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03年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763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对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的贫困监测调查显示,2003年扶贫重点县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763万人,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60.8%。农村低收入人口2946万人,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52.4%。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合计为4709万人,占全国同类人口的55.3%。 一、绝对贫困发生率8.9%。2003年扶贫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比上年略有增加,贫困发生率反弹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5.8个百分点。 2003年中部地区扶贫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增加35.4万人,西部地区减少24.7万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贵州、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扶贫重点县  相似文献   

2.
一、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18个,10万以下的22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1%。1994年底,全国有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22个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地方占全国总面积的64.3%,占全国总人口的13.6%,其中少数民族7287万人,占全国少数民族总数的76.7%。另外还有1262个民族乡(镇),少数民族人口868.28万人,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8.3%。  相似文献   

3.
一、长春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点 长春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至2003年末,长春市713万人口中,农业人口41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7.78%。农村劳动力19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46.6%。农村劳动力的分布现状是:农业种植、养殖业吸纳66.8万,占34.8%;向第二、三产业转移76.4万人,占39.8%;剩余劳动力48.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5.4%。随着新生劳动力的增加,预计到2005年末,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24万人。 抽样调查显示,长春市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4.
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亿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1390万人,比上年增加920万人,增长8.8%。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3.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常住户(居住在乡镇行政管辖区域内的住户)外出务工的劳动力8960万人,比上年增加840万人,增长10.2%;举家在外务工(整户离开居住地到居住地所属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比上年增加80万人,增长3.4%。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广西推行使用壮文的情况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总人口为3732.93万人。其中壮族人口为126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33.8%。主要聚居在南宁、河池、百色、柳州四个地区和南宁、柳州、桂林兰个市。壮族人口高度连片聚居,壮族聚居和壮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面积占全区面积60%以上,重要的资源也在这些地区。壮族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讲壮语,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一种语言。千百年来,壮语一直是壮族人民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特别是县以下的壮族地区群众都是使用壮语进行交际,只有居住在县城的壮人才兼通一些汉语言。尽管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对  相似文献   

6.
桂林地区位于广西的东北部,总面积23591平方公里,约占广西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全地区辖10个县,在农村有90个乡、1344个村民委员会,农村人口285.66万人,劳动力127.5万人,占农村人口44.63%。据1984年概查,全地区耕地377.6万亩,人均1.32亩。其中水田306.4万亩,占总面积8.66%,人均1.07亩;林地1600.1万亩,占总面积45.22%,人均5.6亩;未利用地829.1万亩,占总面积23.43%,人均2.9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桂林地区和全国一样,农村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生活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据桂林地区农委、计委、民委和民政局等部门在1985年抽样  相似文献   

7.
青海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全省共有44个民族成份,总人口为518.1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35.8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51%。世居少数民族有 5个,其中藏族有 113.4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21.89%;回族82.34万,占 15.89%;土族 19.95万人,占3.85%;撒拉族9.58万人,占1.85%;蒙古族8.88万人,占1.71%。其它少数民族1.6万人,全省有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55%,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前我国没有民营企业。现实中的民营经济,全部是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由於客观上的需要,才重新出现发展起来的。到1999年11月底为止,全国城乡个体工商户已达3163万户,从业人员61940万人;私营企业148.61,从业人员1901.4万人。民营科技企业近10万户。股份合作制企业400万户。乡镇企业就更多了。1998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2186亿圆,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7.9%;乡镇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530亿圆,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6.3%。全部乡镇企业安排了一亿几千万农村剩馀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所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  相似文献   

9.
2001年我国建制镇稳步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建制镇发展现状(一)总体规模与分布建制镇是我国一级基层政权组织,也是政府组织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建制镇得到了较快发展,到2001年,全国建制镇为18709个,比1997年农业普查的16126个增加了2583个,增长16%;建制镇总人口达60220万人,平均每个镇32187人。建制镇镇区户数为2958万户,占全国乡村总户数的19%,平均每个镇区1581户;人口为10781万人,占全国乡村总人口的17.2%,平均每个镇区有5763人;镇区总占地面积为765万公顷,占全国建制镇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的比重为2.8%,平均每个建制镇镇区占地409公顷。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5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2578万人,比上年增加755万人,增长6.4%。其中,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0038万人,增加 685万人,增长7.3%,首次突破1亿人大关;举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2540 万人,增加70万人,增长2.8%。  相似文献   

11.
黄从光 《中华魂》2013,(2):44-47
发展不足是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最大矛盾。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加快发展不仅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而又紧迫的政治任务。甘肃省阿克塞县位于甘、青、新三省(区)交汇处,属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带,总面积3.2万平方公里,有哈萨克、汉、回、蒙、维吾尔、撒拉、藏等12个民族,总人口1.0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434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1%,是典型的西部少数民族边远地区。  相似文献   

12.
地处苏北沿海的射阳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十年来也出现了不少农民“大款”,据不完全统计,万元户占农村总户数的18%,十万元以上户占3%。笔者这里试图探索一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泥腿子”是怎样发家致富的?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东三省朝鲜族农村流动人员不断增加,流动范围也不断拓宽。据调查: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满融(全村760户、3420人)、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镇阿拉地(全村560户、2540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平区友谊(全村290户、1350人)等三个朝鲜族村,近10多年来,进城或出国人口,分别占30%、40%、60%。改革开放初期,他们主要开进全国各大小城市创办饮食服务业,或流入沿海开放区从事“三资”企业。近年来,又以探亲、劳务、留学、国际结婚等形式,大批出国流入世界各地。 目前,在我国200多万朝鲜族中,出国或进城人口大约占30%,高达60~70万人次。他们的举动,密切了我国同国际经济的联系,引进了资金及先进科学技术,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对朝鲜族农村经济、文化教育、家庭社会道德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浅析凉山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凉山州有较多的剩余农村劳动力,近年来已有20万人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劳动收入,但是这部分劳动力占全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例还较少,并存在受教育程度较低,职业技能水平低,竞争力低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本文结合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调查,论述了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了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政府的服务、管理、引导的职能等措施,降低劳动力转移的风险,从而鼓励和推动凉山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金陵瞭望》2006,(12):30-3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低保保障面、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基本实现应保尽保。2003~2005年全市确定农村低保对象先后为18188户、37241人。22234户、45262人,26900户、54801人:每年发放保障金分别为1409.2万元、2416.4万元、3031.6万元.累计发放6857.2万元。与启动前相比,保障面由0.7%提高到2.5%.增加20641户、39361人:。保障标准由人均99元,月提高到120元,月以上(江宁、建邺两区已达150元,月,浦口、栖霞、雨花台3区已达140元/月):月人均补差由不足32元提高近50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欠发达地区总人口达7.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63.7%。欠发达地区经济上不去,直接影响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目标的实现。如何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条重要途径即是加速私营经济的发展。私营经济少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以来。我国东部地区思想解放,私营经济发展迅速;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则思想相对保守.私营经济发展缓慢。据统计.东部发达地区私营企业户数占全国的69.39%,西部仅占11.3%.西部九省(除西藏)的私营企业数仅占广东省52.3%。①全国私营企业超过1万户的有广东、浙江、辽宁、…  相似文献   

17.
我省共有4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123万余人。占我省总人口的34.6%。各少数民族大多聚居或分散在边远的贫困山区,主要分布在我省的武陵山、乌蒙山、大娄山和苗岭等高山地区。这种民族分布的格局及其居住的地理环境,促成了独特的民族立体生态农业经济。要加快我省的经济建设,必须发展民族地区立体生态农业经济。自然条件为民族地区谛造了立体生态的环境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山区是一个三维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的贫困监测调查,2005年,扶贫重点县的农村贫困人口1433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60.6%。农村低收入人口2191万人,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53.9%。两者合计为3623万人,占全国同口径人口的56.3%。与上年相比,扶贫重点县贫困人口减少11.2%, 低收入人口减少15.5%。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近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3212万人,比上年增加634万人,增长5%。其中,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0568万人,增加530万人,增长5.3%;举家外出务工的劳  相似文献   

20.
国家统计局黑龙江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于1998年8月对全省25个市县2000户农村住户进行了一次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000份,回收率100%,调查访问的对象中,男主人为1600人,占80%,女主人为400人,占20%。一、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