,并通过对东瓯国史料、疆域和方言的全面剖析,以及温州的历史沿革,结合考古文物新发现,从而主张东瓯国都应在温州市区,温州建城实应始自公元前192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剖析了温州瑞安城郊结合部的一个"城中村",在15年间从相对贫穷走向较富裕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其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私营经济发展以及村级经济功能的论述,以点带面,反映了"城中村"较普遍的村级经济成长和村级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陈自芳 《社会科学》2006,43(6):65-73
外商直接投资从钻石结构的四方面都会对内资的竞争力产生正面和负面影响.决定正面作用强弱的因素,取决于外资的质量及本国经济环境的优劣程度.调查和问卷表明,促进外资增强正面外溢效应的导向性条件是其对企业的控股权、本地理想的配套企业、高级要素供应充分、市场前景良好等;根据定量分析,外资对浙江内资竞争力的影响是正面的.但必须注重不断改善经济环境.作者提出从"以市场换技术"转变为"以优势引技术"的思路,并提出了完善经济环境的若干重点.  相似文献   

20.
温州与东莞经济发展道路模式完全不同,东莞发展主要依赖外资推动,温州发展则主要依靠当地民营资本。对两地经济发展的研究表明,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地方财政贡献率等方面,内资的作用明显大于外资。因此,温州虽然缺少外来投资,但当地民营资本的强劲投资,补充了资本的不足,实现了内源型经济增长,体现了经济发展主动性,其实际效果更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